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1796e+09
1703117960 [16] (宋)真德秀:《朝散大夫知常德府鲍公墓志铭》,《西山文集》卷四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4册,第742页。
1703117961
1703117962 [17] 《临汀志》“寺院·定光院”条,载嘉泰间汀州郡守陈瑛语。转引自谢重光《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
1703117963
1703117964 [18] (清)周贇纂修、谢维喈重修《重修九华山志序》。
1703117965
1703117966 [19]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36,第2页。
1703117967
1703117968 [20]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八,《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4页。
1703117969
1703117970 [21] (宋)欧阳修撰、林青校注《归田录》卷一,三秦出版社,2003,第1页。
1703117971
1703117972 [22] 《佛祖统纪》卷四四,《大正藏》第49册,第405页上、中。
1703117973
1703117974 [23] 《元史》卷三九《顺帝纪》,中华书局,1976,第839页。
1703117975
1703117976 [24] (清)蓝鼎元:《鹿州初集》卷一一“潮州杂记总论”引“旧志”云:“梅州有异僧为定光佛化身。”此处“旧志”虽不明为何志,亦足以说明广东定光佛信仰亦源远流长,或为俨和尚游化之影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7册,第751页。
1703117977
1703117978 [25] (清)杨谰:《临汀汇考》卷四《山鬼淫祠》。
1703117979
1703117980 [26] 王国维:《题镇海李太夫人八徽图》,《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899页。
1703117981
1703117982 [27] 北宋时,以这几个地区僧尼最多,浮滥程度最为严重。单是泉州一地,就度有僧尼万数,此外尚有未度者4000人。为此,太宗特下诏,重新规定度僧配额,以控制僧团的过度发展:“诏江南、两浙、福建僧尼,今后以见在僧数,每三百人放一人,仍依原敕比试,念读经纸合格者,方得以闻,不如此式而辄奏者,知州、通判职官并除,若干系人吏、三纲主首,本犯人决配。”(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8册《道释一》,中华书局,1957,第7876页。《佛祖统纪》卷五十一“试经度僧”条记此诏,但未录全文。《大正藏》第49册,第452页下。由此可知,当时佛教最盛的地区恰恰就是定光佛信仰发达之地。在如此浓郁的佛教氛围中,定光佛信仰成为民俗化佛教的代表,是可以理解的。
1703117983
1703117984 [28] 张勇:《傅大士研究》,巴蜀书社,2000,第305~323页。
1703117985
1703117986 [29]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中华书局,1974,第3031页。
1703117987
1703117988 [30] 参见颜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萨”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释圣严等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第123~164页。
1703117989
1703117990 [31] 据京重26号录文,《敦煌宝藏》第109册,第484~485页。参见白化文《〈首罗比丘见五百仙人并见月光童子经〉校录》,敦煌学研究会编《敦煌学》第十六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
1703117991
1703117992 [32] 准确来说应该是熙平之前。《魏书》卷一一一《刑罚志》载月光童子刘景晖案,是熙平中,冀州人王买利用当时的月光童子信仰发动的一次叛乱。按,熙平有三年,史言“熙平中”,应该是二年,即517年。则至少在此之前,已有此经流行。
1703117993
1703117994 [33] 《隋书》卷三《炀帝纪》,中华书局,1973,第74页。
1703117995
1703117996 [34]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第662页。
1703117997
1703117998 [35]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第663页。
1703117999
1703118000 [36] (宋)宋敏求等编、洪丕谟等点校《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禁断妖讹等敕”,学林出版社,1992,第539页。此敕及上文《隋书》的几条材料是研究弥勒教与中国民间宗教活动及宗教叛乱的重要资料,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并予以引用发挥。如唐长孺《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第196~207页。
1703118001
1703118002 [37] (五代)严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第8页。
1703118003
1703118004 [38] 《宋高僧传》卷十九《寒山、拾得传》,第483~485页。
1703118005
1703118006 [39] 其行迹见《宋高僧传》卷二一《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第553页。按,本传中记其偈为“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景德传灯录》卷二七载偈如正文,见《大正藏》第51册,第424页中。
1703118007
1703118008 [40] 《大正藏》第25册,第124页中。
1703118009
[ 上一页 ]  [ :1.703117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