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993e+09
1703199300
1703199301 其他歌曲意在训斥或乞求那些摆脱家庭和传统束缚的年轻男子,提醒他们恪守规矩、孝敬父母,忠实于自己的妻子。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一位父亲讲述了一位慈母的悲伤,她的儿子十年前离开家乡,如今杳无音信。这位母亲“已经垂垂老矣,风烛残年”,那位忘恩负义的儿子或许在外“吃喝嫖赌”,完全忘记了家乡的亲人,留在家乡的妻子“膝下无子,独守闺房,每天默默垂泪”。这位父亲责令他的儿子立刻返回家乡。
1703199302
1703199303 如欲见亲须速转,
1703199304
1703199305 即刻回家莫流连。
1703199306
1703199307 倘若迟来难见面,
1703199308
1703199309 相逢只恐在幽冥。
1703199310
1703199311 异日纵然千百万,
1703199312
1703199313 空对灵前哭几声。
1703199314
1703199315 纸短情长难尽述,
1703199316
1703199317 听乎否也问心田。[46]
1703199318
1703199319 木鱼歌也为留守家乡的女性提供了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一位年轻的妻子婚后仅六个月,丈夫就移民美国,她借助一首歌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结尾又婉转地警示自己的丈夫:
1703199320
1703199321 正月摆灯人兴旺,
1703199322
1703199323 跃重男女看吓灯光。
1703199324
1703199325 话我深闺唔出街港。
1703199326
1703199327 罗帏寂寞独守空房。
1703199328
1703199329 看灯几多人快乐,
1703199330
1703199331 独我怀愁抱恨肚里捉囊。
1703199332
1703199333 左思右想难去倘,
1703199334
1703199335 泪如雨苦实悲伤。
1703199336
1703199337 等我放厚脸皮唔知愧,
1703199338
1703199339 只着带愧含羞看吓才郎。[47]
1703199340
1703199341 在类似的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铁路华工和他们留在家乡的亲友之间的紧张关系。毫无疑问,许多铁路华工既想摆脱艰苦的工作,寻求片刻的安慰和欢愉,又想保持他们对家乡深深的依恋和忠诚。
1703199342
1703199343 [1] 《穿越内华达州塞拉岭地区:第一批乘坐火车从萨克拉门托穿越西部山区的乘客》。1868年7月16日的《铁路纪事》上出现了一篇更简短的文章,第239-240页;另可参阅《加利福尼亚的华人》,《旗帜报》(伦敦),1868年9月5日。
1703199344
1703199345 [2] 亨利·劳伦斯·威尔斯,主编《内华达县历志》(伯克利:豪威尔-诺斯图书出版公司,1970年重印),第55页、61-66页、75页、103页、114页,117-120页。
1703199346
1703199347 [3] 《美国西部的伐木华工》,第109-115页;《特拉基杂事》,《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1869年7月23日;《通往普罗蒙特里峰的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第182183页;另可参阅卡尔文·米亚乌,《特拉基,1870年》,未发表的课题研究,2017年12月1日。
1703199348
1703199349 [4] 琼·费尔泽,《驱逐:被遗忘的美国排华战争》(纽约:兰登书屋,2007年版),第167-170页;《美国西部的伐木华工》,第109-128页;另可参阅迈克尔·安德鲁·戈德斯坦,《特拉基的华人社区:从和平共处到分裂瓦解,1870-1890年》(硕士论文,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1988年)。
[ 上一页 ]  [ :1.70319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