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51904
1703051905
楚 语
1703051906
1703051907
【原文】灵王(1)为章华之台(2),章华,地名。与伍举(3)升焉,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4)以为美,服宠,谓以贤受宠服,以是为美。安民(5)以为乐,以能安民为乐。听德(6)以为聪,听用有德也。致远以为明,能致远人。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7)为美。彤,谓丹楹。镂,谓刻桷(8)也。
1703051908
1703051909
【注释】(1)楚灵王:芈熊虔,姓芈(音米)名虔,也称楚熊虔,原名为楚熊围,谥号为楚灵王。楚国的第二十九代国君。楚共王的次子,楚康王的弟弟,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初名围,即王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0年到公元前529年在位。(2)章华台:楚离宫名,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晋朝杜预以为楚灵王所建者即此。(3)伍举:春秋时楚国人,伍参子,楚国大夫。伍员(即伍子胥)祖父,伍奢之父。因邑于椒,以邑为姓,故又称椒举。因避祸奔郑、晋。(4)服宠:犹宠服。引申为重用贤人。宠服,谓表彰功德之服。(5)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6)听德:谓听用有德之言。(7)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亦泛指装饰。(8)桷:音决,方形的椽子。
1703051910
1703051911
【译文】楚灵王修建了章华台(章华,是地名),和伍举一起登上楼台,说:“这高台美吧?”武举回答:“臣只听说,做国君的,以表彰功德、信用贤人为美(服宠,是指贤能之人身穿表彰功德的服饰,这些才算是美),以保国安民为乐(以能安抚人民为乐),以接纳雅言、倾听德音为聪(听从并予接纳雅言),而以使四方远处之民归顺依附为明(能使远方的人来到身边),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以建筑的高大、涂丹漆、雕刻花纹为美(彤,用朱漆涂柱。镂,雕刻花纹)。
1703051912
1703051913
【原文】先君庄王(1)为匏居之台,匏居,台名。高不过望国氛(2),氛,祲气也。大不过容宴豆(3),言宴有折俎笾豆之陈(4)。木不妨守备(5),不妨城郭守备之材。用不烦官府,财用不出府藏也。民不废时务(6),官不易朝常(7),先君是以除乱克敌而无恶于诸侯。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疲焉,财用尽焉,年谷(8)败焉,败废其时务也。百官烦也,为之征发。数年乃成,臣不知其美也。
1703051914
1703051915
【注释】(1)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恭王之父,灵王祖父。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2)国氛:即国中出现预示吉凶的云气。(3)宴豆: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4)折俎笾豆之陈:指宴席上会陈列一些各类的礼器。折俎,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俎,盛牺牲的礼器。《仪礼·乡饮酒礼》:“宾升自西方,乃设折俎。”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5)守备: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6)时务:按时应做的事情。多指农事。(7)朝常:朝廷的常规。(8)年谷:一年中种植的谷物。
1703051916
1703051917
【译文】“先君庄王建造匏居台(匏居,台名),高度仅够观望云气的吉凶(氛,即日旁云气),大小仅够宴饮时摆放一些盛放食品之类的器具(是说宴席上会摆放一些各式的礼器),用材不防碍国家守备(不妨碍城池守备所需用的木材),用钱不动用官府库藏(财用不从国家府藏支出),用工不耽误庶民农时,用人不影响官吏工作。先君庄王正是靠着这些做法来消除祸乱、战胜敌国,而天下诸侯也都不反感。如今,君上建筑这个高台,国民精力疲惫,国库财力耗尽,年成大受影响(败,即荒废了农时),官吏烦乱不堪(为此事征集调遣人力或物资),经过数年才完成,臣实在不知道它美在哪里?
1703051918
1703051919
【原文】夫美也者,上下外内,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也。若于目观则美,于目则美,德则不也。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封,厚也。胡,何。何以为美。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君安得肥?安得独肥,言将有患。
1703051920
1703051921
【译文】“所谓美,就是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对大对小、对远对近都没有害处,所以才叫美。如果眼睛看着挺美观(只是眼睛看着觉得美,却不能体现君王之德),然而却耗费财物,这就是聚敛民财来厚待自己而使人民贫困,还算什么美呢(封,即丰厚。胡,哪里。哪里还以为美)?君临国家的人,要和人民共处,如果人民贫困了,国君怎么会富裕(‘安得独肥’,是说将会有祸患)?
1703051922
1703051923
【原文】故先王之为台榭也,积土为台,无室曰榭。榭不过讲军实,讲,习也。军实,戎士也。台不过望氛祥。凶气为氛,吉气为祥。其所不夺穑地,稼穑之地。其为不匮财用,为,作也。其事不烦官业(1),业,事也。其日不废时务。以农隙也。瘠硗(2)之地,于是乎为之;不害谷土也。硗,硧。城守(3)之木,于是乎用之;城守之余,然后用之。官寮(4)之暇,于是乎临之;暇,闲也。四时(5)之隙,于是乎成之。隙,空闲时。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6)也,台,所以望氛祥,而备灾害。榭,所以讲军实,而御寇乱,皆所以利民也。不知其以匮之也。知,犹闻也。若君谓此美,而为之正,以为得事之正也。楚其殆矣。”殆,危也。
1703051924
1703051925
【注释】(1)官业:官府里的事务,公务。(2)瘠硗:贫瘠硗薄。谓土地坚硬不肥沃。硗,音敲。(3)城守:城池的守备。(4)官寮:即官僚。指官员。(5)四时:指一年四季的农时。《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6)民利:民众的利益、财利。
1703051926
1703051927
【译文】“因此,先王建造台榭(积土叫做台,无室称为榭),榭不过是用来讲习军事(讲,即讲习。军实,即兵戎之事),台不过是用来观望云气(凶气叫做氛。吉气称为祥)。它的选址不占用牧场农田(即庄稼地);它的建造不耗费国库财政(为,即工作);它的工程不烦扰官吏政务(业,即事务);它的工时不耽误四季农耕(趁着农事闲暇时候)。挑那些贫瘠无用的土地,就在那里建造(不侵占适宜种谷的耕地。硗,石多土薄);选那些固城剩下的木材,就用它们修盖(用城池守备的剩余木材);利用官员的闲暇时间,让他们来现场指挥(暇,即空闲时间);趁着四季的农闲时间,让民众来动工兴建(隙,即农闲时间)。修建台榭,原本是要让人民得到好处的(台是用来观望凶兆或祥瑞的云气,进而防备灾难与祸害;榭是用来讲习兵戎之事,进而抵御外患与内乱。这两者都是有利于人民的),没听说是要让百姓财用匮乏的(知,即听说)。如果君上要说这座台子很美并以此作为正道(认为这就是事物的正道),那咱们楚国可就危险了(殆,即危险)!”
1703051928
1703051929
【原文】斗且(1)廷见(2)令尹(3)子常(4),斗且,楚大夫。子常,囊瓦。子常与之语,问畜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问畜聚(5)积实(6),如饿豺狼(7),实,财也。殆必亡者。
1703051930
1703051931
【注释】(1)斗且:楚国大夫。(2)廷见:当作“往见”,指百官朝见皇帝。(3)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4)子常:子囊之孙,名囊瓦。(5)畜聚:积储;积累。畜,通蓄。(6)积实:指谷粟财货等。(7)豺狼:豺与狼,皆是猛兽。
1703051932
1703051933
【译文】斗且去见令尹子常(斗且,楚国大夫。子常,即囊瓦),子常和他谈话,问他怎样才能多积财宝、多得好马之事。斗且回来后说给他弟弟听,并说:“楚国大概要亡国了吧!即便楚国不亡,楚国的令尹也一定不会免于灾祸。我去见令尹,令尹问我聚敛财富的事,活像一只饥饿的豺狼(实,财富,财物),只怕是一定要亡了!
1703051934
1703051935
【原文】昔斗子文(1)三舍(2)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3)之故也。积,储也。成王(4)每出(5)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庇,覆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旷,空也。是勤民(6)以自封(7)也,勤,劳也。封,厚也。死无日矣。我逃死(8),非恶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9),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已(10)之富乎?
1703051936
1703051937
【注释】(1)斗子文:即斗谷于菟,字子文。若敖氏之后,斗伯比之子,其母即郧子之女。子文因五月五日生,父母以为不祥,被弃于云梦草泽中,传说由虎喂乳,后由郧国君收养(说见何光岳《楚源流史》)。楚人称“乳”为“谷”,称“虎”为“于菟”,故名。(2)三舍:《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3)恤民:谓忧虑人民的疾苦。(4)楚成王:芈姓,熊氏,名頵(一作恽),楚文王少子。公元前672年杀其兄楚王堵敖而自立。公元前628年,楚被困,楚成王自杀。(5)出:高出,超出。(6)勤民:劳苦百姓。(7)自封:使自己富厚。(8)逃死:逃避灾祸或致死的危险。(9)若敖氏:指斗氏家族。若敖是斗伯比的父亲,子文的祖父。子文去世后,他的侄子斗椒(子越)作乱,若敖氏一族被楚庄王所灭。其时,子文的孙子箴尹克黄正出使齐国,回国后自请拘囚。楚庄王说:“子文要是断了后代,又怎么鼓励别人为善?”便让克黄复任箴尹之官,并改名叫生。克黄的子孙在昭王时为郧公。(10)已:当为“己”之误。
1703051938
1703051939
【译文】“当年,斗子文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家里连一天用来生活的积蓄都没有,这是他体恤百姓的缘故啊(积,即存储的意思)!成王每当增加子文的俸禄时,子文一定是跑开,直到成王停止给他增禄,他才返回朝廷任职。有人对子文说:‘人活着就是求个富贵,而您却躲避它,这是为什么呢?’子文回答:‘当政的人是庇护百姓的(庇,即庇覆,犹保护),百姓的财物空了,而我却得到了富贵(旷,即空匮穷乏;财用不足),这是使百姓劳苦来增加我自己的财富(勤,即劳苦。封,使自己丰厚),那么我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我是在逃避死亡,不是在逃避富贵!’所以楚庄王在位的时候,灭了若敖氏(斗氏)家族,只有子文的后代存活了下来,直到现在还做着楚国的良臣。这不就是以体恤民众为先、以一己财富为后吗?”
1703051940
1703051941
【原文】今子常先大夫之后,先大夫子囊也。而相楚君,无令名(1)于
1703051942
1703051943
四方,四境(2)盈垒,盈,满也。垒,壁也,言垒壁满四境之内。道殣相望(3),道冢曰殣。是之不恤,而畜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速,召也。积货(4)滋多,蓄怨(5)滋厚,不亡何待?”期年(6),子常奔郑。
1703051944
1703051945
【注释】(1)令名:美好的声誉。(2)四境:四方疆界,四方边境地区。(3)道殣相望:路上饿死的人很多。殣,音进。(4)积货:聚敛货财。(5)蓄怨:蓄积怨恨。(6)期年:一年。
1703051946
1703051947
【译文】“如今,我们的令尹子常,是先大夫的后人(先大夫,即子囊),辅佐楚君却没有好的声誉。国境四周壁垒林立(盈,即布满的意思。垒,即壁垒。是说垒壁布满全国),饿死在路上的人,毗连相接(路旁的坟墓叫做殣)。这样严重的问题他不想办法去解决,却一心想着聚敛财富,还贪得无厌,从人民那里招来的怨恨恐怕多得很了(速,即招来的意思)!积蓄的钱财越多,积聚的怨恨也就越厚,不灭亡还等什么呢?”一年以后,子常就逃到了郑国。
1703051948
1703051949
【原文】王孙圉聘(1)于晋,王孙圉,楚大夫也。定公(2)飨(3)之,赵简子(4)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5)犹在乎?”珩,佩上之横者。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6)矣?”几何世也。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观射父(7),言以贤为宝也。能作训辞(8),以行事于诸侯,言以训辞交结诸侯也。使无以寡君(9)为口实。口实,毁弄也。又有左史(10)倚相,能道训典(11),以叙百物,叙,次也。物,事也。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悦于鬼神,悦,媚也。使神无有怨痛(12)于楚国。痛,疾也。又有薮(13)曰云(14),金木竹箭之为生也;楚有云梦之薮泽也。龟珠齿角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15)者也,龟,所以备吉凶。珠,所以卫火灾。角,所以为弓弩。齿,所以为弭。赋,兵赋也。所以供币帛(16),以亨于诸侯。亨,献也。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保,安也。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玩,玩弄之物也。
1703051950
1703051951
【注释】(1)聘:即聘问。专指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间的遣使通问。韦昭注:“聘,问也。问者,王之所以抚万国,存省之也。”《礼记·曲礼下》:“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2)定公:原名姬午,晋顷公之子,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511至公元前475年)。(3)飨:以隆重的礼仪宴请宾客。(4)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其先祖与秦同姓。赵简子又名志父,亦称赵孟,卒于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5)白珩:古代佩玉上部的横玉,形似磬,或似半环。楚国著名的佩玉。珩,音衡。(6)几何:犹若干,多少。(7)观射父:楚国大夫。(8)训辞:指外交辞令。(9)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10)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11)训典:指先王典制之书。后泛指奉为典则的书籍。(12)怨痛:亦作“怨恫”。怨恨,哀痛。(13)薮:湖泽。指水少而草木丰茂的沼泽。(14)云:云梦泽,在今湖北。(15)虞:欺诈。《广雅·释诂》:“虞,欺也。”(16)币帛: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
1703051952
1703051953
【译文】王孙圉到晋国聘问(王孙圉,楚国的大夫),晋定公设宴招待他,赵简子作宾相。赵简子问王孙圉:“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珩,即系在佩玉上部的横玉)?”王孙圉回答:“是的,还在。”赵简子又问:“它作为国宝,有多少代了?”王孙圉说:“敝国从来就没有把它当作国宝。被楚国视为国宝的是观射父(是说视贤能之人为宝),他能制定外交的辞令,来与诸侯各国交往(用外交的辞令和其他诸侯国交往),使别国不得随意诋毁我们的国君(口实,即诋毁取笑之资)。还有一位左史倚相,能够陈述先王遗训和典章制度,说明各种事物的情理(叙,即评议等级次第。物,即事理),并随时向国君提供前代兴衰成败的实例,使国君不忘记先王的大业,又能取悦于天地鬼神(悦,即取悦),使神灵对楚国没有怨恨(痛,即疾痛)。又有一个大湖叫云梦泽,盛产金属、木材、竹子和弓箭(楚国有个叫云梦泽的沼泽湖泊)。还有龟甲、珍珠、象牙、兽角、虎皮、犀革、鸟羽、旄尾。这些东西或者作为军备以预防不测(龟甲可以显示吉凶。珍珠可以防御火灾。兽角可以制作弓弩。象牙可以装饰弓的末端。赋,即兵赋),或者用作礼品以馈赠诸侯、酬谢来宾(亨,即飨献),这样寡君就不会获罪于诸侯,而敝国的社稷和人民也就能得以安定(保,即安定)。这些才是楚国的国宝。至于那白珩,不过是先王的把玩之物,又有什么可宝贵的呢(玩,即玩弄的戏物)?”
[
上一页 ]
[ :1.7030519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