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81921e+09
1703181921
1703181922 那不挣钱的闺女还没继承权哩,俺这挣工资的要是光琢磨老人撇下的旧房,不让人笑话啊!养这种闺女有嘛(什么)用?照顾(老人)是肯定的。费用咱这里的习惯就是小子管。到老人不在了,办丧事写账时,闺女多写点儿钱就行了。
1703181923
1703181924 树:女儿哪来的继承权?就说你吧(调查员),你是闺女家,将来你老人不在了,你好意思回来跟你兄弟分家产啊?你家三套房,给你一套,你好意思带着女婿来住啊?父母病了,闺女伺候,小子花钱。
1703181925
1703181926 亮:财产儿子继承。俺光管伺候,不管花钱。有他们(儿子)了,哪个也比俺混得强,哪用着俺的。别说俺没有,就是有,也不拿钱。
1703181927
1703181928 喜:女儿没有继承权。儿子分担费用。这是传统。
1703181929
1703181930 平(35岁,村里大商店主):闺女哪来的继承权?再说,当父母的把家产给闺女,自己心里也不舒服,感觉是把自己家的产业给外人了。要不老辈子时,没闺女的户家,宁肯把家产给侄子、堂兄弟,也不给自己的闺女呢!我常看(望)父母。等老人病了,当然去伺候了,花钱的事再说。费用是儿子分担。
1703181931
1703181932 立:男的继承。女的哪有资格继承?费用儿子分担。
1703181933
1703181934 生:农村老人去世,继承权是儿子儿媳的。闺女伺候,儿子拿钱。
1703181935
1703181936 自由恋爱与人“私奔”的耀:俺家情况特殊(指与父母脱离关系),就算不特殊,女孩也没有继承权。费用儿子分担。
1703181937
1703181938 凤:东西钱财都是儿子的。在老人眼里,女儿是外人,不是自家人。费用儿子分担。
1703181939
1703181940 祥: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谁家的家业舍得给外人?只有儿子才有继承权。费用由儿子分担。
1703181941
1703181942 只有那些没有男性继承人的家庭才能将财产传给女性。守的家里没男孩,她只有一个妹妹。她们姐妹俩都嫁给了本村的小伙子,所以破例可以继承家庭财产:
1703181943
1703181944 有继承权,和妹妹均分各种费用。
1703181945
1703181946 青的情况类似:
1703181947
1703181948 家里没男孩,有继承权。
1703181949
1703181950 按照婚姻法,夫妻婚后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而且配偶和子女都是家庭财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但是在后村,存在财产不仅不给女儿而且不给妻子的情况。妻妾共处的来的家庭共有三个儿子(妻两个儿子,妾一个儿子),她的丈夫打算把自己名下的三个面粉厂给一个儿子一个,不打算给妻妾留。配偶没有财产继承权,都给儿子。这种做法隐含的意义是:儿子是自家的骨血,而配偶是外人。
1703181951
1703181952 他说过,这三个面粉厂,将来按赚钱情况,分给三个小子。没偏没向,一人一个。俺和他那一个,都没资格分财产。
1703181953
1703181954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违反继承法的,因为继承法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在这里,习俗又一次压倒了法律。
1703181955
1703181956 一位19世纪的西方观察家对中国人的养老留有这样的印象:“从理论上讲,中国人对于尊敬老年人的确附加了重要意义……儿子也确实在赡养年老的父母。但就我经验所及,在履行这一义务时,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爱或尊重可言。这一责任与其说是源于真正的情感,倒不如说是源于中国的继承法,后者除了规定财产的传承外,还授予一家之主终身对其家人拥有并行使某些权力和特权。”[4]
1703181957
1703181958 这位观察者看到了中国文化中继承与赡养的互换关系。赡养则继承,不赡养则不继承,这个逻辑虽然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却是现实生活的逻辑,习俗的逻辑。既然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也就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在我们看到农村女儿和儿子继承权的不平等以及与之配套的观念习俗时,应当看到其背后的逻辑,即女儿和儿子在赡养父母的制度安排上的区别。这是婚姻制度、婚后居处制度的必然结果,不是仅仅法律条文的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
1703181959
1703181960 此外,也由于婚后居处制度的安排,农村的父母会认为女儿是别人家的人,或早晚要从家人变成外人,财产当然不能给外人,于是出现宁给侄子不给女儿的怪异想法。难怪村妇平说:“没儿子的户家,宁肯把家产给侄子、堂兄弟,也不给自己的闺女呢!”其实,从把女儿当外人的逻辑出发,财产宁给侄子不给女儿就一点也不怪异,而是很自然的想法了。
1703181961
1703181962 幸亏小家庭普遍取代了大家庭和家族,即使女儿还是普遍没有财产继承权,至少在那些没有儿子来继承财产的家庭,女儿可以行使继承权,而不必由侄子去继承了。
1703181963
1703181964 目前调查到的资料中,被调查到的93个妇女回答没有继承权,只有6人回答有。这6人中,3人父母没有生男孩,2人父母健在,1人的哥哥上完大学在城市居住。
1703181965
1703181966 按照目前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后村,女孩和父母、兄弟的关系,是“亲戚”关系,和男孩相比,绝大多数女孩没有继承权。但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实际重要性时,还有一些因素应当考虑,否则这个结论就有些武断。
1703181967
1703181968 首先,所谓“遗产”究竟是什么,有多少使用价值。
1703181969
1703181970 村里的老人绝大多数没有退休金。他们过了六七十岁,没有劳动能力了,把口粮地分给儿子种,儿子替他们种地、交税,管他们吃饭。而老人去世后,户口没了,土地也被村里收回;老人所留下的“资产”,不过是几件穿过的衣裳、几件破旧的过时的桌子、椅子,或者外加几个碗、碟、盆,值不了几个钱。在后村调查中发现,少数老人可能会留下一套老得没法住的破房,儿子们早就有了自己的宽敞住房,一般老人留下的房子就空着,没人住,时间长了就倒塌了。(农民的平房使用期限一般在二三十年,老人住了一辈子,到去世时房子基本没有使用价值了。)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三位在2006年8~9月间家里有老人去世,其中两位老人的旧房子,在老人在世时就被儿子自己花钱翻盖成了新房,老人留下的遗产是:用了一辈子的一个水缸、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几件旧衣裳、半桶食用油。另一位受访者的母亲去世前,已患老年痴呆症多年,由两个儿子轮流照顾。属于她生前置办的资产只有一只蜂窝煤炉子,其他的物品均是儿子购置的。
[ 上一页 ]  [ :1.7031819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