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31469e+09
1703031469 初唐的租庸调制,要求每个成年男子(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税粟2石或者稻3石,是为租;每人一年服役二十日,是为庸(如果不服役,每日交三尺绢);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3两;输布者,麻3斤。
1703031470
1703031471 把以上这些杂七杂八全换算成大米的话,按现代学者(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的研究,贞观年间的男丁每年要交相当于15石大米的财富。
1703031472
1703031473 另外,唐朝那些“食实封”的米虫,在挑选自己的“封户”时,都是拼命挑那些男丁多的家庭,据说至少是“三丁以上”。就按每户三个男丁算吧,敬德每年1300户的收入是:15×3×1300=5.85万石大米;秦琼每年700户的收入是:15×3×700=3.15万石大米。
1703031474
1703031475 然后他们二位还可以领月俸和力课。
1703031476
1703031477 按我们上面列的表,敬德的“开府仪同三司”是从一品散官,每年可领月俸132贯钱,折米1320石;秦琼的散官官品如果按“上柱国”来算,是二品,每年月俸108贯钱,折米1080石。
1703031478
1703031479 力课,敬德一年收入230贯钱=2300石米,秦琼是1728石米。
1703031480
1703031481 这还不算完呢,对于他们这些带高级“勋官”(上柱国)的顶级武将来说,还另有一大项力课收入,叫作“亲事、帐内”课钱。这些“亲事、帐内”也是对免费卫士的称呼,但这些卫士一般都是高官家的子弟,充当高级官员的“亲事、帐内”是他们步入官场的途径之一,所以不干是不行的。可是大少爷们去站岗总是不情愿。老法子,交钱赎身吧。也因为都是高官家子弟,油水足,所以交的钱可真是不少,这笔钱也就成了配备“亲事、帐内”官员的一笔大财源,不能忽视啊。
1703031482
1703031483 具体表格就不列了,简单给个结果:敬德的这项收入每年约195贯钱,1950石米;秦琼的这项收入是1335石米。
1703031484
1703031485 最后的总加法:
1703031486
1703031487 尉迟门神的年总收入=食实封5.85万石米+月俸1320石米+力课2300石米+亲事帐内课1950石米=6.407万石米=1089.19万元人民币,即年薪1000多万,月薪90多万。
1703031488
1703031489 秦门神的年总收入=食实封3.15万石米+月俸1080石米+力课1728石米+亲事帐内课1335石米=3.5643万石米=605.931万元人民币,即年薪600多万,月薪50多万。
1703031490
1703031491 您已经被吓死了吗?不至于吧。其实唐朝高级官员的收入,在历朝历代还算不上最高的呢。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如果把历代官员收入都统一成大米作对比,那么唐朝和宋朝两代的繁荣期,公务员收入是最高的。其中,宋朝的高级官员收入最高,而唐朝的中低级官员历代收入排第一。
1703031492
1703031493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1703031494
1703031495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03031496
1703031497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1703031498
1703031499 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703031500
1703031501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第二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1703031502
1703031503
1703031504
1703031505
1703031506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1703028190]
1703031507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想跟元稹、白居易做同事吗?为您指点一条升官之路|唐后期文官仕途
1703031508
1703031509 在上一节了解到唐朝公务员的收入以后,您是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想去当官拿工资了呢?这次我们就来体验一把唐朝的公务员考试和干部提拔过程吧!
1703031510
1703031511 身为白居易粉丝的您,如果能准确地穿越到他那个时代去当官,就能现场观摩他和元稹、刘禹锡、李商隐等人的友情互动。自己闲来无事写首歪诗,喝点儿小酒,聊聊八卦,怀古缅今一番,说不定也会有一首诗作被选入后世的语文课本,然后您就成为名垂青史的唐朝著名诗人了。
1703031512
1703031513 如果说,在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当官的主要途径还是拼爹拼机遇,那么到了唐朝后半段,科举制已经基本成熟,从中考、高考到公务员考试以及官员任命都有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所以,您要想当官,请努力读书去考科举吧!
1703031514
1703031515 当然,投胎时选择的家庭还是很重要。技术高超投进了顶级皇亲国戚家的,我先不论了。在唐朝想当官,至少也得是地主出身,而且最好是住在中原关中附近。唐朝的笔墨纸砚都很贵,印刷术普及之前,书籍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贫下中农家的孩子想读书上学基本是没啥指望的。
1703031516
1703031517 您投胎到了一个中低级官员或者地主家庭,正常情况下,在十岁左右开始发蒙读书。至于是请家庭教师来家里教课,还是出去跟其他孩子一起上学,要看家里的经济条件,后者更常见。
1703031518
[ 上一页 ]  [ :1.7030314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