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61214e+09
1703061214
1703061215 【原文】善建(1)者不拔(2)。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道于身,爱气养神。其德如是,乃为真人。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其德如是,乃有余庆。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政平无私。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
1703061216
1703061217 【注释】(1)建:立。(2)拔:拔起,拔出。
1703061218
1703061219 【译文】善于以道立身立国者,就会坚不可摧(建,立的意思。善于以大道修身立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谁也不能动摇它)。以道修身,就能亲身体悟到“德”的真谛,一生受用无穷(于自身修道,就会懂得珍护元气,葆养正气,涵养精神。德行能够像这样,就可以称为真人了);以道齐家,“德”的余庆将会佑及子孙后代(于家修道,可以令做父亲的慈爱,做儿女的孝顺,做兄长的友爱,做弟弟的顺从,做丈夫的诚信,做妻子的忠贞。德行能够像这样,不仅全家受益,还能荫及子孙后代);以道兴乡,就能使民俗淳厚,德风长久(于乡里修道,尊敬长者老人,爱护养育婴幼儿童。德行能够像这样,则恩惠就能无所不及);以道治国,就能德运隆盛,国泰民安(于国修道,那么君主就会讲信用,臣子就会忠心,政治公平没有偏私。德行能够像这样,就可称得上隆盛了);以道行于天下,就能使圣贤的德教得到普遍的弘扬(君主用大道治理天下,不颁布政令就能实行教化,不需要通过言教天下就能得到治理,百姓臣子效法君主,如影随形,如响随身,不会有丝毫差误。德行能够像这样,就能真正显现出它广大无际的影响了)。
1703061220
1703061221 【原文】天下多忌讳(1),而民弥贫。天下,谓人主也。忌讳者,防禁也。令烦则奸生,禁多则下诈。相殆,故贫也。民多利器(2),国家滋(3)昏。利器者,权也。民多权则视者眩于目,听者惑于耳,上下不亲,故国家昏乱也。人多伎巧(4),奇物(5)滋起(6)。人,谓人君也。多伎巧,刻画宫观,雕琢章服,下则化上,日以滋起也。法物(7)滋彰(8),盗贼多有。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我(9)无为,而民自化;无所改作,而民自化成。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不言不教,民皆自忠正也。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徭役,故皆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去华文,民则随我为质朴。
1703061222
1703061223 【注释】(1)忌讳:避忌,顾忌。(2)利器:锋利的武器。(3)滋:通“孳”。滋生,繁殖。(4)伎巧:指精美奇巧的工艺品。(5)奇物:华而不实之物。(6)起:产生,发生。(7)法物:指技艺制作之物。(8)彰:明显,显著。(9)我:指君主自己。
1703061224
1703061225 【译文】天下的禁令、忌讳越多,人民就越贫穷(天下,是指君主。忌讳,是指防备禁戒。政令烦扰奸邪就会滋生,禁令繁多臣子就会欺诈。相互危害,所以会表现出种种不足)。民间利器越多,国家越混乱(利器,指权谋。百姓崇尚谋略、计策,则看的人目眩,听的人迷惑,上下寡恩少义,所以国家政治会出现昏暗混乱的局面)。人主看重技艺机巧,奇丽奢华之物就会兴起(人,是指君主。偏好技艺机巧,宫殿雕梁画栋、礼服纹饰繁复,百姓效仿奢华的风气就一天天地滋长起来了)。珍奇物品越多越精美,盗贼反而越多(法,是指好。珍贵的器物越多越精致,那么农事就会荒废,饥饿寒冷一起到来,所以盗贼就多了起来)。君王自己无所作为,而民众自然被教化(无所改变造作,而百姓的治理教化自然而成);君王自己喜好清静,而民众自会回归于中正之道(我不以言语去教导,百姓自然就会忠诚坚贞);君王自己不滥施徭役,而民众自会富足(圣人不征徭役,所以百姓自然富有);君王自己远离欲望,而民众自会质朴(我摒弃浮华修饰,百姓就会随我追求淳朴)。
1703061226
1703061227 【原文】其政(1)闷闷(2),其政教宽大,闷闷昧昧,似若不明也。其民醇醇(3);政教宽大,故民醇醇。富厚,相亲睦也。其政察察(4),其政教急疾,言决于口,听决于耳。其民缺缺(5)。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祸兮,福之所倚(6);倚,因。夫福因祸而生,人遭祸而能悔过责己。修善行道,则祸去福来。福兮,祸之所伏(7)。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孰(8)知其极(9)?祸福更相生,无知其穷极时也。
1703061228
1703061229 【注释】(1)政:政治,政事。(2)闷闷:愚昧,浑噩。(3)醇醇:敦厚。(4)察察:苛察,烦细。(5)缺缺:疏薄诈伪貌。(6)倚:依。(7)伏:潜藏,埋伏。(8)孰:谁,哪个人或哪些人。(9)极:尽头,极限。
1703061230
1703061231 【译文】政治宽厚(其政治教化宽厚大度,不苛求细察,好像不甚明了的样子),人民就淳朴(政治教化宽厚大度,所以百姓也会淳朴,崇尚厚道,互相之间亲爱和睦);政令苛细(政治教化严苛繁复,政令出口即为决断,耳朵听到就必须执行),人民就会疏薄诈伪(百姓没有生活的依靠,所以就会变得人情淡漠又多生伪诈)。祸是福的生长之地(倚,因的意思。福因祸而生。人遭遇灾祸,若能忏悔自己的过失,修善行道,就会祸去福来),福是祸的藏身之所(灾祸潜伏藏匿在福气中,人们生在福中如果骄傲放纵,那么就会福去祸来)。谁能知道它的结果最终是什么呢(祸和福更替相互衍生,不能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穷尽)。
1703061232
1703061233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1)。鲜,鱼也。烹小鱼,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去也。以道莅(2)天下者,其鬼不神。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则鬼不敢见其精神以犯人也。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其鬼非无精神,邪不入正,不能伤自然之民也。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非鬼神不能伤害人,以圣人在位,不伤害人,故鬼不敢干也。
1703061234
1703061235 【注释】(1)小鲜:小鱼。(2)莅:治理,统治,管理。
1703061236
1703061237 【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去搅动它(鲜,是指鱼。烹饪小鱼,不敢扰动,恐怕翻烂了。治国烦扰百姓就会混乱,修身烦扰则精气就不存了)。用“道”这个原则来统治天下,人无邪僻之心,不求有妄之福,所以鬼魅之类就不能再显现其神验(以道德来治理天下,则鬼魅不敢显现他的精神来冒犯人类)。不是鬼魅不神验,而是这些鬼魅的精神已经不再对人构成伤害(并不是鬼没有精神,而是人有正念,邪气就不能侵犯正气,不能伤害自然生长的人民)。不是鬼神不能伤害于人,是因为圣人清静无为,鬼神协和而致福,所以不复伤害于人(并非是鬼神不能伤害到人,因为圣人在位,不允许伤害人民,所以鬼神不敢侵犯)。
1703061238
1703061239 【原文】道者,万物之奥(1),奥,藏也。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善人之宝也。善人以道为身宝,不敢违。不善人之所保(2),道者,不善人之所保倚也。遭患逢急,犹知自悔卑下。故为天下贵。无不覆济,恬然无为,故可为天下贵。
1703061240
1703061241 【注释】(1)奥:室内西南隅。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后泛指室内深处或隐秘处等。(2)保:保护,不让受到损害。
1703061242
1703061243 【译文】“道”是万物的归宿(奥,是指封藏。道是万物的归宿,无所不能容),既是善人的珍宝(善人把道作为立身之宝,不敢违背),也是不善人的护身符(道,是不善人可以用来保护自身的,遭受祸患和急难时,还知道自己忏悔,认为自己卑微)。所以,“道”为天下人所尊崇(无不周济到,却看上去泰然无所作为,所以可以被天下人所尊崇)。
1703061244
1703061245 【原文】为无为,无所造作。事(1)无事,除烦省事。味(2)无味(3)。深思远虑,味道意也。报怨(4)以德,修道行善,绝祸于未生也。图难于其易,欲图难事,当于易时,未及成也。为大于其细(5)。欲为大事,必作于小,祸乱从小来也。天下难事,必作(6)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处谦虚也。故能成其大。天下共归之也。夫轻诺(7)必寡信,不重言也。多易必多难,不慎患也。是以圣人犹难之,圣人动作举事,犹进退,重难之,欲塞其源也。故终无难。圣人终身无患难之事。由避害深也。
1703061246
1703061247 【注释】(1)事:侍奉,供奉。(2)味:辨别滋味,品尝。(3)无味:谓平淡无奇,不含深致。(4)报怨: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报,回报。(5)细:小。(6)作:产生,兴起。(7)轻诺:轻易许诺。
1703061248
1703061249 【译文】按无为的方针去作为(无所造作),以不扰民的原则去做事(去除烦恼,减省杂事),以恬淡的心态去体味世道(深深思考,长远考虑,体味道的真义)。以德报怨(修养大道,笃行善事,祸患的因素未发生就被消灭了)。欲做成难事,要从易做的时候就开始(想要解决难事,应当从易事开始,不要等到事情已经很难办的时候才去做);欲办成大事,要从相关的小事做起(想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导致事业失败的祸乱总是由小事造成的)。天下的难事,都是由易事演进而成的;天下的大事,都是由小事发展而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自大(以谦虚处世),所以才能成就大事(全天下的人都归顺他啊)。随便允诺别人的要求,势必很少兑现(不重视自己说出的话);经常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常常遭受困难(对于隐患不重视)。因此,圣人一直重视困难(圣人言行做事,无论进退,总是十分重视,都当作难事来办,目的是要堵塞住困难的源头),所以从没有什么办不了的难事(圣人终其一生没有灾难之事,是因为知道从根本上避免灾难)。
1703061250
1703061251 【原文】其安(1)易持(2),治身、治国,安静者易守持也。其未兆(3)易谋,情欲祸患,未有形兆时,易谋正。其脃(4)易破(5),祸乱未动于朝,情欲未见于色,如脆弱易破除也。其微易散。其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为之于未有,欲有所为,当以未有萌芽之时,塞其端也。治之于未乱。治身、治国于未乱之时,当豫闭其门也。合抱(6)之木,生于毫末(7);从小成大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卑至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近至远。为者败之,有为于事,废于自然。执者失之。执利遇患,坚持不得,推让反还。圣人无为故无败。圣人不为华文,不为利色,故无败坏也。民之从事(8),常于几(9)成而败之。从,为也。民人为事,常于其功德几成,而贪位好名,奢泰盈满,而败之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终当如始,不当懈怠。是以圣人欲不欲,圣人欲人所不欲。人欲文饰,圣人欲质朴;人欲于色,圣人欲于德。不贵难得之货;圣人不贱石而贵玉也。学不学,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复众人之所过,众人学问反,过本为末,过实为华。复之者,使反本。以辅万物之自然,教人反本实者,欲以辅万物自然之性也。而不敢为焉。圣人动作因循,不敢有所造为,恐远本。
1703061252
1703061253 【注释】(1)安:平静,稳定。(2)持:掌握,控制。(3)兆:征兆,显露征兆。(4)脃:易折断。(5)破:它本作“泮”。(6)合抱:两臂环抱,多形容树身之粗大。(7)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8)从事:参与其事。(9)几: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1703061254
1703061255 【译文】事物总是在安静的状态下才容易把握(修身、治国,安定、宁静的状态容易守住正道),在尚无征兆的时候容易导正(情欲和祸患,还没有征兆,这时容易矫正),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祸乱没扰动朝廷,情欲未因容色而起,脆弱的时候容易破除),在微小的时候容易消除(问题还没有很明显,微弱细小,容易化解)。解决问题,要在问题还没有产生的时候(要解决问题,应当在问题尚未萌芽的时候,堵塞它的端倪);治理动乱,要在动乱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修身、治国要在没有祸乱的时候,应当提前关闭祸乱之门)。合抱的大树,由幼芽长成(从小长成大);九层的高台,由筐土垒起(从低到高);千里的行程,从脚下开始(从近到远)。修身、治国不能守住清静无为的原则,一旦有了自己的主张,最终必致祸乱(对于事情采取干涉做作的态度,就废了自然之理);想刻意去掌握,反而会失去(执着于利益,就会遭遇祸患。勉强要求得不到,推让反而会回来)。所以圣人不去生事,所以就不会坏事(圣人不做虚荣浮夸的事情,不为利益美色而做事,所以没有失败和毁坏)。人们做事,常常功败垂成(从,是做的意思。人们做事,常常功业德行接近成功,但贪图权位追求名声,奢侈过度骄傲盈满,而败坏了它)。若能慎终如始,就不会将事情弄糟(终结的时候如同开始,不应当懈怠)。因此,圣人需要常人所不要的东西(圣人要别人所不想要的。别人想要文过饰非,圣人想要真实质朴;别人想要美色,圣人想要德行),不看重难得的财宝(圣人不轻视石头而看重美玉);圣人学习他人不愿学的东西(圣人学别人所不能学的东西。别人学智术伪诈,圣人学习自然大道;别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众人所犯的一切过失,在圣人这里复归于正(众人的学问相反,丢掉根本去追求枝末,丢掉朴实去追逐浮华。复归,就是使之返回根本)。圣人以此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教导人们返回根本与朴实,是想帮助人们回归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敢违背规律勉强去做(圣人举止因循大道,不敢有所造作,生怕远离了根本)。
1703061256
1703061257 【原文】古之为善道者,说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国者。非以明民(1),非以道教民明知奸巧。将以愚之(2)。将以道德教民,使质朴,不诈伪也。民之难治,以其智(3)多。以其智太多而为巧伪也。以智治国,国之贼(4);使智惠之人治国,必远道德,妄作威福,为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使智惠之人知国之政事,则民守正直,上下相亲,故为国之福也。
1703061258
1703061259 【注释】(1)明民:教民以聪明智巧。(2)愚之:指教民以笨拙、质朴之道。(3)智:计谋,策略。(4)贼:祸害。
1703061260
1703061261 【译文】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说古代善于依循大道修身和治国的人),不是用“道”来使人民聪明(并非以大道教化人民学会巧饰多奸),而是用“道”来使人民质朴(而是用道德教化人民,使人们淳朴,不欺诈行伪)。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他们心机智巧过多(因为智谋太多而做欺诈之事)。用机巧智谋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患(使用智谋之士治国,必会远离道德,妄图凭借心机谋略取胜,作威作福,是国家之贼);不以机巧智谋治国,是国家的福祉(不让智谋之人执掌国家政事,那么百姓就会谨守公平正直,上下亲和,所以是国家的福祉)。
1703061262
1703061263 【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1)王,以其善下之。江海以卑下故,众流归之,若民归就王者。是以圣人欲上人,欲在民之上也。必以言下之。法江海,处谦虚。欲先民,欲在民之前也。必以身后之。先人而后己也。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2)。圣人在民上为主,不以尊贵虐下,故民戴仰,不以为重也。处前而民不害(3)。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亲之若父母,无有欲害之者。
[ 上一页 ]  [ :1.7030612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