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49320
1703049321
苍蝇到处飞舞,别让它闯进了藩篱(苍蝇这种昆虫,能使白的变黑,能使黑的变白。这一句为起兴,比喻谗邪奸佞之人混淆善恶。欲用篱笆挡住苍蝇,是想让苍蝇离远点,不要让它靠近人们所接触到的物品,以防污染)。和乐平易的君王啊,切莫要听信谗言。苍蝇飞来飞去,别让它穿过了枣树。若不能中止谗言,终会使天下大乱。
1703049322
1703049323
【原文】《宾之初筵》,卫武公刺时也。幽王荒废。,媟近小人(1),饮酒无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沉湎淫液(2)。武公既入,而作是诗也。淫液者,饮酒时情态也。言武公入者,入为王卿士也。
1703049324
1703049325
宾之初筵,温温(3)其恭。温温,和柔也。其未醉止,威仪反反(4)。曰既醉止,威仪幡幡(5)。舍其坐迁,屡舞仙仙(6)。反反,言重慎也。幡幡,失威仪也。仙仙,儛也。此言宾初即筵之时,自敕戒(7)以礼,至于旅酬(8),而小人之态出也。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9),屡舞僛僛(10)。是曰既醉,不知其邮(11)。侧弁(12)之俄,屡舞傞傞(13)。号呶,号呼欢呶(14)也。僛僛,儛不能自正也。傞傞,不止也。邮,过也。侧,倾也。俄,倾貌也。
1703049326
1703049327
【注释】(1)媟近小人:指狎昵亲近的小人。媟,亲近而不庄重。(2)沈湎淫液:沈湎,犹沉溺,多指嗜酒。淫液,流连贪羡的样子。郑玄笺:“淫液者,饮酒时情态也。”流连,耽于游乐而忘归、留恋不止、依恋不舍。(3)温温:柔和貌;谦和貌。郑玄笺:“温温,柔和也。”(4)反反:慎重、和善貌。郑玄笺:“反反,言重慎也。”(5)幡幡:轻率不庄重貌。(6)仙仙:轻盈貌、轻举貌。(7)敕戒:警戒;教戒。(8)旅酬:宾客相互敬酒。(9)笾豆:笾和豆。古代祭祀和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10)僛僛:醉舞欹斜貌。(11)邮:通“尤”。过失;罪过。(12)弁: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13)傞傞:醉舞失态貌。(14)欢呶:喧哗叫闹。
1703049328
1703049329
【译文】《宾之初筵》是卫武公讽喻时政世风的诗。周幽王荒废政事,不能自重,亲近小人,饮酒无度,天下风气也从而败坏。君臣上下都沉湎于纵酒作乐。武公入朝后,即作此诗。
1703049330
1703049331
当宴会刚刚开始,来宾们温雅谦恭。饮酒尚未至醉,仪表端庄自重。及至酒醉失态,渐渐举止轻浮。轻则离席徘徊,重则足蹈手舞(这一句说明宾客刚入席,用礼节约束自己,到了相互敬酒时,小人的丑态就表现出来了)。宾客贪杯至醉,喧哗更相呼号。弄乱筵间礼器,纷纷步乱身摇。人若贪杯至醉,不知过失昭昭。衣帽迤迤不整,犹自手舞足蹈。
1703049332
1703049333
【原文】《采菽》(1),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2)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3)而思古焉。
1703049334
1703049335
采菽采菽,筐之筥(4)之。菽,所以芼(5)大牢(6),而待君子也。君子来朝,何锡与之。虽无与之,路车乘马。君子,谓诸侯也。赐诸侯以车马,言虽无与之,尚以为薄也。
1703049336
1703049337
【注释】(1)菽:豆类的总称。(2)锡:赐予。(3)微:衰微,衰弱,衰败。(4)筥:圆形的盛物竹器。(5)芼:杂;拌和。(6)大牢:古代祭祀,牛羊豚(豚:指小猪。亦泛指猪)三牲具备叫“太牢”。
1703049338
1703049339
【译文】《采菽》是一首讽喻周幽王的诗。幽王侮辱慢待诸侯,诸侯前来朝见时,不能诏命以礼款待。屡次征诏诸侯集会,幽王却不讲信义。君子目睹朝廷君臣之礼衰微,因而怀念昔日君王善待诸侯的恩义。
1703049340
1703049341
为了精心配制宴会的食品,新鲜的豆菽已采得筐满筥盈(这一句说明君王用豆菽与牛羊豚拌和做成祭祀的食物来款待诸侯)。听说诸侯们就要前来朝见,君王便愁着用什么来款待嘉宾。还一再道歉没什么好东西馈赠,却赐下鸾车宝马,令诸侯们无限感恩(把车马赐给诸侯,却说没有赐赏,是说君王这样做都还觉得自己太薄情了)。
1703049342
1703049343
【原文】《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1)而好谗佞,骨肉(2)相怨,故作是诗也。
1703049344
1703049345
騂騂(3)角弓(4),翩(5)其反矣。兴也。騂騂,调和也。不善紲(6)檠(7)巧用,则翩然而反。兴者,喻王与九族不以恩礼御待之,则使之多怨心。兄弟婚姻,无胥远矣。胥,相也。骨肉之亲,当相亲无相疏远。相疏远则以亲亲之望(8),易以成怨也。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尔,汝。尔,幽王也。胥,皆也。言王汝不亲骨肉,则天下之人皆如斯。汝之教令无善无恶,所尚者天下之人皆学之。言上之化下,不可不慎也。
1703049346
1703049347
【注释】(1)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幼学琼林·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2)骨肉:比喻至亲,指父子兄弟等。(3)騂騂:弓调和貌,弓调和后呈弯曲状。(4)角弓:以兽角为饰的硬弓。朱熹《诗集传》:“角弓,以角饰弓也。”(5)翩:通“偏”。反貌。(6)紲:绳索。(7)檠:矫正弓弩的器具。(8)望:盼望,期待。
1703049348
1703049349
【译文】《角弓》是周幽王的父兄们讽喻周幽王之诗。幽王不亲爱其九代的直系亲属,而喜近谗佞之臣,以致父子兄弟等至亲之间相互怨恨,所以写作此诗。
1703049350
1703049351
用牛角装饰调试好的硬弓,如果不善于使用,也会把箭射往相反的方向(不善于使用绳索和矫正弓弩的器具,弓箭就会射往相反的方向。这一句为起兴,比喻幽王不按礼仪对待九族,致使九族心生怨恨)。王族兄弟各自结婚成家,切莫渐渐疏远,使骨肉亲情转变为怨望(兄弟姐妹之间应当相亲相爱,不要相互疏远。互相疏远,就会使亲人之间相互亲爱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容易形成怨恨)。王族相互疏远而忽视了亲情,就会让全国百姓,都学会了薄情寡恩。王族用道义教化国人,百姓也会纷纷效仿,凡事皆依循道义而行(这一句说明幽王不亲爱兄弟姐妹,那么天下百姓也会像这样。幽王教化百姓,无论善恶,天下的人都会学习。所以说君王教化百姓,不能不慎重)。
1703049352
1703049353
【原文】《菀柳》(1),刺幽王也。暴虐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
1703049354
1703049355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尚,庶几(2)也。有菀然枝叶茂盛之柳,行路之人,岂有不庶几欲就之止息乎?兴者,喻王有盛德,则天下皆庶几愿往朝焉!忧今不然也。俾予靖之,后予极焉。靖,谋也。俾,使也。极,诛也。假使我朝王,王留我使我谋政事;王信谗,不察功考绩,后反诛放我。是言王刑罚不中,不可朝事。
1703049356
1703049357
【注释】(1)菀柳:枝叶茂盛的柳树。菀,“苑”的通假字,茂盛。(2)庶几:差不多。
1703049358
1703049359
【译文】《菀柳》是讽喻周幽王的诗。幽王暴虐而刑罚失当,诸侯皆不想朝见。诗意说像幽王这样的君主,真是不可入朝侍奉。
1703049360
1703049361
高大的柳树枝叶茂盛,为什么却不能给行人以庇荫(枝叶茂盛的柳树,行路之人岂有不愿在树下歇息的道理。比喻君王有盛德,则天下之人都愿意前往朝拜。担忧的是现在不是这样了)?
1703049362
1703049363
君王啊,譬如你让我为你谋划,事后却听信谗言,反将我放逐责罚(假设自己朝见君王,君王挽留我,让我谋划政事。可是君王又听信谗言,不考察我的功绩,反而责罚放逐我。这是说君王刑罚不当,令做臣子的无法奉事尽忠)!
1703049364
1703049365
【原文】《隰桑》(1),刺幽王也。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思见君子,尽心以事之也。
1703049366
1703049367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2)。隰中之桑,枝条阿然长美,其叶又茂盛,可以庇勋人。兴者,喻时贤人君子,不用而野处,有覆养之德也。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思在野之君子而得见其在位,我喜乐无度也。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臧之,何日忘之?遐,远也。谓,勤也。臧,善也。我心爱此君子,虽远在野,岂能不勤思之乎?我心善此君子,又诚不能忘也。
1703049368
1703049369
【注释】(1)隰桑:低湿地方的桑树。隰,低湿的地方。(2)难:茂盛貌。毛传:“难然,盛貌。”
[
上一页 ]
[ :1.703049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