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17262e+09
1703017262 [35]参见拙作《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703017263
1703017264 [36]《王子壮日记》第9册,第260页。
1703017265
1703017266 [37]宋宜山:《现行党务人事制度》,1944,出版地不详,第5~8页。
1703017267
1703017268 [38]高廷梓:《过去党义教育的检讨与今后党德的实行》,《中央周刊》第1卷第21、22期合刊,1939年1月。
1703017269
1703017270 [39]朱家骅:《对于各省市路党部组织科长会议之总指示》,《中央党务公报》第3卷第4期,1941年2月10日。
1703017271
1703017272 [40]《总裁对于各地党政报告及党政工作检讨提示之意见》,《中央党务公报》第4卷第23期,1942年12月。
1703017273
1703017274 [41]宋宜山:《现行党务人事制度》,第8页。
1703017275
1703017276 [42]《会议录》,《中央党务公报》第2卷第46期,1940年11月。
1703017277
1703017278 [43]引自齐锡生《国民党的性质》(上),《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6辑,第70~71页。
1703017279
1703017280 [44]刘峙等13人提:《实行主义健全组织以提高党权加强革命领导案》;方觉慧等17人提:《确定党政关系案》,均见中国国民党中央秘书处编印《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纪录》,第139~140、159页。
1703017281
1703017282 [45]中山学社总社拟订《健党纲领》(1941年3月),中国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11/4/225。
1703017283
1703017284 [46]《王子壮日记》第10册,1945年3月24日,第111页。
1703017285
1703017286 [47]《国民党改革办法及其党政革新运动宣言》,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11/4/355。
1703017287
1703017288
1703017289
1703017290
1703017291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1703012695]
1703017292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第十三章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1703017293
1703017294 抗战八年中,国民党的组织规模空前膨胀。在国统区,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了县以下的农村基层社会,其扩张和渗透能力达到了它建党和执政以来所未有的鼎盛。然而,由于国民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组织功能障碍和内在积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疏通和清除,战时党组织在量上的膨胀和扩张,不仅没有显示出党力的强健和壮大,相反却出现组织涣散与组织扩充同步增长的情形。
1703017295
1703017296
1703017297
1703017298
1703017299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1703012696]
1703017300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一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1703017301
1703017302 1939年3月初,蒋介石检讨和反省国民党党务,在日记中连续提出十余个“为何”:
1703017303
1703017304 本党党务为何如此消沉疲弱而不能及时振作健全;
1703017305
1703017306 本党党务何以不能发展,何以二等以上人才不肯加入本党;
1703017307
1703017308 本党地方之党政机关与人员不能协调合作;
1703017309
1703017310 各级党部、同一机关之党委人员何以对立,不能团结;
1703017311
[ 上一页 ]  [ :1.7030172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