1702993934
1702993935
11月,在全俄工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俄共(布)党内出现了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托洛茨基认为工会应当突出“生产观点”即抓经济工作;列宁认为工会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布哈林认为两种职能都有。列宁提出工会应当保护工人的利益,但没有引起重视。
1702993936
1702993937
11月23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到苏俄开办工矿企业。
1702993938
1702993939
12月,规定市内交通、铁道交通免费,劈柴、饲料、食品、日用品、医疗、住房等免费供应。
1702993940
1702993941
12月22日—29日,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国家电气化计划,预计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新建发电站30座,列宁把它称为“第二个党纲”。
1702993942
1702993943
1921 年
1702993944
1702993945
2月8日,列宁给中央政治局会议写了《农民问题提纲初稿》,建议用粮食税代替粮食征收制。
1702993946
1702993947
2月11日,俄共(布)中央通过建立红色教授学院的决议,红色教授学院与已存在的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一起,成为苏联培养党政干部的摇篮。
1702993948
1702993949
2月26日,苏俄与波斯签订友好条约,建立外交关系。
1702993950
1702993951
2月28日,列宁格勒的城市工人由于食品不足而举行罢工和示威,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两万多名水兵同情工人,发生兵变,他们认为共产党已经不能代表他们的意志,提出建立“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要求实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1702993952
1702993953
2月—3月,苏俄出兵格鲁吉亚,兼并了独立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
1702993954
1702993955
3月8日—16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在会上通过《关于以实物税取代粮食征收制》等决议,此后俄共(布)逐步放弃“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702993956
1702993957
3月16日,苏英贸易协定签订,这是苏俄同资本主义大国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表明英国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苏俄。
1702993958
1702993959
3月18日,喀琅施塔得事件被平息,大约有8000人逃往芬兰,2600多人被枪决,6000多人被判刑。《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里加条约》)签订,苏波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702993960
1702993961
5月起,苏俄开始遭受严重饥荒,饥荒波及苏俄30多个省,波及将近20%的居民,受灾人口达3350万人,有近500万人饿死。造成此次饥荒的原因既有干旱这样的天灾,也有革命和战争破坏、西方的经济封锁、粮食征收制伤害农民生产积极性等因素。
1702993962
1702993963
5月26日—28日,俄共(布)召开全国代表会议,讨论新经济政策问题,列宁在关于粮食税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新经济政策”的概念,会议通过的决议强调新经济政策是长期的认真的政策,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合作社是商品交换的主要机构。
1702993964
1702993965
7月13日,高尔基向“有良知的人们”发出呼吁书:由于歉收,千百万的俄国人正面临饥饿的威胁,呼吁有良知的欧洲人和美国人用粮食和药品帮助俄国。
1702993966
1702993967
8月6日,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告《国际无产阶级书》,并向欧美各国政府发出专函,请求西方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特别是广大工人阶级向苏维埃俄国提供粮食援助。
1702993968
1702993969
8月20日,面对苏俄的大饥荒,美国救济总署与苏俄政府在里加签订了救济灾民的条约。在整个饥荒期间,美国救济总署共募集资金6600万美元。截至1922年7月1日,美国共向苏俄提供粮食、药品、服装等救济物资788878吨,救助灾民885万人。
1702993970
1702993971
1922 年
1702993972
1702993973
3月27日—4月2日,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会后的中央全会上斯大林当选中央书记处的总书记。
1702993974
1702993975
4月10日—5月19日,热那亚会议举行。这是苏俄政权建立后参加的第一个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拉巴洛条约。
1702993976
1702993977
5月22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私人基本财产权》的决议,规定:承认并保护私人基本财产权和总额在1万金卢布以下的遗产继承权。
1702993978
1702993979
6月8日—8月7日,在莫斯科进行了对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审判,在被提起诉讼的34人中有12人被判死刑,高尔基称这是“卑鄙的死刑”,欧洲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也对此表示抗议。
1702993980
1702993981
8月16日,苏俄政府开始驱逐莫斯科和彼得格勒两地共计110名知识分子,要求他们不得擅自回国,否则将被处以极刑。被驱逐者许多是俄罗斯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杰出代表,如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索罗金等,也有科学家和医生等,只准他们带走少量衣物和20美元现金。同样的行动在乌克兰等地也有发生,还有不少人从被驱逐出境改为国内流放。
1702993982
1702993983
8月—12月,有300-400名俄国科学和文化界著名活动家被分批驱逐出境。在政府的压力下,还有几十万知识分子以种种方式逃离俄国。
[
上一页 ]
[ :1.70299393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