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18521e+09
1703118521
1703118522 (一)众阿婆社条
1703118523
1703118524 《众阿婆等社条》文书1967年出土于阿斯塔那74号墓。文书原始编号是:67TAM74:1/7,1/8,1/10,1/11,是多件文书缀合的结果。这件文书,《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者命名为《唐众阿婆作斋名转帖》[10],郭锋先生予以更正,名之曰《唐众阿婆作斋社约》,宁可、郝春文先生根据敦煌社条的一般惯例,称之为《众阿婆等社条》[11]。本文同意最后这个定名。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者的说明,这个墓穴中同时出土了唐朝显庆三年(658年)的残墓志,这应该是这个墓葬的形成时间。其中的文书,有的时间标志也是显庆三年。所以这份关于结社的社条,应该是在此之前的。这是大家的共同看法。
1703118525
1703118526 这件社条,共有26名阿婆署名。现在的文书虽然残损很大,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特征。一共34行的这件文书,前27行是署名,除了第一行以外,每一行是一个人的签名,并且在签名某某阿婆之后写上了序号,从第一到第廿六。观察图版,每个签名之下有指印。然后是社条的具体内容。对于这些签名之下的序号,宁可、郝春文先生推测是“众阿婆轮流为斋主的次第”,有道理。
1703118527
1703118528 根据敦煌的经验,我们知道有一种社条是“样文”,即书写样文,但不是实际生活中所应用的实用文书。这件社条一定是实用的社条。社条内容,现在残留下来的是28行到34行的文字:
1703118529
1703118530 (缺)月别斋日共众人斋(缺)
1703118531
1703118532
1703118533
1703118534 合众婆等至五月内,各出大麦贰(缺)
1703118535
1703118536
1703118537
1703118538 至十月内,各与秋贰斗(缺)
1703118539
1703118540
1703118541
1703118542 众阿婆等中有身亡者(缺)
1703118543
1703118544
1703118545
1703118546 麦壹斗,出饼五个。众人中(缺)
1703118547
1703118548
1703118549
1703118550 在外众人食口口众人中有人(缺)
1703118551
1703118552
1703118553
1703118554 违教者,别银钱壹文入众人(缺)
1703118555
1703118556
1703118557
1703118558 这是一件实用性社条,但被埋在地下,说明在埋藏之时已经作废。社条中有规定,如果众阿婆中有人身亡,其他人要出资葬送。现在,社条本身已经作废,原因可能是另行撰写社条,原社条于是作废,也可能是结社中途解散或自然结束。总之,作为时间上的判断,虽然说“显庆三年以前”这个说法不误,但也很笼统。就这件社条文书的写作时间而言,很可能代表了这个结社运行的时间。如果运行十年,那么撰写时间应该就是648年,等等,依此类推。
1703118559
1703118560 (二)显德六年(959年)正月三日女人社社条
1703118561
1703118562 这是一篇完整的社条,先写因由和规则,然后社官、社人签名,最后是强调性的声明。原始编号S.527。显德,是五代后周世宗的年号。当时的敦煌,依然是归义军控制的地区,但在政治上遵从后周,所以使用后周年号。全文共30行,其中签名方式是每人一行,全体成员共15人。
1703118563
1703118564 1.显德六年乙未岁正月三日女人社因滋新岁初来,各发好愿,再
1703118565
1703118566
1703118567
1703118568 2.立条件。盖闻至城立社,有条有格。夫邑仪者,父母生其身,
1703118569
1703118570
[ 上一页 ]  [ :1.7031185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