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48362
1703048363
【注释】(1)力行无度:力行,竭力而行。无度,无法度之事。(2)播弃:捐弃。(3)黎老:老人,这里指的是朝中忠心耿耿的老臣们。犂,一作黎,老人。(4)昵比:亲近,勾结。(5)鲐背:谓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鲐,音抬。(6)耇:音苟。年老,高寿。颜师古:“耇者,老人面色如垢也。”(7)布弃:播弃,捐弃。(8)逋逃:逃亡,流亡。(9)剥丧元良:指剖比干之心。剥,割。丧,杀死。元,大。元良,大善之人。(10)贼虐:贼,杀。虐,残暴。(11)谏辅:进谏的辅臣。(12)伤:害。(13)乂:治理。
1703048364
1703048365
【译文】“当今商王受,做的都是违反法度之事,抛弃忠心的老臣,亲近罪恶的小人(背上长满鱼纹斑的面色如垢的老人称“犂老”。播弃,即毫无礼敬之心。昵,亲近的意思。罪人,指在社会上四处流浪或逃亡的一类人),伤害元老贤良,残杀劝谏的大臣(剥,伤害的意思。贼,残杀的意思。元,众善之长。良,善的意思。良臣以忠谏辅佐纣王,纣王反而将这些人杀害),还声称自己拥有天命,说什么‘敬天之事没必要去做,祭祀也没有用处,暴政之下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是上天让我来治理百姓的(他说这话的意思是:既然上天让我来治理百姓,那么我当然要除掉那些不听我话的“恶人”了)。’
1703048366
1703048367
【原文】“受有亿兆(1)夷人(2),离心离德;平人,凡人也。虽多而执心用德不同也。予有乱臣(3)十人,同心同德(4)。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也。今(5)朕必往(6)。百姓廪廪(7),若崩厥角(8)。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也。乌虖!乃(9)一德一心,立定(10)厥功,惟克永世(11)。”汝同心立功,则能长世以安也。
1703048368
1703048369
【注释】(1)亿:十万。兆:十亿。(2)夷人:平人,凡人。(3)乱臣:拨乱之臣,即能治世之臣。(4)同心同德: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5)今:这次。(6)往:前往伐商。(7)廪廪:惊慌貌;危惧貌。廪,通“懔”。(8)角:额骨。俗称额角。(9)乃:你,你们。(10)立定:建立。(11)永世:世世代代,永远。
1703048370
1703048371
【译文】“纣王受有亿万臣民,但因其暴虐无道,各怀异心,各行其是(平人,普通人的意思。人数虽多,但心里想的和做的都不一样);我十名善于治国的贤臣,他们同心同德(我的治国之臣虽少,但是他们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今我决定前往伐纣。殷商的百姓终日生活在危惧之中,头痛如裂(谓百姓害怕纣王的残暴,终日危惧不安,就像头骨被裂开一样痛苦难忍,没地方可容下这颗剧痛的头颅)。啊!你们一定要同心同德,建立功业,以求天下能世代安定(今天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建立功业,天下就能得到长久的安宁)。”
1703048372
1703048373
【原文】王曰:“商王受,自绝于天,结怨于民。不敬天,自绝之也;酷虐民,结怨也。斫朝涉之胫(1),剖贤人(2)之心;崇信奸回(3),放黜(4)师保(5);屏弃典刑(6),囚奴(7)正士;屏弃常法而不顾也,箕子正谏,而以为囚奴也。郊社(8)弗修,宗庙弗享(9);作奇伎淫巧(10),以悦妇人(11)。
1703048374
1703048375
【注释】(1)斫:斩断。胫:人的小腿。(2)贤人:指比干。(3)奸回:奸恶邪僻。(4)放黜:贬退。(5)师保:太师太保,指箕子。(6)屏:抛弃。典刑:法典。(7)奴:奴役。(8)郊:祭天。社:祭地。(9)享:祭祀。(10)奇伎淫巧: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伎,又作“技”。(11)妇人:指妲己等。
1703048376
1703048377
【译文】武王说:“商王受自绝于天,结怨于民(不敬天,即自绝于天;残酷暴虐的对待臣民,就是与天下人民结怨),他曾砍断冬晨涉水人的脚胫,挖出贤良之臣的心脏,推重、宠信奸邪小人,放逐贬谪自己的老师,摒弃法典所定刑法,任意囚禁、奴役正直之士(抛弃国家的法律条文不顾。箕子正当地劝谏,却因此而被囚禁和奴役)。京郊祭天地之坛不予整修,祖宗庙堂不予祭祀,弄一些过于淫巧而无益的技艺和器物,一心取悦于妇人。
1703048378
1703048379
【原文】“古人有言曰:‘抚(1)我则后,虐我则雠(2)。’武王述古言以明义,言非唯今恶纣也。独夫(3)受,洪惟作威,乃汝世雠。言独夫失君道也,大作威,杀无辜,乃是汝累世雠。明不可不讨也。树(4)德务滋(5),除恶务本(6)。立德务滋长,除恶务除本,言纣为天下恶本也。肆(7)予小子,诞(8)以尔众士,殄歼(9)乃雠。”言欲行除恶之义,绝尽纣也。
1703048380
1703048381
【注释】(1)抚:爱。(2)雠:仇敌。(3)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4)树:立。(5)务:务求。滋:长。(6)本:根本。(7)肆:故,所以。(8)诞:大。(9)殄歼:歼灭。歼,音尖。
1703048382
1703048383
【译文】“古人曾说:‘抚爱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君主,虐害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仇敌(武王在此转述古人的话,以表明此次行动的大义所在。谓并不是今天私自憎恨商纣王,而是遵循自古以来的大义行事)。’独夫纣王大施淫威,作恶多端。他是你们累世的仇敌(说他是独夫,是因为他丧失了为君之道,所以不配被称为‘君’。他大施淫威,滥杀无辜,其实是你们累世的仇敌。这段话是说明对纣王不得不讨伐啊)。立德务求长远,除恶务求除根(建立美德务求与日俱进,剪除邪恶务求断其根本。谓今天的纣王就是天下众恶之源啊)。所以我今天才会合你们众将士,要大兴正义之师,去歼灭你们的仇敌(说明除恶务求除根的道理,就是要将纣王彻底歼灭)。”
1703048384
1703048385
【原文】武王与受战于牧野(1)。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2)。言无晨鸣之道。牝鸡之晨,惟家之索(3)。’索,尽也。喻妇知(4)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也。
1703048386
1703048387
【注释】(1)牧野:古代地名,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2)牝鸡无晨:母鸡不能鸣啼报晓。牝,音品(四声)。雌性鸟兽。晨,鸡鸣报晓。(3)索:尽,空。(4)知:主持,执掌。
1703048388
1703048389
【译文】武王与纣王战于牧野,武王说:“古人有言:‘母鸡没有早晨啼叫的(谓自古以来就没有母鸡司晨的道理)。如果母鸡早晨啼叫,这个家就会败尽(索,尽的意思。这是用来比喻女人掌管了外部事务。母鸡代替公鸡打鸣,家就会败尽;后宫操纵了君王的政事,国家就会灭亡)。’
1703048390
1703048391
【原文】“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1)。妲己惑纣,纣信用之。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2),是崇是长(3),言纣弃其忠臣,而尊长逃亡,罪人信用之。是信是使(4),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5)于尔百姓,以奸宄(6)于商邑。使四方罪人,暴虐奸宄于都邑也。今予发(7),惟龚行天之罚(8)。”
1703048392
1703048393
【注释】(1)惟妇言是用:即“惟用妇言”。妇,指妲己,商纣王的妃子。(2)逋逃:逃亡的罪人。(3)是崇是长:崇,推崇。长,提升。(4)是信是使:信,任。使,使用。(5)暴虐:犹肆虐,残害。(6)奸宄:亦作“奸轨”,违法作乱。宄,音鬼。(7)发:周武王姓姬名发,此处是武王自称。(8)龚行天之罚:奉天命而讨伐。龚,通“恭”。
1703048394
1703048395
【译文】“如今,商纣王只听从女人的话(妲己迷惑纣王,纣王便一味听信她的话),而且专门尊崇、重用那些四方戴罪逃亡之人(谓商纣王抛弃忠臣,却尊崇那些从别国逃亡至商的罪人,信任并重用他们),宠信、任用,让他们占据了大夫、卿士这样重要的位置,让这些人疯狂地残害你们这些百姓,并得以在商国都城违法作乱(致使各国的罪人,都聚集到商都,违法作乱,残害百姓)。现在我姬发,正是恭奉上天的旨意来惩罚他。”
1703048396
1703048397
【原文】王来自商,至于丰(1)。乃偃武修文(2),倒载干戈(3),示不复用也。行礼射(4),设庠序(5),修文教也。归马于华山之阳(6),放牛于桃林(7)之野,示(8)天下弗服(9)。示天下不复乘(10)用也。
1703048398
1703048399
【注释】(1)丰:文王时的都城。(2)偃武修文:停息武备,修明文教。(3)倒载干戈:亦作“倒置干戈”或“倒戢干戈”,指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4)礼射:上古礼仪之一。在一定的礼节要求下,依循乐声而射矢。(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6)阳:山的南面。(7)桃林: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8)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9)服:使用。(10)乘:利用,凭借。
1703048400
1703048401
【译文】武王伐商归来,到达丰邑,便停止武备,修治文教(将兵器一律倒置封存,表示不再起用。开始让大家修习礼射,在各地办学校,修明文治与教化),把战马放归华山之南,把当初服役的牛重新放回桃林之野,明示天下不再使用(向世人表明从此不再使用这些为战争服务的马牛了)。
1703048402
1703048403
【原文】王若(1)曰:“今商王为天下逋逃主,肆(2)予东征,陈于商郊,受率其旅若(3)林,会(4)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5)倒戈(6),攻于后以北(7),血流漂杵(8)。壹戎衣(9),天下大定。一著戎服而灭纣,言与众同心,动有成功(旧无功字。补之)。也。
1703048404
1703048405
【注释】(1)若:如此,这样。(2)肆:所以。(3)受率其旅若:受,指纣王。旅,军队。若,如同。(4)会:会战。(5)前徒:指前面的军队。(6)倒戈: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7)北:通“败”,败逃。(8)杵:通“橹”。古代武器中的盾。(9)戎衣:军服,战衣。一说谓用兵伐殷。
1703048406
1703048407
【译文】武王这样说道:“如今商王受已成为天下逃亡罪犯的魁首,所以我兴师东征,陈兵于商都郊外。纣王受所率的军队密如丛林,与我会战于牧野,却没有愿与我军为敌的。其前军临阵倒戈,攻击其后续军队。商军随之败逃,流血之多,可以浮起木杵。只此一战,便天下大定(一用兵便立即灭了纣王,谓万众一心,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1703048408
1703048409
【原文】“释(1)箕子囚,封(2)比干墓,式(3)商容(4)闾(5)。封,益(旧无益字。补之)。其土也。商容,贤人,纣所黜退。散鹿台(6)之财,发巨桥(7)之粟,纣所积之府仓也,皆散发以赈贫民也。大赉(8)于四海,而万姓(9)悦服。”施舍(10)己责(11),救乏賙(12)无,所谓周有大赉也。天下皆悦仁服德也。
1703048410
1703048411
【注释】(1)释:释放。(2)封:修葺。(3)式:通“轼”,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4)商容:商之贤人。(5)闾:大门。(6)鹿台:商纣王贮藏珠玉钱帛的地方。(7)巨桥:粮仓名,商纣王聚敛粮食之所。周武王克殷后散其粟赈民。(8)赉:音赖,赏赐。(9)万姓:万民,百姓。(10)施舍:给人财物。(11)责:责成。指令专人或机构负责完成任务。(12)賙:音周,周济,救济。
[
上一页 ]
[ :1.7030483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