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66806
1703266807
[146] 《俞秀松致骆致襄信(1920年4月4日)》,同前,第236—237页。
1703266808
1703266809
[147] 玄庐:《学生与文化运动》,载《星期评论》1920年2月第39号。据说,《浙江新潮》第3号在杭州不能印刷,后在沈玄庐和戴季陶的帮助下,由星期评论社印刷。倪维熊:《〈浙江新潮〉的回忆》,《五四运动回忆录》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1703266810
1703266811
[148] 沈仲九的生平不明之处颇多,坂本洋史:《山鹿泰治と中国——〈たそがれ日记〉に见る日中アナキストの交流[山鹿泰治与中国——〈黄昏日记〉中的日中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猫头鹰》1983年第2号)中有所涉及。
1703266812
1703266813
[149] 关于当时的星期评论社同人的生活,前引《俞秀松烈士日记》中有非常生动的描述。
1703266814
1703266815
[150] 前引《俞秀松致胳致襄信(1920年4月4日)》。
1703266816
1703266817
[151] 戴季陶:《我对于工读互助团的一考察》,载《星期评论》1920年3月第42号。
1703266818
1703266819
[152] 前引《俞秀松致骆致襄信(1920年4月4日)》。
1703266820
1703266821
[153] 同前,及前引《俞秀松烈士日记》1920年6月27日条。
1703266822
1703266823
[154] 前引施存统《“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
1703266824
1703266825
[155] 请参照本书附录三《施存统口供》。
1703266826
1703266827
[156] 前引《俞秀松烈士日记》7月10日、12日条记载,沈仲九、夏丐尊等也有到日本留学的想法,俞秀松自己也曾被沈玄庐劝说到日本留学。
1703266828
1703266829
[157] 施存统:《青年应自己增加工作》,载《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8月26日。
1703266830
1703266831
[158] 戴天仇:《三民主义》,载《解放》[日文]1920年2月号。
1703266832
1703266833
[159] 戴季陶:《到湖州后的感想》,载《建设》1920年8月2卷6号。
1703266834
1703266835
[160] 宫崎龙介:《新装の民国から[新气象民国通信]》,载《解放》[日文]1919年12月号。
1703266836
1703266837
[161] 前引《俞秀松烈士日记》6月19日条。
1703266838
1703266839
[162] 《宫崎龙介致伊藤烨子信(1920年6月26日)》,宫崎智雄收藏。
1703266840
1703266841
[163] 《新人会记事》,载《先驱》[日文]1920年4月第3号。
1703266842
1703266843
[164] 《宫崎龙介致伊藤烨子信(1920年5月9日、5月13日、5月19日、5月27日)》,宫崎智雄收藏。关于北京大学学生访日团的活动,请参阅第一章注40。
1703266844
1703266845
[165] Henry D.Smith,Japan’s First Student Radicals,Cambridge,Mass.,1972,pp.59—60.
1703266846
1703266847
[166] 《外秘乙第19号无政府主义宣传杂志〈自由〉之通信者件(1921年1月10日)》,收于前引《中共创立时期施存统在日本的档案资料》A—1。
1703266848
1703266849
[167] 前引施存统《青年应自己增加工作》。
1703266850
1703266851
[168] 施存统:《对于抄近路求学的朋友底忠告》,载《民国日报》《觉悟》1921年1月27日。
1703266852
1703266853
[169] 请参阅本书附录三《施存统口供》。
1703266854
1703266855
[170] 前引施存统《青年应自己增加工作》、《对于抄近路求学的朋友底忠告》。
[
上一页 ]
[ :1.7032668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