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66662
1703066663
【注释】(1)售:推行;施展。(2)诈:诈,欺也。
1703066664
1703066665
【译文】所以,有的臣子在小事上表现得忠实却意图实现其大的不忠,小的方面讲信却是为了实现大的不信,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会不会欺诈你呢?
1703066666
1703066667
【原文】臣有貌厉而内荏(1),色取仁而行违,可不虑之以虚(2)乎?
1703066668
1703066669
【注释】(1)荏:柔,软弱。(2)虚:虚假,不真实。
1703066670
1703066671
【译文】有的臣子表面看上去做事情雷厉风行实际上却软弱无力,表面上按照仁义道德行事实际却与仁德背道而驰,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这是虚假呢?
1703066672
1703066673
【原文】臣有害同侪(1)以专朝(2),塞下情以壅(3)上,可不虑之以嫉(4)乎?
1703066674
1703066675
【注释】(1)同侪:同伴,伙伴。(2)专朝:独揽朝政。(3)壅:《广雅》:“壅,障也。”(4)嫉:忌妒。“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嫉臣,则贤臣不留。”
1703066676
1703066677
【译文】有的臣子伙同同僚以独揽朝政,堵塞民情而蒙蔽君主的视听,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是不是忌妒贤才的嫉臣呢?
1703066678
1703066679
【原文】臣有进邪说(1)以乱是,因似然以伤贤,可不虑之以奸(2)乎,臣有因赏以恩(恩上恐有脱字),因罚以佐威,可不虑之以奸乎,臣有外显相荐,内阴相谋,事托公而实侠私,可不虑之以欺乎?
1703066680
1703066681
【注释】(1)邪说:荒谬有害的言论。《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2)奸:阴险,虚伪,狡诈。
1703066682
1703066683
【译文】有的臣子用荒谬有害的言论来惑乱事实真相,用似是而非的理由来伤害贤德之人,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是虚伪狡诈的奸臣呢?有的臣子一得到赏赐就骄傲自恃,有点权力就惩罚别人而助长自己的淫威,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是阴险的奸臣呢?有的臣子表面上互相推介,实际上勾心斗角,做事情假公济私,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这是在欺骗呢?
1703066684
1703066685
【原文】臣有事左右以求进,托重臣(1)以自结(2),可不虑之以伪乎?臣有和同以取谐,苟合以求荐,可不虑之以祸乎?
1703066686
1703066687
【注释】(1)重臣:犹权臣。(2)自结:主动攀附、缔交。
1703066688
1703066689
【译文】有的臣子奉承君主身边的人以求得晋升,主动攀附权臣而寻求重用,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是虚伪呢?有的臣子假装和他人意见相近以求表面的和谐,苟且附和他人以谋求得到举荐,怎么能够不考虑这是祸害呢?
1703066690
1703066691
【原文】臣有悦君意以求亲,悦主言以取容,可不虑之以佞(1)乎?此九虑者,所以防恶也。
1703066692
1703066693
【注释】(1)佞:巧言谄媚。
1703066694
1703066695
【译文】有的臣子迎合君主的心意以求得亲近,说使君主高兴的话以求得君主的宽容,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是巧言谄媚呢?这九个方面的考虑,目的在于防止罪恶的发生。
1703066696
1703066697
【原文】臣有辞拙而意工,言逆而事顺,可不恕之以直乎?臣有朴拙而辞讷(1),外疏而内敏,可不恕之以质乎。
1703066698
1703066699
【注释】(1)朴拙而辞讷:朴,淳朴;朴实。辞讷,语言迟钝。
1703066700
1703066701
【译文】有的臣子不善于表达但是却很有主意,说起话来让人很反感但是他的意见却能够有利于事情的发展,怎么能够不体谅他的一番直心呢?有的臣子朴实憨厚讲话言语迟钝,外表十分平常头脑却十分聪慧,怎么能够不体谅他的质朴呢?
1703066702
1703066703
【原文】臣有犯难(1)以为士(士疑当作上或主),离谤以为国,可不恕之以忠乎?臣有守正(2)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可不恕之以公乎?
1703066704
1703066705
【注释】(1)犯难:犹冒险。(2)守正:恪守正道。
1703066706
1703066707
【译文】有的臣子喜欢冒险,越有困难越有兴趣去干,为了国家,可以忍受一切诽谤,怎么能够不体谅他的忠诚呢?有的臣子因为恪守正道而违背了众人的意愿,执法严明而不顾及个人感情,怎么能够不体谅他的一番公心呢?
1703066708
1703066709
【原文】臣有不曲己以求合,不耦世(1)以取容,可不恕之以贞乎?
1703066710
1703066711
【注释】(1)耦世:适应世俗。
[
上一页 ]
[ :1.7030666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