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59064
1703059065
【注释】(1)臻:到。(2)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揖,拱手行礼。(3)虚己:犹虚心。(4)天位于乘奔:天位,天子之位,帝位。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5)虎尾:比喻危险的境地。《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孔传:“虎尾畏噬,春冰畏陷,危惧之甚。”(6)黜善士以逆谏臣:黜,贬降,罢退。善士,有德之士。逆,排斥,拒绝。谏臣,直言规劝之臣。(7)眩耀:迷惑,迷乱。(8)沉沦近习之言:沉沦,耽悦,沉溺。近习,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9)常侍王蕃:即散骑中常侍王蕃。(10)忠恪在公:忠恪,忠诚恭谨。在公,谓办理公事。(11)酲:音成,病酒,酒醉后神志不清。(12)大戮:谓杀而陈尸示众。(13)鸿胪葛奚:鸿胪,官署名,亦指该官署官员。《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葛奚,生平不详。(14)昏醉:酒醉以后神志不清。(15)三爵:三杯酒。爵,雀形酒杯。(16)猥发雷霆:猥发,猛烈发作。雷霆,对帝王或尊者的暴怒的敬称。(17)醇酒:卢弼注引官本《考证》曰:“醇疑作酖。”酖酒,毒酒。(18)殒命:死亡,丧身。(19)悼心:伤心,痛心。(20)失图:失去主意。(21)保光洪绪: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洪绪,世代相传的大业,多指帝业。(22)熙隆道化:熙隆,兴盛。道化,道德风化。(23)趋走:谓奔走服役。(24)仆隶:奴仆。(25)锱铢: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26)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狗。比喻受驱使而奔走效劳的人。(27)假其威柄:假,授予,给予。威柄,威权,权力。(28)恃宠放姿:依仗宠爱。放姿,《三国志》原文作“放恣”,指放纵。(29)自擅威福:自擅,自作主张。威福,原指统治者的赏罚之权,后多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30)天机:国家的机要事宜。(31)逆节:逆,违背。节,节气时令。(32)中夏殒雹:中夏,夏季之中,指农历五月,后亦指盛夏。殒,通“陨”,坠落。雹,冰雹。(33)陵:超越,越过。(34)书传:著作,典籍。(35)行事:往事;成事。(36)寒栗:亦作“寒栗”,因受惊而身体颤抖。(37)高宗修已以消鼎雉之异:已,《三国志》原文作“己”。卢弼注引《史记·殷本纪》:“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武丁崩,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于是有雊鸣之雉在于鼎耳,此及怪异之事,贤臣祖己见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变异,则正其事而异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灾异的征象。(38)宋景崇德以退荧惑之变:卢弼注引《史记·宋微子世家》:“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亦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荧惑,古指火星。因隐现不定,令人迷惑,故名。”(39)诮:责备。(40)寤:通“悟”,醒悟,觉醒。(41)清澄朝位:清澄,审察;省察。朝位,官位。(42)旌叙俊乂:旌叙,表扬而录用为官。俊乂,亦作“俊艾”,才德出众的人。(43)抑夺:剥夺,强行夺取。(44)广延淹滞:广延,广泛延请。淹滞,谓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45)直辞:亦作“直词”,正直的言词。(46)祗承干指:祗承,犹祗奉(即敬奉)。干,天。指,旨意,意向。(47)大化光敷:大化,广远深入的教化。光敷,广布。(48)天人望塞:天人,天和人。望,希望,期待。塞,满足。
1703059066
1703059067
【译文】“臣听说振兴国家的君主喜欢听到自己的过失,荒淫昏乱的君主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喜欢听到自己过失的君主,过失会一天天减少而福分就会到来;喜欢听到对自己赞美的君主,赞誉会一天天减损而灾祸就会降临。所以古代的君主,拱手行礼谦恭敬让来招纳贤才,虚心屈己以求听到自己的过失,把身处天子之位喻为乘坐飞奔的快马,用像踩着老虎尾巴一样的比喻来警诫自己。至于陛下,却是加重刑法来禁绝正直的言辞,用贬退有德之士来拒绝进谏之臣,看不清诋毁赞誉的真相,沉溺于亲信宠臣的颂扬声中。过去的散骑中常侍王蕃,忠诚恭谨一心为公,才能足以胜任辅政大臣,而陛下却在他酒醉不醒时将其斩首。近来大鸿胪葛奚,是先帝的老臣,偶尔冒犯了陛下,那不过是酒醉后说的糊涂话,喝过三杯酒以后,礼仪上是没有忌讳的。但是陛下却大发雷霆,认为他轻狂傲慢,让他喝下毒酒,使他中毒身亡。从这以后,全国之人感到伤心,朝廷大臣心灰意冷,出仕的人以隐退为幸运,在朝为官者以到外地任职为福分,这确实不是用来保持、发扬先帝的基业,振兴道德教化的办法啊!再者何定本是奔走跑腿的小人,地位在奴仆之下,自身没有丝毫的德行,连鹰犬般的才能都没有。而陛下却喜欢他的阿谀谄媚,并授于他威权,使他得以依仗宠爱而放纵妄为,擅自作威作福,竟敢张口改变国家的决议,手中操纵着国家的机要,对上减损了陛下的日月之明,对下堵塞了君子的晋升之路。臣私下观察天象的变化,近年以来,阴阳错乱,四季气候的变化与时令相违背,上有日蚀、下有地震,仲夏五月竟天降冰雹。参考古代典籍的记载,这都是阴气胜过阳气,小人玩弄权势所造成的。臣曾经阅读典籍,用以往发生的事来验证(典籍中的记载),发现这些都是吉凶灾变的征兆,真可以说令人惊恐战栗。从前,殷高宗修养德行,以此消除了鼎雉所预示的灾祸;宋景公崇尚道德,以此消除了荧惑守心的灾异。希望陛下对上能畏惧皇天的警告责备,向下能追循前面两位君主消灾去祸的方法;远看前代任用贤才的功德,近悟现今错授官职的过失;整肃朝纲,表扬录用贤能之人;放逐斥退奸邪的小人,剥夺奸佞的势力;广泛招纳久被埋没的贤才,容纳接受正直的言辞,敬承天意,恭敬的奉守先帝的基业,那么深远的教化就会遍布天下,上天和人民就不再会有怨恨了。”
1703059068
1703059069
【原文】“传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伤作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1)。’陛下昔韬(2)神光,潜德东夏(3),以望哲茂姿(4),龙飞应天(5),四海延颈(6),八方拭目(7),以成康(8)之化,必隆于旦夕(9)也。自文兴(10)(文兴作登位)已来,法禁转苛(11),赋调(12)益繁。在所长吏,迫畏罪负(13),严法峻刑,蹙(14)(蹙作苦)民求办。是以人力不堪(15),家户(16)离散,呼嗟(17)之声,感伤和气。又江边戍兵(18),宜时优育(19),以待有事,而征发(20)赋调,烟至云集,衣不全短褐(21),食不赡(22)朝夕,出当锋镝(23)之难,入抱无聊之慼(24),是以父子相弃,叛者成行。愿陛下宽赋除烦,省诸不急(25)。夫民者国之本也,食者民之命也。今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26),而后宫坐食(27)万有余人,内有离旷(28)之怨,外有损耗之费,使库廪(29)空于无用,士民饥于糟糠(30)。
1703059070
1703059071
【注释】(1)国之兴也,视民如伤;其亡也,以民为草芥:语出《左传·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视民如伤,《三国志》原文作“视民如赤子”。草芥,亦作“草介”。草和芥,常用以比喻轻贱。(2)韬:掩藏,敛藏。(3)东夏:古代泛指中国东部。(4)望哲茂姿:望哲,《三国志》原文作“圣哲”,指超人的道德才智。茂,美好。姿,指资质,才干。(5)龙飞应天:龙飞,《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遂以“龙飞”为帝王的兴起或即位。应天,顺应天命。(6)延颈:伸长头颈,引申指仰慕,渴望。(7)拭目:擦亮眼睛。形容殷切期待或注视。(8)成康:周成王与周康王的并称,史称其时天下安宁,刑措不用,故用以称至治之世。(9)旦夕:比喻短时间内。(10)文兴:《三国志》原文作“登位”。(11)苛:苛刻,狠虐,严厉。(12)赋调:赋税。调为古代税收的一种。(13)罪负:罪责;过失。(14)蹙:音促,《三国志》原文作“苦”。(15)不堪:忍受不了。(16)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17)呼嗟:呼号哀叹。(18)戍兵:戍守边疆的士兵。(19)优育:谓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20)征发:谓征集调遣人力或物资。(21)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22)不赡:不足。(23)锋镝:刀刃和箭镞,借指兵器。镝,音迪。(24)入抱无聊之慼:抱,心里存有,持守。无聊,贫穷无依。慼,忧伤。(25)不急:不切需要。(26)经月之畜:经月,整月。畜,积蓄,积储。(27)坐食:谓不劳而食。(28)离旷:丈夫离家,妇人独处。(29)库廪:库,泛指贮物的屋舍。廪,粮仓。(30)糟糠:酒滓、谷皮等粗劣食物,贫者以之充饥。
1703059072
1703059073
【译文】“《左传》上说:‘国家兴盛的时候,国君把人民当作婴儿一样爱护;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国君把人民当作草芥一样轻视。’陛下之前敛藏起神圣的光彩,在东部潜修德行,凭借超人的才智和美好的资质,像神龙腾飞一般顺应天意即位为帝,四海百姓都延颈仰慕,八方民众也拭目以待,以为周成王、周康王时的清明教化,必定会在短时间内兴盛于世。但是自陛下即位以来,刑法和禁令变得更加严苛,赋税日益繁重。各地的地方官员,迫于害怕自己承担罪责,于是动用严刑峻法,不惜陷民众于痛苦,也要责求其照样执行。因此,民力难以承受,家家户户妻离子散,悲呼哀叹的声音,扰乱了阴阳调和之气。另外在长江沿岸的守边士兵,应该时常给予优厚的待遇,以防备有战事时(能为国效力)。可现今征调赋税,多得像烟云一样密集,使他们连粗布短衣都穿不周全,吃的则是有上顿没下顿,出战时要遭受敌人刀箭的危难,回营后则怀有贫穷无依的忧伤。因此父子之间相互离弃,叛逃的人成群结队。希望陛下宽减赋税,除去繁杂的征收,减省各种不急之务。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而食物是人民的生命。现今国家没有一年的储备,家庭没有一月的积蓄,然而后宫中不劳而食者却有一万多人。内有家庭离散的愁怨,外有损失消耗的费用;使得国库粮仓空荡无用,以至于士兵百姓却连酒糟、糠皮之类的粗劣食物都不足裹腹。”
1703059074
1703059075
【原文】“又,北敌注目(1),伺(2) 国盛衰,陛下不恃(3) 己之威德,而怙(4)敌之不来,忽四海之困穷,而轻虏之不(旧无不字。补之)为难(5),诚非长策(策作筭)庙胜(6)之要也。昔大皇帝创基南夏(7),割据江山,虽承天赞(8),实由人力,余庆遗祚(9),至于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10),以光前烈(11),何可忽显祖之功勤(12),轻难得之大业哉?臣闻‘否泰(13)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14)可航也。昔秦建皇帝之号,据殽函之阻(15),德化不修(16),法政苛酷,毒流生民(17),忠臣杜口(18),是以一夫大呼(19),社稷倾覆。近刘氏据三关之崄(20),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21),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22),君臣繋颈(23),共为羁仆(24)。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25)也。愿陛下远考(26)前事,近鉴(27)世变,丰基强本(28),割情(29)从道,则成康之治兴,而圣祖之祚(30)隆矣。”
1703059076
1703059077
【注释】(1)北敌注目:北敌,北方的敌人,指晋国。注目,注视,集中目光看,引申为注意。(2)伺:窥伺,观察。(3)恃:依赖,凭借。(4)怙:依赖,凭恃。(5)轻虏之不为难:轻,轻视,鄙视。虏,敌人。为难,发难,起事。(6)庙胜:指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7)南夏:泛指我国的南部。(8)天赞:犹天佑,上天赞助。(9)余庆遗祚:余庆,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遗祚,犹余福。(10)德器: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11)前烈:前人的功业。(12)显祖之功勤:显祖,旧时对祖先的美称。功勤,犹功劳。(13)否泰:《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否,音匹。(14)一苇:《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孔颖达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15)据殽函之阻:据,占有,占据。殽函,殽山和函谷关的并称,相当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以东至河南省新安县一带。阻,险要,险要之地。(16)德化不修:德化,犹德教。不修不修明,不整治。(17)毒流生民:毒,祸患,祸害。流,传布,扩散。生民,人民。(18)杜口:闭口,谓不言。(19)一夫大呼:指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反秦。(20)刘氏据三关之崄:刘氏,蜀国之刘氏政权。三关,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俱为蜀国所有。(21)金城石室:金城,指坚固的城。石室,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22)丧没:灭亡,死亡。(23)系颈:《三国志》原文作“系颈”,把绳套在颈上,表示伏罪投降。(24)羁仆: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本指马夫,后泛指臣仆。(25)炯戒:亦作“炯诫”,明显的鉴诫或警诫。(26)考:省察,察考。(27)鉴:照察,审辨。(28)强本:加强农业;加强农业生产。(29)割情:弃绝私情。(30)圣祖之祚:圣祖,帝王的先祖。多特指开国的高祖。祚,君位,国统。
1703059078
1703059079
【译文】“另外北方的强敌正注视着我们,窥视我们国家的盛衰。陛下不依仗自己的威望与德行,却依赖于敌人不来侵犯,忽视国家的困穷,且又小看敌人,认为他们不敢发难,这实在不是长远之计和朝廷预先制定决胜策略的关键啊!从前大皇帝在南方开创基业,割据江山建立政权,虽说承蒙上天的帮助,实际上还是由于人为的努力。先帝留给子孙后代的德泽和余福,现在传到了陛下,陛下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与才识,来光大前人的功业,怎么可以忽视先祖的功劳,轻视这难得的帝王大业呢?臣听说世事盛衰无常,吉凶取决于各人的作为。长江的天险不能长久地依赖,如果我们不去守卫,那么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江来。从前秦王创建皇帝的尊号,拥有崤山、函谷关的险阻,却不修明德教,法律政令苛刻严酷,祸害波及百姓,忠臣只能闭口不言。因此陈胜一人高声大呼,秦朝很快便覆灭了。最近,蜀国的刘氏据有阳平、江关、白水三处险关,守卫着重重高山筑就的坚固防线,可以说是铁铸的城墙、石砌的房室,足以保全万世的基业。然而因任授官职不用贤才,结果一时间国家就遭到灭亡,君臣的脖子上被套上绳索,一起成为他人的奴仆,这是当代明显的借鉴,眼前鲜明的警诫啊!希望陛下远察前代的史事,近则借鉴当今世事的变化,巩固扩大基础,加强农业生产,弃绝私情,遵从道义,那么像周朝成王、康王之时的清明政治就会兴起,先帝传下来的国统就会隆盛了。”
1703059080
1703059081
【原文】书奏,晧深恨之。邵奉公贞正(1),亲近所惮。乃共谮(2)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3)。玄见送南州(4),邵原(5)复职(6)。后邵中恶风(7),口不能言,去职数月。晧疑其托疾(8),掠考千所(9),卒无一言,竟杀之,家属徙临海(10),并下诏,诛玄子孙。
1703059082
1703059083
【注释】(1)贞正:坚贞端方。(2)谮:谗毁,诬陷。(3)诘责:责问。(4)南州:指广州,事见前传。卢弼注:“广州在南,故曰南州。”(5)原:宽恕,原谅。(6)复职:恢复原职。(7)风:中医学谓人体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为阳邪,外感风邪常致风寒、风热、风湿等症,亦指急症,如中风、痛风等。(8)托疾:托病(借口生病)。(9)掠考千所:掠考,亦作“掠拷”,笞击拷问。考,通“拷”。所,不定数词,表示大概的数目。(10)竟杀之家,属徙临海:《三国志》原文作“竟见杀害,家属徙临海”。临海,即临海郡,三国吴置。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属扬州,郡治在章安(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今浙江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全部及闽北一部。
1703059084
1703059085
【译文】奏疏呈上后,孙晧非常憎恨他。贺邵为人奉公守法,坚贞正直,孙晧的亲信宠臣们都畏惧他,于是就共同诬陷贺邵与楼玄诽谤国政,两人因此都受到了责问。楼玄被流放到了广州,贺邵得到赦免官复原职。后来贺邵患了中风,口不能说话,离职几个月,孙晧怀疑他是假托生病,(将其逮捕)拷打了上千次,贺邵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最终被杀害,家属也被流放到临海郡。与此同时,孙晧又下诏诛杀楼玄的子孙。
1703059086
1703059087
【原文】韦曜(1),字弘嗣,吴郡人也。迁太子中庶子(2)。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奕(3),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其辞曰:“盖闻君子耻当年(4)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5),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6)。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7),而惧名称(8)之不建也,故勉精厉操(9),不遑宁息(10)。且以西伯(11)之圣、姬公(12)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13),故能隆王道,垂名亿载(14),况在臣庶(15),而可以已乎?历观(16)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积累殊异(17)之迹,劳身苦体,契阔(18)勤思,平居不惰其业,穷困不易其素(19)。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20),而黄霸受道于囹圄(21),终有崇显(22)之福,以成不朽之名。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23),岂有游惰(24)哉。
1703059088
1703059089
【注释】(1)韦曜:本名昭,史为晋讳改为曜(或说韦昭本有别名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生于汉献帝建安九年,卒于五凤二年,年七十岁。(《中国文学者生卒考》作生于建安六、七年间。此据华覈救昭疏“年已七十,余岁无几”一语确定)少好学,能属文。除西安令,迁太子中庶子。尝承令作《博弈论》,(见《三国吴志》本传及《文选》)为时所称。孙亮时,为太史令,与华覈、薛莹等同撰《吴书》。孙休时,为中书郎博士祭酒,校定群书。孙晧即位,昭屡忤其意,卒下狱杀之。昭会注《孝经》《论语》及《国语》,著《洞记》《官职训》《辩释名》等。(2)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3)博奕:局戏和围棋。(4)当年: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5)疾没世而名不称: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疾,厌恶,憎恨。没世,死。称,著称,闻名。(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语出《论语·泰伯》:“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谓:求学如同追人,常有追不及之感;勤学有得,必须温习,犹如得到一物恐怕遗失。(7)悼年齿之流迈:悼,伤感,哀伤。年齿,年龄。流迈,犹流逝。(8)名称:名声。(9)勉精厉操:勉精,精勤奋勉。厉操,砥砺节操。(10)不遑宁息:不遑,无暇,没有闲暇。宁息,安定休息。(11)西伯: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朝末年为西伯侯。(12)姬公:指周公,姬姓,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13)日昃待旦之劳:《尚书·周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日昃: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形容勤于政事。待旦,即坐以待旦,坐着等待天明,表示勤谨。(14)垂名亿载:垂名,谓留传声名。亿载,亿年。(15)臣庶:犹臣民。(16)历观:逐一地看。(17)殊异:奇异,不寻常。(18)契阔:勤苦,劳苦。(19)素:指平素的行为、修养及志向、愿望。(20)卜式立志于耕牧:卜式,西汉大臣,洛阳(今属河南)人。详见附录一。(21)黄霸受道于囹圄:黄霸(公元前130年—公元前51年),西汉著名大臣,字次公,西汉淮阳阳夏人。少学律令,武帝末,补侍郎谒者。宣帝时,为颍川太守,政绩卓著,朝廷下诏称赞。后拜御史大夫,公元前55年,代丙吉为相,封建成侯,总揽朝纲社稷。甘露三年卒,享年八十一岁。囹圄,监狱。(详见附录二)。(22)崇显:尊贵显要。(23)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时的贤臣,后因用以代称贤臣。夙夜,朝夕,日夜。《毛诗·大雅·荡之什·烝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吴汉(?—公元44年),字子颜,汉族,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光武帝时名将。公门,官署,衙门。卢弼注引李善注:“《东观汉记》曰: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邓禹及诸将多荐举者,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24)游惰:亦作“游堕”,游荡懒惰。
1703059090
1703059091
【译文】“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人,升任太子中庶子。当时蔡颖也在太子宫中任职,生性喜欢局戏和围棋。太子孙和认为下棋没有益处,命韦曜论证此事。韦曜的文章说:“听说君子以年富力强而功业未能建立为羞耻,痛恨人在将死之时名声还未能显扬。所以(孔子)说:‘做学问如同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追不上,追上之后还生怕丢掉了。’因此古代的有志之士,伤感于时光的流逝,而害怕功名不能建立,所以精勤奋勉,砥砺节操,无暇安间休息。况且凭着文王的圣明、周公的才能,仍要忙碌到日头偏西还顾不上吃午饭,勤于政事而坐等天明的辛劳,才可以使王道兴隆,美名流传亿万年,何况普通的臣民,难道可以止步不前吗?逐一地看看古今功成名就之人,都有着日积月累而不同于常人的经历,劳苦自己的身体,勤奋刻苦的思索,间居时不放松自己的学业,穷困时也不改变平素的志向。因此卜式在农耕牧羊时立下志向,黄霸在监狱中获得道学,最终得到了尊显的福分,成就了不朽的名声。往昔仲山甫日夜勤劳,而吴汉勤勉公务不离官署,他们哪里有游荡懈怠呢?”
1703059092
1703059093
【附录】
1703059094
1703059095
一、卜式:西汉大臣,洛阳(今属河南)人,是孔子的门生—子夏的七世孙,自幼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以种田和畜牧为生。父母双亡,家中只有个幼小的弟弟,等到弟弟成人后,卜式把田地房屋财产都给了弟弟,自己只带走畜羊一百多只,入山放牧,过了十多年,他的羊达到一千多只,又自己买了田地房屋。而他弟弟由于只是玩乐而坐吃山空,家产耗尽,于是卜式又屡次把家产分给弟弟,受到邻里的称赞。
1703059096
1703059097
汉武帝时,由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卜式便拿出二十万钱给河南的郡守,分给流离迁徙的百姓。武帝于是以卜式为长者,拜为中郎,以他做榜样教化百姓。最初,卜式不愿做中郎,武帝说:“我有羊群养在上林中,想要你去饲牧。”卜式才肯拜为中郎,他穿上布衣,着了草鞋去牧羊。过了一年多,羊长得很肥大且头数也多了。武帝路过,见了这群羊,很称赞卜式。卜式说:“不仅牧羊是这样,治理民众也犹如这样。按照时令放养羊,不好的羊把它去掉,不使它带坏羊群。”武帝认为卜式是奇才,就拜他为缑氏县的县令。拜为齐王太傅,后来转为齐相。
1703059098
1703059099
二、黄霸受道: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隃冬,积三岁乃出。(出自《汉书·循吏传》)
1703059100
1703059101
【原文】“而今之人,多不务经术(1),好翫(2)博奕,废事弃业(3),忘寝与食,穷日(4)尽明,继以脂烛(5)。当其临局(6)交争,雌雄(7)未决,专精锐意(8),心劳体倦,人事旷(9)而不修,宾旅(10)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11)、韶夏(12)之乐,不暇存(13)也。或至赌及衣物,徙碁(14)易行,廉耻之意弛(15),而忿戾(16)之色发。其所志不出一枰(17)之上,所务不过方罫(18)之间,胜敌无封爵(19)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技非六艺(20),用非经国(21),立身者不阶(22)其术,征选(23)者不由其道。求之于战陈(24),则非孙、吴之伦(25)也;考(26)之于道艺(27),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28),是何异(29)设木而击之、置石而投之哉!
1703059102
1703059103
【注释】(1)经术:犹经学。(2)好翫:犹爱玩。翫,音玩。(3)废事弃业:废事,旷废职务。弃业,丢弃所从之业。(4)穷日:尽一整天的时间,终日。(5)脂烛: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燃之照明,是为脂烛。(6)临局:面对棋局,指下棋。(7)雌雄:比喻胜负、强弱、高下。(8)专精锐意:专精,专心一志。锐意,谓用心专一。(9)旷:荒废。(10)宾旅:客卿;羁旅之人。(11)太牢之馔: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馔,食物,菜肴。(12)韶夏:舜乐和禹乐,亦泛指优雅的古乐。韶,虞舜时乐名。夏,禹乐名。(13)存:留意,关注。(14)碁:音其,围棋。特指棋子。(15)弛:松懈,松弛。(16)忿戾:蛮横无理,动辄发怒。(17)枰:音平,古代的博局,亦指棋盘,棋局。(18)方罫:指棋盘上的方格。罫,音拐。(19)封爵:封土授爵。(20)六艺: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1)经国:治理国家。(22)不阶:不凭借。(23)征选:征召选拔。(24)战陈:亦作“战阵”,作战的阵法。(26)孙吴之伦:孙,指孙武,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吴,指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著有《吴子》一书。伦,辈,类。(26)考:省察,察考。(27)道艺:指学问和技能。(28)补益:裨补助益。(29)何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1703059104
1703059105
【译文】“现今之人,大多不致力于研究经典学术,而好玩局戏、围棋,荒废了事业,却废寝忘食,从日出玩到日落,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当人们面对棋局而相互争夺,胜负未分之时,就会专注一心,聚精会神,使心神劳累,身体疲倦。应该做的事却不去办理,宾客来了则搁置一旁不去接待,即使有太牢一般的佳肴,韶、夏之类的雅乐,他们也没有空闲去注意。甚至有人用衣服财物作赌注,或偷移棋子,或落子后又另改走法,廉耻的思想松懈了,而蛮横愤怒的表情却出现了。他们的志向不超出一个棋盘的范围,所追求的只不过是棋盘方格间的得失。战胜对手没有封土授爵的赏赐,获得棋盘上的地盘也没有兼并土地的事实,这种技艺并非属于六艺之内,其作用又不能用来治理国家。立身处世的人凭借的不是这种技艺,被征召任用的人不是通过(博弈)这种途径。探求作战的阵法,是不与孙武、吴起的兵法相同的;考察其中的学问技能,与孔子所传授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下棋致力于巧变诡诈,就不是忠诚信义的事;以攻劫杀戮为名,就不是仁者的心意。这样白白浪费时光、荒废正业,最终却无所补益。这与立一根木板去敲一敲,放一些石子去摆一摆,又有什么不同呢?”
1703059106
1703059107
【原文】“且君子之居室(1)也,勤身以致养(2),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3),临事且犹旰食(4),而何博奕之足耽(5)乎?夫然,故孝友(6)之行立,贞纯(7)之名彰也。方今大吴受命(8),海内未平,圣朝乾乾(9),务在得人(10)。勇略(11)之士则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12)之署(13)。百行兼苞(14),文武并骛(15),博选良才,旌简髦俊(16),设程试(17)之科,垂金爵(18)之赏,诚千载之嘉会(19),百世之良遇也。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20),爱功惜力,以佐明时(21),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22),乃君子之上务(23),当今之先急也。夫一木之枰,孰与(24)方国(25)之封?枯碁三百,孰与万人之将?衮龙之服(26),金石(27)之乐,足以兼棊局而贸(28)博奕矣。设令世士移博奕之力,而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29)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有良、平(30)之思也;用之于资货(31)(货下有是字),有猗顿(32)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鄙贱(33)远矣。”
1703059108
1703059109
【注释】(1)居室:居家过日子。(2)勤身以致养:勤身,劳苦其身,谓努力于职事以致身体劳苦。致养,奉养亲老。(3)竭命以纳忠:竭命,尽忠授命。纳忠,献纳忠心,效忠。(4)临事且犹旰食:临事,特指治理政事。且犹,亦作“且由”,尚且。旰食,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5)耽:玩乐,沉湎。(6)孝友: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7)贞纯:守正纯洁。(8)受命: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9)圣朝乾乾:圣朝,封建时代尊称本朝,亦做为皇帝的代称。乾乾,自强不息貌。(10)得人:谓得到德才兼备的人。(11)勇略:勇敢和谋略。(12)龙凤:喻文章。李善注:“龙凤五彩,故以喻文。”(13)署:公署,官署,办理公务的机关。(14)苞:同“包”,包容,包含。(15)并骛:并驰。疾速行进,驰骋。(16)旌简髦俊:旌简,表彰选拔。髦俊,亦作“髦隽”,才智杰出之士。(17)程试:按规定的程式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18)金爵:谓佩金印紫绶之爵位。(19)嘉会:昌盛的际会(机遇)。(20)至道: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21)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22)勋在盟府:勋,功勋,功劳。盟府,古代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23)上务:首要任务;头等大事。(24)孰与: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25)方国:指四方州郡。(26)衮龙之服:即衮龙袍,古代皇帝的朝服。上有龙纹,故称。(27)金石:指钟磬一类乐器。(28)贸:变换,改变。(29)颜闵:孔子弟子颜回和闵损的并称。(30)良平:汉张良、陈平的并称,二人皆为刘邦谋臣。后世常用于比喻足智多谋之人。(31)资货:钱财货物。(32)猗顿:战国时大富商,后以“猗顿”为富户的通称。(33)鄙贱:卑微下贱。
1703059110
1703059111
【译文】“况且君子居家时当劳苦身体来奉养父母,在朝廷时应尽心效命奉献忠诚,治理政事时尚且忙得顾不上吃饭,哪里会沉溺在下棋中呢?正因为这样,所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才会树立,守正纯洁的名声才会彰显。如今大吴承受天命,海内尚未平定,皇上自强不息,一心招纳德才兼备的人才。勇敢有谋者则授于熊虎般的武将之职,学识渊博者则安置在文职官署,具有各种优良品行的人才一律包容,文臣武将齐头并进;广泛的选拔良才,表彰选用才智杰出的人;设立按规程考试的科目,赐予佩金印紫绶爵位的奖赏。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昌盛之世,百代不遇的大好机缘啊!当代的士人,应当努力思考至善至美的道德,热爱事业,珍惜精力,以辅佐圣明的朝廷,使自己的名字载于史册,功劳记入盟府,这才是君子最重要的任务,当今最急迫的大事。一块木制的盘棋怎能与郡国的分封相比?摆弄三百颗枯木做的棋子怎能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相比?身穿绣有龙形图案的礼服,耳听钟磬演奏的音乐,足以包容棋局的乐趣而取代下棋了。假如世人转移下棋的精力用在学习诗书上,就会有颜回、闵损那样的志向;用在智谋上,就会有张良、陈平那样的谋略;用在经营货物上,就会有猗顿那样的财富;用在射箭御马上,就会有将帅应具备的本领。如果能够这样,那么功名就可以建立,而卑贱就可以远离了。”
1703059112
1703059113
【原文】孙晧即位,为侍中(1),常领左国史(2)。时在所承指(3),数言瑞应(4)。晧以问曜,曜答日(5):“此人家筐箧中物耳(6)。”又,晧欲为父和作纪(7),曜执(8)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9)。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曜益忧惧,自陈衰老求去,晧终不听(10)。皓每飨宴(11),无不竟日(12),坐席无能否,率(13)以七升(14)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二作三)升,初见礼(15)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菜茗(16)(菜茗作茶荈)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逼强(17),辄(18)以为罪。又于酒后使侍臣难折(19)公卿,以嘲弄侵刻(20)、发摘私短(21)以为欢,时有愆过(22),或误犯晧讳(23),辄见收缚(24),至于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故但示难问,经义言论而已(25)。晧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嫌忿,收曜付狱(26)。华覈连上疏救曜,晧不许,遂诛曜也。
[
上一页 ]
[ :1.7030590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