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5788e+09
1703057880
1703057881 【译文】从此政权落入宦官手中,朝廷一天天混乱了。单超病重,桓帝派使者去其府宅任他为车骑将军。单超死后,皇上赐予他王公贵族的棺木和玉具剑,赠予列侯和将军印绶,派使者料理丧事。到下葬时,动员五营骑士,由侍御史护丧,由将作大匠为他修筑坟墓。从此以后四侯愈发专横,天下人给他们编了个谚语说:“左悺力回天,具瑗贵无双,徐璜凶似虎,唐衡行无常。”他们都争相修盖起宅院,房宇楼阁,十分壮丽,极尽能工巧匠之能。用金银毛羽,装饰犬马。他们掠来许多良人美女作为姬妾,都打扮得雍容华贵,仿效宫女的装束。(外出时)他们的仆人都乘坐牛车,后面有列骑跟从。还赡养他们的远房亲属,或是请求皇帝准许他们以异姓作为继嗣,或者收买私家奴仆作为儿子,并让他们继承封地和爵位。他们的兄弟、姻戚,都到州郡做长官,搜刮百姓,和盗贼没有什么差异。五侯宗族宾客,暴虐之行遍及天下,百姓痛苦而不能生活,纷纷起义成为盗贼。唐衡死了,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像单超的规制一样。司隶校尉韩演,上奏左悺的罪恶,以及他的哥哥太仆南乡侯左称买通州郡长官、聚敛作奸、宾客放纵、侵犯官吏和百姓的罪行,左悺、左称二人都自杀了。韩演又上奏具瑗哥哥沛相具恭的贪污罪,朝廷召其前往廷尉候审,具瑗去狱中请罪,被贬为都乡侯,死于家中。单超、徐璜、唐衡三家继承爵位的人,一起降为乡侯,子弟有分封的,爵土都被夺回。刘普等人被贬为关内侯。
1703057882
1703057883 【原文】侯览(1)者,山阳(2)人也。桓帝初,为中常侍(3),以佞猾(4)进,倚埶贪放(5),受纳货遗(6),以巨万计。爵关内侯。又托以与议诛梁冀功,进封(7)高乡(8)侯。览兄参,为益州(9)刺史(10),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11),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计。大尉(12)杨秉(13)奏(14)参,槛车征(15),于道自杀。参车重三百余两,皆金银锦帛珍玩,不可胜数。览坐免(16),旋复复官。
1703057884
1703057885 【注释】(1)侯览:见前注。(2)山阳:属河南郡。故城在今河南省修武县境。(3)中常侍:西汉时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4)佞猾:奸邪狡诈。(5)倚埶贪放:埶,“势”的古字,倚埶,即“倚势”,仗着势力。贪放,贪婪放纵。(6)受纳货遗:受纳,受取;容纳。货遗,贿赂;馈赠。(7)进封:进授官职,加封名号。(8)高乡:西汉置高乡县,一度为高乡侯国,属徐州琅琊郡,故址在山东莒南县十字路镇,东汉初省。(9)益州: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10)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成帝改称州牧,哀帝时复称刺史。(11)大逆:指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为“十恶”之一。(12)大尉:即太尉。官名。秦至西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13)杨秉:字叔节,东汉大儒杨震中子。年四十余,应司空辟,拜侍御史,频出为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以廉洁称。(14)奏:向帝王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15)槛车征:槛车,用栅栏封闭的车。用于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征,收捕。(16)坐免:因事或因罪免职。
1703057886
1703057887 【译文】侯览,山阳郡人。桓帝初年为中常侍,因谄佞狡猾得以晋升,依仗势力,贪婪放纵,收受贿赂数以万计。受封为关内侯,又凭借参与诛灭梁冀有功,进封为高乡侯。侯览的哥哥侯参为益州刺史,凡老百姓有家境富裕的,常常被诬陷为谋反,都予以诛灭,没收他们的财物,先后累积,数以亿计。太尉杨秉弹劾侯参,用槛车去逮捕他,结果在半路上自杀了。(有人检查侯参的遗产)他的车子竟有三百多辆,装的都是金银锦缎、珍奇古玩,多得无法计算。侯览(因受牵连)被免职,不久又官复原职。
1703057888
1703057889 【原文】建宁(1)二年,丧母还家,大起茔冢(2)。督邮(3)张俭(4),因举奏览贪侈奢纵(5),前后请夺人宅(6)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7),堂阁相望,饰以绮画丹漆之属(8),制度深广,僭类宫省(9),又豫作寿冢(10),石椁双阙(11),高庑(12)百尺,破人居室,发掘坟墓,虏夺(13)良民,妻略妇子(14),及诸罪舋(15),请诛之。而览伺侯遮截(16),章竟不上(17)。俭遂破览冢宅(18),籍没(19)资财,具言(20)罪状,又奏览母生时,交通宾客(21),干乱(22)郡国。复不得御(23)。览遂诬俭为钩党(24),及故长乐少府(25)李膺(26)、太仆(27)杜密(28)等,皆夷灭(29)之。遂领(30)长乐太仆。熹平元年(31),有司举奏览专权骄奢,策收(32)印绶,自杀。阿党(33)者皆免。
1703057890
1703057891 【注释】(1)建宁:东汉灵帝刘宏的第一个年号。公元168年至公元172年,共计五年。(2)茔冢:茔墓。(3)督邮:官名。汉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以后废。(4)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汉桓帝时任山阳郡东部督邮,后因受党锢之祸四处流亡,直至党锢结束才回家。(5)贪侈奢纵:贪侈,贪婪奢侈。奢纵,奢侈放纵。(6)前后请夺人宅:前后,先后。请,索求。夺,强取。人宅,人家住宅。(7)池苑:指有池水花木的风景园林。(8)饰以绮画丹漆之属:饰,修饰;装饰。绮画,华丽的画作。丹漆,朱红色的漆。(9)制度深广,僭类宫省:制度,规模;样式。深广,《后汉书》原文作“重深”。僭,超越本分。类,相似;像。宫省,犹宫禁。指皇宫。(10)豫作寿冢:豫,预先;事先。作,制造。此处指修建。寿冢,生时所建之墓。(11)石椁双阙:石椁,亦作“石郭”,石制的外棺。双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12)庑: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13)虏夺:掠夺。(14)妻略妇子:妻略,奸污霸占。妇子,指妻子儿女。(15)舋:罪过。(16)伺侯遮截:伺侯,窥伺;窥测。遮截,犹拦截。(17)章竟不上:章,臣下给君主的奏本。竟,竟然。不上,不能上达。(18)冢宅:坟墓,坟地。(19)籍没:谓登记所有的财产,加以没收。(20)具言:备言,详细告诉。(21)生时交通宾客:生时,活着的时候;生前。交通,勾结,串通。俭既杀览母,因称其生时罪恶。此奏为览所遮截不得上也。(22)干乱:干预扰乱。(23)御:进呈皇帝观览。(24)钩党:谓相牵引为同党。(25)长乐少府:汉代制度,太后宫官皆冠宫名。汉初有长信詹事,主管太后宫,由宦者任职。汉景帝时改为长信少府。汉平帝时又改长乐少府,位在少府正卿之上。长信或长乐少府所属官吏均系宦者。此外又长乐卫尉、长乐太仆,总名太后三卿。太后去世,即省去不置。东汉时,驸马郭璜曾任长乐少府一职,故此时任此职者非宦官。(26)李膺:人名,见前注。(27)太仆:春秋时代始设,官名。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秩禄中二千石。掌管皇帝的车马和马政。(28)杜密:人名,见前注。(29)夷灭:诛杀;消灭。(30)领: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谓之“领”,也称“录”。(31)熹平元年:熹平,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年号。元年,帝王即位或改换年号的第一年。(32)策收:策,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教令的文件。收,收回。(33)阿党: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结党营私。
1703057892
1703057893 【译文】灵帝建宁二年,侯览丧母回家,大修陵墓。督邮张俭因此举奏侯览贪婪奢侈、肆意放纵,先后索取、抢夺别人宅院三百八十一所,田地一百一十八顷;自己修盖的宅第十六处,都有亭台楼阁,水池花园,楼阁相望。有华丽的画作和朱红色的漆做为装饰,设计的规模样式深邃而广阔,超越了本分,(其奢侈华丽的程度)类似于宫廷。又预先为自己修建坟墓,用石头作为棺椁,两旁还有瞭望楼,堂周围的廊屋方圆百尺,为此破坏别人的住房,挖开他人的坟墓;抓走守法的良民,霸占他们的老婆孩子;还有许多罪行,请求将其处死。但是侯览伺机拦截,奏章竞不得上达。于是张俭拆毁侯览的冢宅,没收他的家财,详细地陈列他的罪状。又上奏侯览母亲活着的时候,勾结宾客,扰乱郡国。奏章又不能送达皇帝。于是侯览诬陷张俭私下结党,以及原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都被诛杀。于是自己兼任长乐太仆。熹平元年,有关官员检举上奏侯览专权骄纵奢侈,(灵帝)下令收回了他的印绶。侯览自杀,追随他的党羽都被罢免。
1703057894
1703057895 【原文】曹节(1),字汉丰,南阳人也。建宁元年,持节(2)将(3)中黄门(4)虎贲(5)羽林(6)千人,北迎灵帝(7),陪乘(8)入宫。及即位,以定策(9)封长安乡侯。时窦太后(10)临朝,后父大将军武与太傅陈蕃,谋诛中官(11),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12)、从官史张亮、中黄门王尊等十七人,共矫诏(13)以长乐食监王甫(14)为黄门令,将兵诛武、蕃(15)等。节迁长乐卫尉,封育阳侯;甫迁中常侍(16),黄门令如故;瑀封都乡侯(17);亮等五人各三百户;余十一人皆为关内侯,岁食租二千斛(18)。赐瑀钱五千万,余各有差,后更封华容侯。二年,节病困(19),诏拜为车骑将军,有顷疾瘳(20),复为中常侍,位特进(21),秩中二千石(22),寻转大长秋(23)。
1703057896
1703057897 【注释】(1)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时大宦官。(2)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3)将:统率,指挥。(4)中黄门:在宫廷服役的太监。(5)虎贲:官名。掌侍卫国君及保卫王宫、王门之官。(6)羽林:禁卫军名。(7)灵帝:汉灵帝刘宏(公元156年—公元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8)陪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驾车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陪乘”。亦称参乘或车右。(9)定策:亦作“定册”。古时尊立天子,书其事于简策,以告宗庙,因称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10)窦太后:此指汉桓帝皇后窦妙,父窦武,公元165年被立为皇后。(11)中官:宦官。(12)朱瑀:东汉后期宦官,长乐五官史,公元168年宫廷政变的组织者。(13)矫诏:假托诏令。(14)王甫:东汉大宦官。(15)武蕃:武,窦武。蕃,陈蕃。(16)中常侍:官名,常由宦官充任。(17)黄门令如故瑀封都乡侯:中华书局本《后汉书》断句为:黄门令如故。瑀封都乡侯。(18)斛:量词。多用于量粮食。古代一斛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19)病困:犹言病笃(病势沉重)。(20)有顷疾瘳:有顷,不久。疾瘳,病愈。(21)特进: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22)秩中二千石:秩,俸禄。中二千石,汉官秩名。《汉书·宣帝纪》: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23)寻转大长秋:寻,不久;接着;随即。转,转任。大长秋,官名。汉置,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职掌为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1703057898
1703057899 【译文】曹节,字汉丰,南阳郡人。建宁元年,他手持符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人,向北迎接灵帝,陪皇上乘车入宫。等到灵帝即位后,因迎立天子有功封为长安乡侯。当时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谋杀宦官,曹节和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张亮、中黄门王尊等十七人,共同假托诏令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领兵诛杀了窦武、陈蕃等。曹节迁升为长乐卫尉,封为育阳候;王甫迁升为中常侍,仍担任黄门令;朱瑀封为都乡候;张亮等五人各食邑三百户;其余十一人皆封为关内侯,每年享食租禄二千斛,赏赐朱瑀钱五千万,其余的人各有所差别,后来朱瑀改封为华容侯。建宁二年,曹节得了重病,诏拜为车骑将军。不久病愈,重新做了中常侍,位列特进,俸禄为中二千石,不久转任为大长秋。
1703057900
1703057901 【原文】熹平元年(1),窦太后崩,有何人(2)书朱雀阙(3),言天下大乱,曹节(旧无有何至曹节十四字。补之)、王甫幽杀(4)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5),公卿皆尸禄,无有忠言者(6)。于是诏司隶校尉刘猛逐捕(7),猛以诽书言直,不肯急捕,月余,主名不立(8)。猛坐右(9)转谏议大夫(10),以御史中丞(11)段熲(12)代猛,乃四出(13)逐捕,及太学游生,系者千余人(14)。节等怨猛不已(15),使熲以他事奏猛抵罪,输左校(16)。节遂与王甫等,诬奏(17)桓帝弟勃海王悝(18)谋反,诛之,以功封者十二人。甫封冠军侯,节亦增邑四千六百(旧无六百二字。补之)户,父兄子弟皆为公卿、列校(19)、牧守、令长(20),布满天下也。
1703057902
1703057903 【注释】(1)熹平元年:公元172年。(2)何人:不知何人也。(3)朱雀阙:汉皇宫楼观名。(4)幽杀:囚禁处死。(5)多杀党人:多杀,大量杀害。党人,指东汉末年反对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士人。(6)公卿皆尸禄无有忠言者: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此处指高官。尸禄,谓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忠言,忠直之言。(7)逐捕:犹追捕。(8)主名不立:不得书阙主名。主名,当事者或为首者的姓名。不立,没有确定。(9)右: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10)谏议大夫:官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论议。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论议,有数十人之多。汉初不置。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初置,属光禄勋(郎中令改名)。东汉改称谏议大夫,仍属光禄勋,秩六百石。(11)御史中丞:官名。汉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中丞,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东汉以后,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12)段熲: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79年,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东汉平定羌乱的凉州三明之一(另外两位是皇甫规与张奂)。(13)四出:指到各处去。(14)及太学游生系者千余人:及,涉及;牵连。太学,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游生,游学的学生。(15)不已:不止,继续不停。(16)输左校:输,罚役。左校,即左校署。官署名,汉将作大匠属官有左校令、右校令。秩各六百石,分掌左右工徒。(17)诬奏:捏造罪名向君王告发。(18)勃海王悝:渤海王刘悝,延熹八年,悝谋为不道,有司请废之。帝不忍,乃贬为陶王,食一县。(19)列校:东汉时守卫京师的屯卫兵分作五营,称北军五校,每校首领称校尉,统称列校。(20)牧守令长: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令长,秦汉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因以“令长”泛指县令。
1703057904
1703057905 【译文】灵帝熹平元年,窦太后驾崩。不知是谁在朱雀阙写了一行字:“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囚禁处死太后,常侍侯览杀了很多党人,公卿都白拿朝廷俸禄,没有进谏忠言的人。”于是皇帝下诏命司隶校尉刘猛追捕书写者,刘猛因“诽谤书”说得很直率,不肯卖力追捕,过了一个多月,仍不知道书写者是谁。刘猛因办案不力降为谏议大夫,让御史中丞段熲代替他,到处去追捕,涉及到太学游学的学生,被捉拿的有一千多人。曹节等人不停地埋怨刘猛,让段熲借其他的事告刘猛的状,把他送到左校服劳役抵罪。曹节又和王甫等,诬告桓帝的弟弟渤海王刘悝谋反,并杀了他,这次因功受封的有十二个人。王甫封为冠军侯,曹节也增加食邑四千六百户,他的父兄子弟,都做了公卿、列校、牧守、令长,遍布天下。
1703057906
1703057907 【原文】吕强(1),字汉盛,河南人也。少以宦者小黄门,迁中常侍。清忠奉公(2)。灵帝时,例封(3)宦者,以强为都乡侯(4)。强辞让恳恻(5),帝乃听之。因上疏陈事曰:“臣闻诸侯上象(6)四七(7),下裂(8)王土(9)。高祖(10)重约(11),非功臣不侯(12),所以重天爵(13)、明劝戒(14)也。伏(15)闻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并为列侯(16)。节等谗谄(17)媚主(18),佞邪徼宠(19),放毒(20)人物(21),嫉妒(22)忠良,有赵高(23)之祸,未被(24)轘裂(25)之诛,掩(26)朝廷之明,成私树(27)之党。
1703057908
1703057909 【注释】(1)吕强(?—公元184年):东汉宦官。字汉盛,成皋(今荥阳)人。曾上书请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灵帝知其忠而不能用。黄巾起义爆发,建言应赦党人,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吏是否称职。宦官大惧。中常侍赵忠等诬奏强兄弟为官贪浊,灵帝派人拘捕,忿而自杀。(2)清忠奉公:清忠,清正忠诚。奉公,奉行公事,不徇私。(3)例封:循例封官。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在世的父祖辈。(4)都乡侯:东汉所封侯国名,在列侯之下、关内侯之上。(5)恳恻:诚恳痛切。(6)象:象征。(7)四七:二十八。指二十八宿。(8)裂:分。(9)王土:天子的土地。(10)高祖:多为开国之君的庙号。此处指汉高祖刘邦。(11)重约:重要的盟约。(12)侯:谓封侯。(13)天爵: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14)劝戒:亦作“劝诫”。勉励告诫。(15)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之。(17)列侯: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级,彻侯位最高。汉承秦制,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或称“列侯”。(18)谗谄:谗毁和谄谀。(19)媚主:逢迎取悦君主。(20)徼宠:亦作“邀宠”。迎合权贵,企求恩宠。(21)放毒:恣意毒害。(22)人物:指才能杰出或声望卓著、有地位的人。(23)嫉妒:忌妒。(24)赵高(?—公元前207年):秦时宦官。始皇崩于沙丘,赵高伪造遗诏,赐死太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杀李斯,自为丞相,专权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婴,后为子婴所诛。(25)被:蒙受,遭受,领受。(26)轘裂:即车裂,俗称五马分尸。(27)掩:遮没,遮蔽。(28)私树:私下成立。
1703057910
1703057911 【译文】吕强,字汉盛,河南郡人。年轻时由宦者小黄门,迁升为中常侍。为人忠诚、不徇私。灵帝时,按照惯例进封宦者,吕强被封为都乡侯。吕强恳切推辞不受,灵帝就听从了他的意见。吕强上书陈事说:“我听说诸侯在上象征着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在下受封王土。高祖盟约,不是功臣者不得封侯,为的是重视天子的爵位和向臣下申明劝诫的内容。臣得知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都封为列侯。曹节等人阿谀奉迎、取悦皇上,以巧言欺诈来企求恩宠,恣意毒害人才,嫉妒忠良,有像赵高那样的祸害,却没有受到车裂刑罚的诛杀,从而掩盖了朝廷的英明,树立起自己的私党。”
1703057912
1703057913 【原文】而陛下不悟(1),妄授(2)茅土(3),世为藩辅(4)。受国重恩,不念尔祖,述修厥德(5),而交结(6)邪党(7),下比(8)群佞。陛下惑(9)其琐才(10),特蒙恩泽。又授位(11)乖越(12),阴阳乖剌(13),罔不(14)由兹(15)。臣诚知封事(16)已行,言之无逮(17),所以冒死干触(18),陈(19)愚忠(20)者,实愿陛下捐改(21)既谬(22),从此一止(23)。又今外戚四姓(24)贵幸(25)之家,及中官(26)公族(27)无功德者,造起馆舍,凡(28)有万数,雕刻之饰,不可单言(29);丧葬逾制(30),奢丽(31)过礼(32),竞相放效(33),莫肯矫拂(34)。
1703057914
1703057915 【注释】(1)不悟:不觉悟。(2)妄授:胡乱、随便地授予。(3)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4)藩辅:喻指藩国、藩镇。(5)不念尔祖,述修厥德: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聿,述也。述修,修治、修明。(6)交结:指勾结。(7)邪党:邪恶的帮派。(8)比:勾结。(9)惑:指迷惑。(10)琐才:平庸的才能。(11)授位:授予职位。(12)乖越:不相称。(13)乖剌:不和谐。(14)罔不:没有不是。(15)由兹:由此。兹,代词,此、这。(16)封事:多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此处指封赏之事。(17)无逮:来不及。(18)干触:触犯。(19)陈:上言,陈述,述说。(20)愚忠:愚戆的忠心。(21)捐改:改正,纠正。(22)既谬:既,副词,已经。谬,谬误、差错。(23)一止:停止。(24)四姓:指四个姓氏。自汉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25)贵幸:位尊且受君王宠信。(26)中官:宦官。(27)公族:诸侯或君王的同族。(28)凡:总计,总共。(29)单言:全部说完。单,通“殚”。(30)逾制:超过规定,违反制度。(31)奢丽:奢侈华丽。(32)过礼:超过常礼。(33)放效:模仿,效法。(34)矫拂:纠正。
1703057916
1703057917 【译文】“而陛下却执迷不悟,胡乱、随便地分封土地,让其世代作为藩辅之臣。他们受到国家如此的重恩,不但不为祖先着想,追述先人的德业,反而交结邪党,在下边与奸猾不忠的小人勾结。陛下被他们平庸的才能迷惑,给予他们特别的恩泽。另外,(陛下)所任用的官员与他们的德能不相称,导致阴阳不和,其他种种乱象都是由此而产生的。臣确实知道封赏的事已经实行,说出来也迟了。臣之所以还敢舍死冒触圣意陈说自己的忠言,实在是希望陛下改正过去的错误,从此不再犯相同的过失。再者外戚四姓贵幸之家和宦官公族那些无功德的人,建造起来的馆舍,总共有上万处,装饰之华丽不可说尽。丧葬超越礼制,奢丽超越常礼,竞相效仿攀比,谁都不肯纠正。”
1703057918
1703057919 【原文】“上之化(1)下,犹风之靡草(2)。今上无去奢之俭,下有纵欲之獘(3),至使禽兽食民之甘(4)、木土衣民之帛(5)。昔师旷(6)谏晋平公(7)曰:‘梁柱(8)衣绣(9),民无褐衣(10);池有弃酒(11),士(12)有渴死;厩马(13)秣粟(14),民有饥色(15)。近臣不敢谏,远臣不得畅(16)。’此之谓也。又闻前召议郎(17)蔡邕(18),对问(19)于金商门(20),而令中常侍曹节、王甫,诏书(21)喻旨(22),邕不敢怀道迷国(23),而切言极对(24),毁剌(25)贵臣,讥呵竖宦(26)。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27),群邪竞欲咀嚼(28),造作飞条(29)。陛下回(30)受诽谤,致邕刑罪,室家徙放(31),老幼流离(32),岂不负忠臣哉!今群臣皆以邕为戒(33),上畏不测之难,下惧剑客(34)之害,臣知朝廷不复得闻忠言矣。夫立言无显过(35)之咎(36),明镜无见玼(37)之尤(38)。如恶(39)立言以记过(40),则不当学也;不欲明镜之见玼,则不当照也。愿陛下详思(41)臣言,不以记过见玼为责(42)。”
1703057920
1703057921 【注释】(1)化:改变人心风俗,教化,教育。(2)靡草:谓草木顺风而倒。(3)纵欲之獘:纵欲,谓放纵私欲,不加克制。獘,通“弊”,害处、弊病。(4)甘:美味,美味的食物。(5)帛:古代丝织物的通称。(6)师旷:名旷,字子野,晋国著名音乐家。(7)晋平公:姬姓,晋氏,名彪。(8)梁柱:屋梁和柱。(9)绣: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刺成花、鸟、图案等。此处指精美的织品。(10)褐衣:粗布衣服,为古代贫贱者所穿。(11)弃酒:剩酒。(12)士:成年男子的通称。(13)厩马:此处指马棚中间养的马。(14)秣粟:秣,喂养。粟,谷物名,北方通称“谷子”。(15)饥色:饥饿的面色。(16)畅:通畅,通达。(17)议郎:官名,郎官的一种,职为顾问应对。(18)蔡邕: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19)对问: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20)金商门:汉东京洛阳西门名。(21)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22)喻旨:亦作“喻指”。知晓旨意,喻示旨意。(23)怀道迷国:怀道,胸怀治道。“迷邦”,指不肯从政,隐居不仕。(24)切言极对:切言,犹直言。极对,尽力对答。(25)毁剌:即毁刺。斥责讽刺。(26)讥呵竖宦:讥呵,亦作“讥诃”,讥责非难。竖宦,指宦官。(27)宣露:泄露,透露。(28)咀嚼:咬嚼,嚼食。引申指诅咒、指摘。(29)造作飞条:造作,伪造。飞条,犹匿名信。李贤注:“飞条,飞书也。”(30)回:掉转,反过来。(31)室家徙放:室家,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徙放,流放。(32)流离:流转离散。(33)戒:鉴戒。(34)剑客:特指刺客。(35)显过:显露过错。(36)咎:罪过,过失。(37)见玼:显露瑕疵。见,同“现”,显现、显露。玼,玉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毛病。(38)尤:过失,罪愆。(39)恶:讨厌,憎恨。(40)记过:记录过失。(41)详思:详细思考。(42)责:谴责,责备。
1703057922
1703057923 【译文】“在上位者对下边的影响,正像风能把草吹倒一样。现今在上位者不去奢从俭,在下者有放纵欲望的弊端,以至于让饲养的禽兽吃掉了老百姓口中的美食,土木建筑穿去了老百姓的衣帛。从前师旷曾劝谏晋平公说:‘宫中雕梁画柱披挂锦绣,而人民却连粗布衣服都没有;池中有丢弃的美酒,而士人却都因干渴而死去;用粮食喂养马匹,而百姓们却都面带饥色;身边近臣不敢直谏,远方臣子不能畅言。’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啊。我又听说陛下以前召唤议郎蔡邕在金商门回答问题,而让中常侍曹节、王甫等用诏书宣喻圣旨。蔡邕心怀治国之道不敢不为国效力,便直言对答,讽刺权贵,斥责宦官。陛下却不为他保守秘密,以致泄漏了出来,那些奸臣们开始竞相诅咒,并伪造匿名信诬陷蔡邕,陛下反而听信他们的诽谤,致使蔡邕遭受刑罚,全家被流放,老幼离散,这难道不是辜负了忠臣吗!今天群臣都以蔡邕的下场为鉴戒,在上怕受到难以预料的灾难,在下怕有刺客来行刺,臣知道朝廷不会再听到忠言了。发表言论不该因揭露过错而被责处,明镜不该因照出污点而被怨尤。如果讨厌直言会记录过失,那就不该学习了。如果不想被镜子照出污点,就不该去照。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臣说的话,不因为揭露过错和反映污点而责备臣。”
1703057924
1703057925 【原文】张让(1),颍川人;赵忠(2),安平人也。少时给事省中(3)。灵帝(4)时(时作皆),让、忠并迁中常侍,封列侯(5),与曹节、王甫等,相(6)为表里(7)。节(8)死后,忠领大长秋(9)。让有监奴(10)典任(11)家事,交通货赂(12),威形喧赫(13)。扶风(14)人孟他(15)资产饶赡(16),与奴(17)朋结(18),倾竭馈问(19),无所遗爱(20)。奴咸德(21)之,问他曰:“君何所欲?力(22)能办(23)也。”他曰:“吾望(24)汝曹(25)为我一拜耳。”时宾客求谒(26)让者,车恒(27)数百千两,他(28)时(29)诣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苍头(30)迎拜(31)于路,遂共轝车(32)入门。宾客咸惊(33),谓他善(34)于让,皆争以珍玩(35)赂之。他分以遗(36)让,让大喜,遂以他为凉州(37)刺史。
1703057926
1703057927 【注释】(1)张让(?—公元189年):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列侯等职。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宦官赵忠等杀进。不久袁绍捕杀宦官时投河自尽。(2)赵忠:东汉灵帝时期“十常侍”之一,灵帝时信任宦官,以张让与赵忠最受重用,公然覥颜称:“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3)给事省中:给事,供职。省中,宫禁之中。(4)灵帝:刘宏(公元181年—公元234年),东汉章帝的玄孙,继桓帝立。在位时宠信宦官,戮杀忠臣,朝政日益凋败,终于在中平年初,引起黄巾起义,使东汉走向衰乱的局面。在位二十二年崩。(5)列侯: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级,彻侯位最高。汉承秦制,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或称“列侯”。(6)相:交互,互相,共同。(7)表里:表面和内部,内外。(8)节:曹节。(9)领大长秋:领,汉代以后,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谓之“领”。也称“录”。大长秋,官名,汉置,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10)监奴:为权贵豪门监管家务的奴仆头子。(11)典任:掌管,主持,任职。(12)交通货赂:交通,交往、往来。货赂,犹贿赂。(13)威形喧赫:威形,令人生畏的声势。喧赫,犹显赫。(14)扶风:古郡名。旧为三辅之地,多豪迈之士。(15)孟他:又作“孟佗”,字伯郎,东汉扶风郡人,凉州刺史,新城太守孟达之父。(16)饶赡:富足。(17)奴:家奴。(18)朋结:结党,结交。(19)倾竭馈问:倾竭,倒尽。指消耗干净或全部拿出。馈问,馈赠。(20)遗爱:爱未遍及,偏爱。(21)德:感恩,感激。(22)力:能力。(23)能办:能够办到。(24)望:希望。(25)汝曹:你们。(26)求谒:求,请求、乞求。谒,晋见、拜见。(27)恒:副词。经常,常常。(28)他:孟他。(29)时:当时,那时。(30)苍头:指奴仆。(31)迎拜:迎见礼拜。(32)轝车:亦作“舆车”。小车。(33)惊:惊奇。(34)善:交好,亲善。(35)珍玩:亦作“珍翫”。珍贵的玩赏物。(36)遗:给予,馈赠。(37)凉州:古地名,即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史有“四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素有“银武威”之称。
1703057928
1703057929 【译文】张让,颍川郡人。赵忠,安平郡人。二人年少时都在宫中供职。灵帝时,他们两人一起迁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与曹节、王甫等人内呼外应。曹节死后,赵忠兼任大长秋。张让有一个监奴,主管家事,行贿受贿,威风显赫。扶风郡有个叫孟他的人,资产丰厚,和监奴结党。孟他倾其家产,全都馈赠给监奴,自己一点不留。监奴十分感激他,问他说:“您想要什么?我们都可以办到。”他说:“我希望你们能带我拜见张让。”当时宾客们请求拜见张让的人,列队等候的车子经常多达百千辆。孟他这时候也去拜谒张让,因为来得晚了挡在后面,不能进门,张让的监奴就率领众仆人在路边迎拜,并与孟他一起乘小车进门。众宾客都很惊奇,认为孟他与张让的关系很好,都争着用珍玩向他行赂。孟他都分送给张让,张让非常高兴,于是就让孟他做了凉州刺史。
[ 上一页 ]  [ :1.703057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