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55222
1703055223
【原文】相舍后园近吏舍,日饮歌呼(1)。从吏(2)患之,无如何(3),乃请参游后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4)相国召按(5)之。乃反取酒张坐饮(6),大歌呼与相和。参见人之有细过(7),专掩匿(8)覆盖(9)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10)。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11)”,乃谓窋曰:“汝归,试私从容问乃父(12)曰:‘高帝新弃群臣(13),帝富于春秋(14),君为相国,日饮无所请事(15),何以忧天下?然无言吾告汝也。’”窋既洗沐(16),归谏参,参怒而笞(17)之二百,曰:“趣入侍(18),天下事,非乃所当言也。”
1703055224
1703055225
【注释】(1)歌呼:歌唱;高吟呼号。(2)从吏:属吏。颜师古注:“从吏,吏之常从相者也。”(3)无如何:即“无如之何”,犹言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4)幸:希望,期望。亦为表示希望之辞。(5)召按:召来按问。(6)张坐饮:张设坐席而饮。(7)细过:轻微的过失。(8)掩匿:遮掩,隐瞒。(9)覆盖:掩饰;遮盖。(10)参子窋为中大夫:参子窋,即曹参之子曹窋。窋,音哭。中大夫,汉官名。备顾问应对。(11)以为岂少朕与:颜师古注:“言岂以我为年少故也。与读曰欤。”(12)乃父:你的父亲。(13)高帝新弃群臣:谓高帝(刘邦)去世不久。是一种讳言。(14)富于春秋:谓年少,年轻。亦省作“富春秋”。(15)请事:犹请示,述职。(16)洗沐:洗澡沐浴,借指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17)笞:用鞭、杖或竹板打人。(18)趣入侍:趣,赶快,从速。入侍,入朝奉侍。
1703055226
1703055227
【译文】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住所,他们每日饮酒唱歌,高吟呼号,曹参的随从官吏对此很厌恶,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览。听到了官吏们醉酒高歌的呼号之声,随从的官吏希望相国能把他们召来按问。可曹参反而让人取来好酒,张设坐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号,与那些官吏相应和。曹参见到他人有轻微的过失,一味隐瞒掩盖,因此相国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汉惠帝责怪曹相国不理政事,认为“难道是看我年轻而轻视我吗?”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去,试着私下里从容地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去世不久,当今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日饮酒,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怎么能为天下之事忧劳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朕告诉你的。”曹窋休假回到家后,就(以惠帝的话)劝谏曹参。曹参很生气,鞭笞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回朝奉侍皇上去,天下之事不是你该说的。”
1703055228
1703055229
【原文】至朝时,帝让(1)参,参免冠(2)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皇帝?”上曰:“朕乃安敢望(3)先帝!”参曰:“陛下观参,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之言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4),参等守职(5),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讲或作较)若画一(6);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7)其清静,民以宁壹(8)。”
1703055230
1703055231
【注释】(1)让:责备,责问。(2)免冠:脱帽。古人用以表示谢罪。(3)望:比量;比拟。(4)垂拱:垂衣拱手,无为而治。(5)守职:忠于职守。(6)讲若画一:文颖曰:“讲或作较。”颜师古注:“讲,和也。画一,言整齐也。”(7)载:行;施行。王念孙曰:“载,行也,谓行其清靖之治也。”(8)宁壹:亦作“宁一”。安定统一。
1703055232
1703055233
【译文】到朝会时,汉惠帝责备曹参,曹参脱帽谢罪说:“陛下您自己觉得在圣明英武上,与高皇帝相比如何?”皇上说:“朕怎敢与先帝相比。”曹参说:“陛下您看我和萧相国相比,谁更贤明呢?”皇上说:“您似乎不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而且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修订得明确、完备,陛下只需垂衣拱手,无为而治,臣等忠于职守,遵从已有的法度而不改变,不也就可以了吗?”惠帝说:“好,您且休息去吧!”百姓歌颂曹参道:“萧何制定法令,平和明确、整齐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国,遵守已有的法令而不改变,施行清净无为的治理,人民得到安定统一。”
1703055234
1703055235
【原文】张良(1),字子房,韩(2)人也。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嶢关(3)下军,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令郦食其持重宝啖(4)秦将。”秦将果欲连和(5)俱西,良曰:“此独其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如因其解(6)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7)降沛公。沛公入,秦宫室帷帐(8)狗马(9)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10)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11)去贼,宜缟素(12)为资(13)。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14)。资,质也。欲令沛公反秦奢,俭素以为质也。且忠言逆于耳利于行,毒药(15)苦于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16)。
1703055236
1703055237
【注释】(1)张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西汉开国元勋之一,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汉初三杰之一。(2)韩:韩国,战国七雄之一。辖地约在今山西省东南角和河南省中部,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3)嶢关:关名,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4)啖:利诱。颜师古注:“啖者,本谓食啖耳。以食餧人,令其啖食。今言以利诱之,取食为譬。”(5)连和:联合。(6)解:通“懈”,懈怠;松散。(7)秦王子婴:即秦三世(?—公元前206年),嬴姓,名子婴,或单名婴,多被认为是“二世兄子”(即扶苏之子)。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仅四十六天。秦二世胡亥死后,赵高迎立子婴即位,不称帝只称王,是为秦王。刘邦率军进驻灞上,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中投降,秦朝灭亡。项羽进入咸阳后,将其杀死。(8)帷帐:帷幕床帐。(9)狗马:犬与马,指出游打猎的动物。(10)樊哙: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统帅,汉初名将。封舞阳侯,谥号“武侯”。(11)除残:除去凶残的人。(12)缟素:喻朴素。颜师古注:“缟,白素也,音工老反。”(13)资:晋灼曰:“资,质也。欲令沛公反秦奢,俭素以为质也。”(14)助桀为虐: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桀,夏末暴君。(15)毒药:辛烈的药物。(16)霸上:古地名,因地处灞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为古代咸阳长安(今西安市)附近军事要地。
1703055238
1703055239
【译文】张良,字子房,韩国人。沛公打算用两万人的兵力攻打秦朝在峣关的守军,张良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敌。臣听说秦军的守关将领是屠夫的儿子,此等市侩容易被财利动摇。希望沛公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宝物去劝诱秦将。”秦军守将果然打算与沛公联合一道西攻咸阳。张良说:“这只是秦军的将领想要反叛,士兵们恐怕不会服从,不如趁着敌人懈怠时袭击他们。”沛公便率兵进攻秦军,大败敌人,进逼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沛公进入秦宫,宫室里的帷帐、犬马、贵重财宝、宫女妃嫔,数以千计,沛公想要留下住在那里。樊哙劝阻,沛公不听。张良说道:“秦朝因为不行正道,所以沛公才能到这里。替天下百姓除去凶残暴虐之人,应当反秦奢侈,以朴素为本。如今才刚进入秦都,就要安于享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听起来虽然不顺耳,但是有助于行事;辛烈之药吃起来虽然味苦,但却有利于治病。希望沛公您能听从樊哙的劝告。”沛公于是率军返回了霸上。
1703055240
1703055241
【原文】陈平(1),户牖(2)人也。背楚,因魏无知见汉王,汉王拜为都尉典护(3)军。绛灌等或谗平(4)曰:“闻平居家时,盗(5)其嫂;事魏王(6)不容,亡而归楚;不中(7),又亡归汉。今大王尊官(8)之,令护军。臣闻,平使诸将金多者得善处(9),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10)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以让无知,问曰:“有之乎?”无知曰:“有。”汉王曰:“公言其贤人,何也?”对曰:“臣之所言者能也,陞下所问者行(11)也。今有尾生(12)、孝己(13)之行,孝己。高宗之子。有孝行也。而无益于胜败之数,陞下何暇(14)用之乎?今楚汉相拒,臣进奇谋(15)之士。”
1703055242
1703055243
【注释】(1)陈平(?—公元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人,西汉开国功臣。起初陈平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离楚降汉,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西汉建立后,陈平先被封为户牖侯,后又封曲逆侯。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徙为右丞相。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文帝二年卒,谥号“献侯”。(2)户牖: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西汉时属阳武县。(3)典护:监领,督察。(4)绛、灌等或谗平:绛、灌,汉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的并称。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无文,曾谗嫉陈平、贾谊等。颜师古注:“旧说云,绛,绛侯周勃也,灌,灌婴也。而《楚汉春秋》高祖之臣别有绛灌,疑昧之文,不可据也。”(5)盗:私通。颜师古注:“盗,犹私也。”(6)魏王:即魏咎。本为战国末魏国公子。秦末陈胜起兵称王,魏咎跟随。后被陈胜封为魏王。(7)不中:不行;不成。(8)官:授给某人官职,使为官。(9)善处:指优越的地位。(10)反覆乱臣:反覆无常的作乱之臣。(11)行:品行;德行。(12)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13)孝己:人名。传说为殷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因遭后母谗言,被放逐而死。(14)何暇:哪里有闲暇,引申为哪里谈得上。(15)奇谋:非凡的谋略。
1703055244
1703055245
【译文】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他离开楚军,通过魏无知进见汉王,汉王任命他为都尉,监领诸军。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等人谗毁陈平说:“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他的嫂子私通;事奉魏王(魏咎),不能容身,便逃离魏国归顺楚王,也不受重用,又离楚归汉。如今大王让他做高官,派他监督诸将。臣听说陈平调派将领,给钱多的就会得到优越的地位,给钱少的就被派到不好的地方。陈平,是反覆无常的作乱之臣,希望大王明察。”汉王对陈平产生了怀疑,因此责备魏无知,问道:“陈平有这些事吗?”无知说:“有。”汉王说:“您说陈平是个贤能的人,这是为什么?”无知回答说:“臣所说的,是指他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现在即使有尾生、孝己那样的品行,却对战争胜败的运数毫无益处,陛下哪还谈得上任用这样的人呢?如今楚汉对峙,我推荐的是具有非凡谋略的人才。”
1703055246
1703055247
【原文】王召平而问曰:“吾闻先生事魏不遂(1),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2)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3),虽有奇士(4),不能用。臣居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臝身(5)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6)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7),得请骸骨(8)。”汉王乃谢,厚赐,拜以为护军中尉(9),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1703055248
1703055249
【注释】(1)不遂:不顺利或不成功。(2)多心:谓二三其心,反覆无定。(3)昆弟:兄弟。(4)奇士:非常之士,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5)臝身:犹空手。(6)计画:计策,谋划。古人计事必用手指画,使其事易见,故称。(7)输官:向官府缴纳。(8)请骸骨: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言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9)护军中尉: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掌派遣安排诸将等事。
1703055250
1703055251
【译文】汉王召来陈平问道:“我听说先生事奉魏王不成功,事奉楚王也半路离去,如今又跟从我,守信之人难道是这样反覆不定吗?”陈平说:“臣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用臣的建议,所以才离开他去事奉项王。项王不相信他人,他所任用和宠爱的人,不是项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德智出众的人才,也不能加以重用。臣在楚军时,听说汉王能用人,所以才来归附大王。臣空手而来,不接受别人的钱财,就没有办事的费用。假如臣的计策有可以采用的,希望大王采用;如果没有值得采用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钱都在,请封查交还官府,并允许臣辞官回家。”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给了他丰厚的赏赐,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众将领不敢再说什么了。
1703055252
1703055253
【原文】周勃(1),沛人也。为人木强敦厚(2),高帝以为可属(3)大事。惠帝以勃为太尉(4)。高后崩(5),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6),吕产以吕王为相国(7),秉权(8),欲危刘氏。勃与丞相平、朱虚侯章(9),共诛诸吕。遂共迎立代王(10),是为孝文皇帝。初即位,以勃为右丞相(11),后乃免丞相就国(12)。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13),吏稍侵辱(14)之。勃以千金与狱吏(15),乃书牍背示之(16),以公主为证。公主者,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17)之,故狱吏教引为证。薄太后(18)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曰:“绛侯绾(19)皇帝玺(20),将兵于北军(21),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耶?”文帝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22)。勃既出,曰:“吾尝(旧无尝字。补之)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也!”
1703055254
1703055255
【注释】(1)周勃(?—公元前169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随刘邦一同起兵于沛。在推翻秦王朝和楚汉战争的过程中,战功卓著。(2)木强敦厚:木强,质直刚强。颜师古注:“木谓质朴。”敦厚,诚朴宽厚。(3)属:委托,嘱咐。(4)太尉:官名。秦至西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5)高后崩: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崩,终年六十二岁。(6)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禄(?—公元前180年),山阳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惠帝逝世,吕后开始临朝专权,任命吕产、吕台兄弟和吕禄为将,统领南北军。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封吕禄为赵王。次年七月,高后病重,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7)吕产以吕王为相国:吕产(?—公元前180年),山阳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高后之侄。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吕产被封为吕王。次年又改封吕产为梁王,不到封国而留朝任太傅。高后八年七月,高后病重,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又命吕产统领南军。高后死,遗诏封吕产为相国。(8)秉权:执掌政权。(9)朱虚侯章:即朱虚侯刘章,刘邦之孙,齐悼惠王刘肥次子。早年入卫长安,被吕后封为朱虚侯。吕后死,诸吕专权,危及刘氏天下,刘章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合谋,平定诸吕,并亲斩吕产。后文帝即位,因功加封食邑二千户。文帝二年,晋封城阳王。在位二年卒,谥号“景”。(10)代王:即汉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七岁时被立为代王,都晋阳。(11)右丞相:汉文帝时,设左、右丞相,以右相为尊。(12)就国,返回封国。(13)置辞:亦作“置词”,措词。颜师古注:“置,立也。辞,对狱之辞。”(14)侵辱:凌辱。(15)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吏。(16)书牍背示之: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17)尚:专指娶公主为妻。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18)薄太后:文帝之母薄姬。(19)绾:系结。颜师古注:“绾谓引结其组。”(20)玺:印信。秦以前以金玉银铜制成,尊卑通用。秦以来专指皇帝的印,以玉制。(21)北军: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未央宫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长乐宫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文帝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22)爵邑:爵位和封邑。
1703055256
1703055257
【译文】周勃,沛县人,为人质直刚强,诚朴宽厚,高帝认为他可以托付大事。汉惠帝任命周勃为太尉。高后去世后,吕禄以赵王的身分担任汉朝的上将军,吕产以吕王的身分担任相国,他们执掌朝廷大权,想要危害刘氏政权。周勃和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共同诛灭了吕氏集团,于是共同迎立代王为帝,这就是孝文皇帝。文帝即位之初,任命周勃为右丞相。后来免去丞相之职,返回封国。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文帝将此事交付廷尉处理,廷尉逮捕了周勃并审问他。周勃害怕,不知如何答对。因此狱吏便逐渐侮辱他。周勃便拿了千金送给狱吏,狱吏就在书板背面写上字,示意他“请公主作证”。公主,是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娶了公主为妻,所以狱吏教周勃让公主来为自己作证。薄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文帝进见薄太后,太后说:“绛侯周勃当年身挂皇上的印玺,统率北军,他不在那时谋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里,反而要造反吗?”文帝于是道歉说:“有关官吏刚刚才查清楚,就要放他出狱了。”于是派使者拿着符节赦免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周勃出狱后,说:“我曾经率领过百万大军,然而怎么知道狱吏也如此威风!”
1703055258
1703055259
【原文】勃子亚夫(1),文帝封为条侯(2)。后六年(3),匈奴大入边。以宗正(4)刘礼为将军,军(5)霸上;祝兹侯徐厉(6)为将军,军棘门(7);以亚夫为将军,军细柳(8),以备胡。上自劳军(9),至霸上及棘门军,直(10)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11)。天子先驱(12)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13)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有顷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使使持节诏将军曰:“吾欲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14),壁门士请车骑(15)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16)。”于是乃按辔(17)徐行至中营(18)。将军亚夫持兵(19)揖曰:“介胄(20)之士不拜(21),请以军礼见。”礼,介者不拜。天子为动,改容(22)式车(23),使人称谢(24),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向者霸上棘门军,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
1703055260
1703055261
【注释】(1)亚夫:周亚夫(公元前199—公元前143年),西汉著名将军、军事家,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绛侯周勃次子。文帝时,任中尉。景帝时,他统帅汉军以三个月的时间便平定了七国之乱,升任太尉,五年后任丞相。后因其子私买甲盾而受牵连下狱,绝食五日,吐血而亡。(2)文帝封为条侯:《汉书·张陈王周传第十》:“亚夫为河内守时……居三岁,兄绛侯胜之有罪,文帝择勃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为条侯。”(3)后六年:即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4)宗正:官名,掌管王室亲族的事务。秦置,西汉时为九卿之一。汉魏以后,皆由皇族担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秦官,掌亲属。”(5)军:驻屯。(6)祝兹侯徐厉:徐厉,江苏沛县人,后随刘邦一同起义。公元前184年,被封为祝兹侯,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病逝,谥号“夷侯”。其长子徐悼嗣位,在位二十九年,谥曰“康侯”。故此处“徐厉”疑作“徐悼”。(7)棘门:古地名,原为秦宫门,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8)细柳: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有细柳仓,即汉周亚夫屯军处。(9)劳军:慰劳军队。(10)直:副词,径直,直接。(11)彀弓弩,持满:彀,张满弓弩。弩,用机括发箭的弓。持满,把弓弦拉足。(12)先驱:先锋;前导。(13)军门,都尉:当作“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14)壁门:军营的门。(15)车骑:即骑兵,此指皇帝的卫队。(16)驱驰:策马快跑。(17)按辔: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18)中营:主帅所在的军营。(19)持兵:手握兵器。(20)介胄:披甲戴盔。(21)不拜: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22)改容:动容。(23)式车:颜师古注:“古者立乗,凡言式车者,谓俯身抚式,以礼敬人。式,车前横木也。”(24)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1703055262
1703055263
【译文】周勃的儿子周亚夫,被文帝封为条侯。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境。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命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入侵。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都可直接驱车而入,自将军以下都骑马迎送。然后又来到细柳军营,军中的将士都身披铠甲,兵刃锐利,张满弓弩。天子的前导来到军营,却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一会儿,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诏告将军说:“我要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守卫营门的士官交代皇上的卫队说:“将军规定,军营之中不得驱马奔驰。”于是天子等人都拉着马缰慢慢前行。到了中营,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向天子拱手行礼说:“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中之礼拜见陛下。”天子深受感动,为之动容,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派人向全军致敬,礼仪完成后便离开军营。出了军营大门后,群臣都很惊讶。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刚才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就像儿戏一般,他们的将军在袭击中确实可以被俘获。至于亚夫,难道能被侵犯吗?”文帝对周亚夫称赞了很久。
1703055264
1703055265
【原文】樊哙(1),沛人也。与高祖俱起。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2)。诏户者(3),毋得入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4)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5)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6),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7)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8),不见臣等计事(9),顾独与一宦者绝(10)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11)乎?”高帝笑而起。
1703055266
1703055267
【注释】(1)樊哙:公元前242年至公元前189年在世,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官至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又为吕后妹夫,深得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豯、韩信等叛乱。封舞阳侯,谥号“武侯”。(2)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3)户者:守门的人。(4)排闼:推门,撞开门。颜师古注:“闼,宫中小门也,一曰门屏也,音土曷反。”(5)宦者:即宦官,古代以阉割后失去男性功能之人在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称为宦官。(6)丰、沛:汉高祖,沛丰邑人,因以丰沛称高祖故乡。秦朝末年,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7)惫:疲乏;睏顿。颜师古注:“惫,力极也。”(8)震恐:惊恐。(9)计事:计议大事。(10)绝:王先谦曰:“绝,长诀也。”(11)赵高之事:颜师古注:“谓始皇崩,赵高矫为诏令,杀扶苏而立胡亥。”
1703055268
1703055269
【译文】樊哙,沛县人,随高祖一同起义。高帝曾经患病,不愿见人,躺在内宫里,命令门卫不得让大臣们进入。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入内。过了十多天,樊哙竟推开宫门直闯进去,大臣们跟随着他。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等人见到皇上,流着眼泪说:“当初陛下带领我们在沛县丰邑起兵,平定天下,是何等的雄壮啊!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显得多么疲惫啊!况且陛下病势严重,大臣们都感到惊恐。陛下不召见臣等商议国事,反而要独自和一个宦官相处而与世隔绝吗?陛下难道不知道赵高伪造诏令、杀扶苏、立胡亥的事情吗?”高帝笑着起身了。
1703055270
1703055271
【原文】周昌(1),沛人也,为御史大夫。为人强力(2),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3)之。昌尝燕入奏事(4),以上宴时入奏事也。高帝方拥戚姬(5),昌还走(6)。高帝逐(7)得,骑昌项,问(8)曰:“我何如主?”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9)昌。及高帝欲废太子(10),大臣固争(11),莫能得,而昌庭争(12)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13),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心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14)不奉诏(15)。”上欣然而笑,太子遂定。
[
上一页 ]
[ :1.7030552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