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16631
1703016632
[25]引自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2辑第8册,1957,第5~6页。
1703016633
1703016634
[26]何甫:《三中全会前国民党各派系之史的分析》,《社会新闻》第1卷第25期,1932年12月15日。
1703016635
1703016636
[27]在1949年后一些CC系分子的回忆中,亦指认李寿雍、汪宝瑄为CC系成员。参见杨谷《CC派与反CC派在江苏的一场斗争》,柴夫编《CC内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第101~102页。
1703016637
1703016638
[28]允公:《江苏省党部各派的历史及其活动》,《社会新闻》第1卷第17期,1932年11月21日。
1703016639
1703016640
[29]美国学者易劳逸认为《社会新闻》属于蓝衣社的出版物,而在一些CC系分子的回忆中,又被指认为是CC系的刊物。见易劳逸《流产的革命》,第101~102页;赵澍:《CC的扩张活动》,黄敬斋:《国民党CC系的干社》,见柴夫编《CC内幕》,第93、112~113页。
1703016641
1703016642
[30]淑文:《陈立夫谈CC》,《新闻天地》第20期,1947年2月1日;陈果夫:《十五年至十七年间从事党务工作的回忆》,陈果夫先生遗著编印委员会编印《陈果夫先生全集》第5册,台北,1952,第82~83页;陈立夫:《我所知道的先兄果夫》,台北《传记文学》第29卷第3期,1976年9月;《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第435~437页。
1703016643
1703016644
[31]《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第223~224页。
1703016645
1703016646
[32]笔者查阅到“中国国民党忠实党员同盟会”的原始档案,尚未见“青白团”的组织文件。据胡梦华忆述,两个组织的章程宗旨大同小异。胡梦华:《国民党CC派系的形成经过》,柴夫编《CC内幕》,第8~9页。
1703016647
1703016648
[33]《中国国民党忠实党员同盟会章程、发展组织计划大纲、地方组织通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11/4/225。
1703016649
1703016650
[34]《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第456~457页。
1703016651
1703016652
[35]胡梦华:《国民党CC派系的形成经过》,柴夫编《CC内幕》,第9页。
1703016653
1703016654
[36]被指认为青白团成员的还有:苗培成、曾养甫、赖琏、赵棣华、闻亦有、萧铮、郑异、吴醒亚、程瑞霖、洪兰友、洪陆东、骆美奂、陈泮岭、王星舟、陈访先、邵华、马元放、齐士英、方治、高宗禹、刘不同、潘公展、吴开先、周学昌、郭紫峻、张强、张冲、许孝炎、李永新、胡梦华等。参见胡梦华《国民党CC派系的形成经过》;刘不同:《国民党的魔影——CC团》,柴夫编《CC内幕》,第9~10、42页。
1703016655
1703016656
[37]许孝炎、洪陆东均是青白团成员。1958年3月21~22日,两人与雷震闲谈。许说青白团有50余人,洪说青白团有200多人。见傅正主编《雷震全集(39)·第一个十年(七)·雷震日记》,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第251~252页。30年代雷震的派系属性,有的指认他为CC分子(胡梦华:《CC的反动学生组织诚社始末》,柴夫编《CC内幕》第142页),有的认为他亲政学系(黄嘉树:《国民党在台湾》,台北,大秦出版社,1994,第228~229页)。
1703016657
1703016658
[38]《王子壮日记》第4册,1938年4月10日,第436页。
1703016659
1703016660
[39]参见刘鸣皋《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概述》,《湖北文史资料》第14辑,第60页;艾毓英:《政学系与CC在湖北的蜗斗》,《武汉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1985,第133页;卢炳普:《对〈浙江CC的派系纷争〉一文的补充与订正》,《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63,第162页;胡梦华:《国民党CC派系的形成经过》,柴夫编《CC内幕》,第1页。
1703016661
1703016662
[40]“忠实党员同盟会”的会员人数,迄今未见相关资料。据胡梦华忆述,1938年4月某日下午,陈果夫在国民党汉口市党部召集参加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的“同志会”成员,四五百人,宣布“同志会”解散(胡梦华:《国民党CC派系的形成经过》,柴夫编《CC内幕》,第31~32页)。查1938年参加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总数,出席第一次会议的代表255人,中央执监委员和候补中央执监委员148人,合计403人(韩信夫、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第4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第266页)。胡梦华所回忆的代表人数显有夸大。
1703016663
1703016664
[41]胡梦华:《国民党CC派系的形成经过》,柴夫编《CC内幕》,第18~19页。
1703016665
1703016666
[42]《中国国民党忠实党员同盟会章程、发展组织计划大纲、地方组织通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11/4/225。
1703016667
1703016668
[43]参见中国国民党中央统计处编印《中国国民党直属中央之各党部委员名册》(截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底止),第1~5页。另,CC系重要成员刘不同回忆:“迨1933年,全国各省市国民党组织完全被CC掌握着。江苏为马元放,浙江为张强、许绍棣、罗霞天、方青儒、郑异、叶溯中、胡健中,安徽为佘凌云、张德流、魏寿永,湖北为艾毓英、杨锦昱等,江西为王冠英、刘家树、李中襄,河北为陈访先、詹朝阳、胡梦华,山东为赵伟民等,河南为陈泮岭、王星舟、李敬斋与张廷休,陕西为宋志先等,甘肃为田昆山、凌子惟等,黑龙江为王宪章、王秉钧等,察哈尔为马亮、刘诚宣、郭堉恺等,绥远为赵允义、陈国英等,宁夏为沈德仁,青海为燕化棠、方少云、李天民,南京为方治,上海为潘公展、童行白、陶百川、陆京士、吴开先,北平为陈石泉、庞镜塘,青岛为李汉鸣等,汉口为李翼中、吴企云、单成仪等。”(刘不同:《国民党的魔影——CC团》,柴夫编《CC内幕》,第45页)刘不同所称“迨1933年,全国各省市国民党组织完全被CC掌握着”,似估计过高。其时尚有少数省区因受地方实力派的制约,显然未能为CC完全掌握。
1703016669
1703016670
[44]胡梦华:《国民党CC派系的形成经过》,柴夫编《CC内幕》,第20页。
1703016671
1703016672
[45]刘鸣皋:《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概述》,《湖北文史资料》第14辑;刘鸣皋:《CC在湖北的实力派——“十人团”》,《武汉文史资料》第2辑;艾毓英:《政学系与CC在湖北的蜗斗》,《武汉文史资料》第19辑。
1703016673
1703016674
[46]《中国国民党忠实党员同盟会章程、发展组织计划大纲、地方组织通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11/4/225。
1703016675
1703016676
[47]同上。
1703016677
1703016678
[48]同上。
1703016679
1703016680
[49]《中国国民党忠实党员同盟会章程、发展组织计划大纲、地方组织通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11/4/225。
[
上一页 ]
[ :1.7030166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