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50984
1703050985
【注释】(1)孟春之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2)迎春于东郊:指在东郊之兆祭祀仓帝灵威仰。(3)命相布德和令:相,指三公。《公羊传》:“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德,善教。和令,宣布节令时禁。和,通“宣”。(4)行庆施惠:行庆,褒扬善行。施惠,周济贫乏困穷。春天是养育万物的“仁泽”的季节,因此顺应孟春正月这个季节,赏赐朝廷大臣和诸侯。(5)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元日,古代以干支纪日,元日指上辛之日。上辛是指此月的第一个辛日。(6)元辰:东郊祭祀之后的亥日。(7)帝藉:天子象征性的亲耕之田。《集解》:“天子藉田千亩,收其谷为祭祀之粢盛,故曰帝藉。”(8)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孩虫,幼小的动物。胎,谓在腹中未出。夭,为生而已出者。麛,音迷,幼小的野兽。(9)掩骼埋胔:骼,枯骨。胔,音自,腐烂的肉。
1703050986
1703050987
【译文】孟春正月,到了立春那一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之礼。礼毕返回之后,便在朝中赏赐公卿大夫,同时命令三公发布恩德政令:褒扬好人好事,周济贫穷困苦,恩德普及于广大的民众(相,指的是三公这些辅佐君主政事的大臣。德,善教。令,时下的禁令。庆,褒扬善行。惠,体恤接济穷困之人)。正月里天子以第一个辛日举行祭天之礼,祈祷丰收(正月里以第一个辛日举行祭天仪式。祭祀后稷,以祈求农业丰收。上帝,太微天帝)。并于亥日,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藉田里亲自耕作(元辰,祭祀后的吉时。帝藉,是天神借助人的力量所耕作的田地)。禁止砍伐树木(仁爱厚德的体现);不许捣毁鸟巢;不许残害幼虫、未出生或已出生的幼兽,和刚开始学飞的小鸟;不准捕杀小兽和掏取鸟卵(不伤害幼小的动物);不可在这个月聚合群众,也不要在此时增置城郭(因为这些都会妨碍春耕农事)。遇到枯骨腐肉都要掩埋起来(因腐败之气违逆生育之气。骨头腐朽叫做骼,皮肉腐烂叫做胔);不可以出兵杀伐,举兵者必遭到上天降下灾殃(违背万物生长发育之时机)。
1703050988
1703050989
【原文】仲春之月(1),养幼少,存诸孤(2)。助生气也。命有司省囹圄(3),去桎梏(4),毋肆掠(5);顺阳气也。省,减也。肆,谓死刑暴尸。毋竭川泽,毋漉陂池(6),毋焚山林。顺阳养物。
1703050990
1703050991
【注释】(1)仲春之月: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2)养幼少,存诸孤:存,抚恤。诸孤,指遗孤。《集解》:“幼而无父曰孤。”(3)命有司省囹圄:有司,古时官吏的别称,代表职责有专司的意思。省,减少。囹圄,牢狱。蔡云:“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4)桎梏:枷锁。在足曰桎,在手曰梏。(5)肆掠:通常指鞭挞。《集解》:“高氏诱曰:‘肆,极。掠,笞也。’”肆,亦有处死刑后陈尸示众之意。《周礼·秋官·掌戮》:“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6)毋漉陂池:漉,滤,使干涸,竭尽。陂池,指池沼、池塘。【译文】夏历仲春二月,要特别保养幼小的孩童,抚恤可怜的孤儿(辅助万物的生长发育之气)。令掌管司法的官员减少牢狱中关押的囚犯,除去他们的脚镣和手铐,更不可以死刑暴尸、拷打犯人(顺从适应生长之气。省,减少。肆,判处死刑,陈尸示众);不可放干河川、湖泊中的水;不可使池水干涸;不可放火焚烧山林(顺应生生不息的阳气,长养万物)。
1703050992
1703050993
【原文】季春之月(1),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2);振,犹救也。开府库,出币帛,聘名士,礼贤者(3)。聘,问也。名士,不仕者。命司空(4)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修利堤坊,导达沟渎(5);开通道路,毋有鄣塞(6)。所以除水潦便民事也。田猎罝罦,罗罔毕翳;喂兽之药(7),无出九门(8)。”为逆天时也,天子九门也。命野虞毋伐桑柘(9)。爱蚕食也。野虞,谓主田及山林之官。后妃斋戒,亲帅(无帅字)东向躬桑,禁妇女无观(10),省妇使以劝蚕事(11)。后妃亲采桑,示帅先天下也。东向者,向时气。无观,去容饰也。妇使,缝线组紃之事。命工师,百工咸理,监工日号(12),无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咸,皆也。于百工皆治理其事之时,工师则监之。日号令戒之,以此二事。百工作器物各有时。逆之则功不善也。淫巧,谓伪饰不如法也。荡,谓动之使生奢泰。
1703050994
1703050995
【注释】(1)季春之月: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2)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仓,储藏谷物的库房。廪,储藏米的库房。绝,无以为继承。乏,暂时缺少。《集解》:“高氏诱曰:‘无财曰贫,鳏、寡、孤、独曰穷。而无知曰乏,居而无食曰绝。’”(3)开府库出币帛,聘名士,礼贤者:府库,政府机关储藏公帑、财货的地方。币帛,财币缯帛,古人多用作馈赠的礼物。名士,指“德行贞纯,道术通明”,而隐居不在位的人。贤者,也是指隐居的人,其道德学问次于名士。《集解》:“高氏诱曰:‘府库,币帛之藏也。有明德之士,大贤之人,聘而理之,将与兴化致理也。’”(4)司空:官名。大司空,周时六卿之一,掌管水土工程。(5)沟渎:即沟渠。(6)鄣塞:即障塞,指沟渠、道路上的障碍、阻塞等。(7)田猎罝罦罗罔毕翳喂兽之药:罝罦,音屈服,捕兽用的小网。罗罔,捕鸟用的网。毕,长柄的小网。翳,射鸟时所用的掩体。喂兽之药,毒药。(8)无出九门:九门,指天子皇城的九处城门,即路门、应门、雉门、库门、皋门、城门、近郊门、远郊门、关门。因为季春之月是动物生长、养育的时候,所以捕杀禽兽的器具都不准带出城门。(9)命野虞毋伐桑柘:野虞,主管田野及山林的官员。柘,黄桑。桑柘的叶子可以养蚕。(10)禁妇女无观:观,观瞻。无观,妇女去除盛妆头饰,禁止浓妆艳抹。(11)省妇使以劝蚕事:省,减少。妇使,缝纫拈线编织镶边等杂务。蚕事,养蚕的工作。(12)命工师,百工咸理,监工日号:工师,主管百工的官员。日号,每日宣布一次号令。
1703050996
1703050997
【译文】季春三月,天子布德行惠,命主管官员打开囤仓,把粮食赐给贫穷的百姓,赈济那些无米为炊和三餐不继的人们(振,救济)。同时打开贮存货物和金钱的府库,普施于天下。礼聘隐居不仕的名士和德才兼优的贤者(聘,聘任、聘用。名士,不做官的贤人)。命令司空说,雨季即将来临,水位开始上升,必须修整的堤防立即赶修,淤塞的沟渠立即疏导,并开通道路,使路路相通,没有障碍(通过这些来消除水患,方便百姓耕作)。打猎擒捕鸟兽用的器具、罗网和毒害野兽的药物,一概不许携带出城门(这么做悖逆天时。天子所在城池的九个城门)。命看守田野、山林的官员,禁止任何人砍伐桑树和柘树(爱护蚕的食物。野虞,主管田野及山林的官员)。天子的后妃要斋戒之后,亲自帅领宫女面向东方采桑以养蚕。禁止妇女们过分打扮,并减少她们的杂务,使她们专心于养蚕的工作(后妃亲自采桑,给天下人做一个榜样。面向东方,是为顺应时气,意为早晨天未亮即出门劳作,面向东方是为了等待天亮和迎接日出。无观,妇女去除盛妆头饰,禁止浓妆艳抹。妇使是指缝纫拈线编织镶边等杂务)。命百工领班及下属各种工匠努力工作,监工每日发布号令提醒他们,一切应按照制作程式,也不得违背时节,而使得物品不牢固耐用。不可制作过度奇巧的、形式美观而不切实用的物品,而诱发圣上的过度奢淫之心(咸,全部的意思。在百工们处理、整修各自事务的时候,工师监督他们,并每日发布命令告诫大家要做好“不违背时节,不制作过度奇巧物”这两件事。百工制作器物各有各的时节,违背了这个时节则所做的事情就不达效果。淫巧,过分注重表面装饰而不注重实用。荡,指的是引诱圣上过度奢侈的心)。
1703050998
1703050999
【原文】孟夏之月(1),无起土功,毋发大众。为妨蚕农之事。命野虞劳农,命农勉作,毋休于都(2)。急趣农事。
1703051000
1703051001
【注释】(1)孟夏之月: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2)都:都城,都邑。古称建有宗庙的城邑为都。
1703051002
1703051003
【译文】孟夏四月,不要兴建大的土木工程,不要征召大众服役(因为它们妨碍养蚕、农耕的事情)。命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员慰劳农民,勉励他们努力耕作;命令农官们认真指导和监督,不要总留在都城里(最紧要的就是要赶快进行农耕)。
1703051004
1703051005
【原文】仲夏之月(1),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2);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3),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阳气盛而恒旱,山川百原,能兴云雨者也。雩帝,谓雩五精之帝也。百辟卿士,古者上公以下,若句龙,后稷之类。
1703051006
1703051007
【注释】(1)仲夏之月: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因处夏季之中,故称。(2)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山川百源,掌管雨水的山川河流众神明。百源是指各种河流的源头,须先祭祀河水的源头才得以求雨。大雩帝,在南郊之旁设坛祭上帝。雩,音于,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3)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百县,指诸侯。百辟卿士,指古之能立功有益于人的诸侯、百官等。
1703051008
1703051009
【译文】仲夏五月,命典礼的官员替老百姓向山川百源祈祷,举行祈雨的大雩之祭。同时又命各个地方的官民举行祈雨的雩祭,祭祀祈祷古代有功于民的百官卿士,以祈求好的收成(阳气盛则会发生大旱,山川百源是能兴起云雨的地方。雩帝,祭祀五精之帝。百辟卿士,指远古上公以下如句龙、后稷等功臣)。
1703051010
1703051011
【原文】季夏之月(1),树木方盛,无有斩伐。为其未坚韧也。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发令而待,谓出繇役之令以豫惊民。民惊则心动,是害土神之气也。土神称曰神农者,以其主于稼穑也。水潦(2)盛昌,举大事则有天殃。
1703051012
1703051013
【注释】(1)季夏之月: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2)水潦:大雨;雨水。
1703051014
1703051015
【译文】季夏六月,是树木长得最茂盛的时候,不许有盗采滥伐的现象(树木还没有长到坚韧的时候)。不可乱发悖时的命令,妨害农官的工作(提前发布命令,意思是说提前发出秋冬徭役的告令来惊动百姓。惊动了百姓,就不能使他们专心于当前的农事,这是伤害土神灵气的行为。土神被称为神农,是因为他主管农事)。这时水灾最容易发生,如果大兴徭役之事而妨碍农务,就会受到上天的责罚。
1703051016
1703051017
【原文】孟秋之月(1),乃命将帅选士厉兵(2);命大理审断刑(3);命百官完堤坊,谨壅塞,以备水潦。
1703051018
1703051019
【注释】(1)孟秋之月: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2)乃命将帅选士厉兵:选士,选择士卒。厉兵,磨砺武器。(3)命大理审断刑:大理,古代掌管刑法的官。审,指审理案件。断刑,判刑。《吕氏春秋·孟秋》:“戮有罪,严断刑。”
1703051020
1703051021
【译文】孟秋七月,命令军队的将帅挑选战士,磨砺武器;命治狱之官慎重判刑;命百官修补堤坊,仔细检查堵塞之处,以防止水涝灾害。
1703051022
1703051023
【原文】仲秋之月(1),养衰老,授几杖(2)。乃命有司趣民收敛(3),务蓄菜,多积聚;为御冬之备也。乃劝民种麦,毋或失时。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重之也。
1703051024
1703051025
【注释】(1)仲秋之月: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处秋季之中,故称。(2)几杖: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3)趣民收敛:趣,亦写作“趋”,催促。收敛,收藏谷物。
1703051026
1703051027
【译文】仲秋八月,要注意养护衰老的人,授给他们坐几手杖。命令司农之官,催促民众收藏谷物,存储干菜,多多准备过冬的粮食(为过冬做准备)。鼓励百姓种麦子,不可耽误了农时(麦子,是用来接济断绝、承续匮乏时的粮食,尤其重视之)。
1703051028
1703051029
【原文】季秋之月(1),命冢宰(2)举五谷之要,定其租税簿。藏帝藉之收于神仓(3)。霜始降,百工咸休。寒而胶漆作不坚好。
1703051030
1703051031
【注释】(1)季秋之月: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九月。(2)冢宰:周代官名,为百官之长,六卿的首长,又称太宰。(3)藏帝藉之收于神仓:帝藉之收,指天子所耕藉田的收成。神仓,贮藏粢盛以供祭祀的仓廪。孔颖达疏:“神仓者,贮祀鬼神之仓也。”
1703051032
1703051033
【译文】季秋九月,命冢宰核查登记五谷的收成数(确定其租税的册簿)。将天子藉田的收成贮藏于神仓。正值霜降,各行工匠都开始休息(天冷,漆刷得不能很坚实耐久)。
[
上一页 ]
[ :1.7030509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