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08500
1703308501
[147]虽然在现代印尼语中,penghidupan和kehidupan这两个词语差别相当大(也许相当于“生活方式”和“生活”),苏多摩在这段话里似乎是可互换地运用它们。
1703308502
1703308503
[148]同上,封二。
1703308504
1703308505
[149]同上,第3页。苏多摩在括号里加了荷语单词biografie,似乎他对他的印尼读者能否理解“我的生活史”这个短语不大有把握。
1703308506
1703308507
[150]比较另一位恰好是爪哇人的印尼领袖、印尼共产党总书记苏迪斯曼(Sudisman)的言辞,1967年特别军事法庭宣判他死刑,他在庭上的辩护演讲中说:“我是个生在爪哇的共产党人,所以按爪哇人的风俗,我有义务说几句话向大家道别:首先,matur nuwun,我感谢在斗争历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人。”(Sudisman,Analysis of Responsibility,Benedict Anderson英译 [Melbourne: The Works Cooperative,1975],第24页)
1703308508
1703308509
[151]lelakon是个出了名无法翻译的爪哇语词。它像是“天命”、“角色”、“生活目标”和“道德责任”的某种混合物。
1703308510
1703308511
[152]Soemoto,Kenang-Kenangan,第4页。这句谚语字面上是说:“豆子怎能丢掉豆萁?”tabi’at这个词在此译成“人格”(character),也可翻成“本性”(nature)。
1703308512
1703308513
[153]同上,第6页。
1703308514
1703308515
[154]回忆录里出现的其他所有人物亦然。有少许时刻,他们有些人似乎改变了——比如,苏多摩那位望子成龙的母亲知道了宦途艰难,官位不总是能带来幸福。但是苏多摩说得很清楚,真正的“她”压根未变。她只不过是对世界的本性丢掉了某些幻想。Soetomo, Kenang Kenangan,第25页。
1703308516
1703308517
[155]在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一事实:Kenang-Kenangan只字不提二十世纪初年东南亚人体验到的“震惊世界”的三大事件:1905年亚洲的日本漂亮地击败了欧洲的俄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7年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与此相对,后来的几乎所有印尼自传都同世界历史前进中的步伐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参见Sutan Sjahrir,Out of Exile,Charles Wolf, Jr. 英译(New York: John Day,1949); Cindy Adams,Sukarno: An Autobiography as Told to Cindy Adams(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1965);Ali Sastroamidjojo,Tonggak-tonggak di Perjalananku(Jakarta: Kinta,1974)。
1703308518
1703308519
[156]古纳万(Goenawan Mangoenkoesoemo)死的时候,据说笈多评论道:“这下苏多摩失去他的dhalang了。”Soetomo,Kenang-Kenangan,第95页。
1703308520
1703308521
[157]Soetomo, Kenang-Kenangan,第13页,着重号系引者所加。
1703308522
1703308523
[158]pesantrèn——传统爪哇的伊斯兰学校。这里同别处一样,苏多摩首先给出爪哇语单词,然后为他的非爪哇语读者翻译成印尼语。
1703308524
1703308525
[159]这段话的语义学意味深长。苏多摩总是用令人起敬的“深奥”词语ilmu(显然是爪哇语ngèlmu的译文)指代“传统的”爪哇和伊斯兰学问。这种意义上的知识,总是关于何为“实在的”或本体上真实的。就我所知,他从不曾用这个词指称在荷兰学校所学的东西。
1703308526
1703308527
[160]Sekolahan(荷兰语“学校”一词的本土化)没有什么特别的呼应。苏多摩在此淡淡一提,让人怀疑他对这些西化学校的态度。我们或可设想,这句话应当理解成是与“没人把土地租给糖厂”相对应的。
1703308528
1703308529
[161]ilmu kebatinan——内心的知识——是最高形式的传统爪哇宗教学问,西方人一般称之为“爪哇神秘学”。
1703308530
1703308531
[162]Soetomo,Kenang-Kenangan,第10—11页。
1703308532
1703308533
[163]同上,第12页。rampok harimau是爪哇语rampog macan的印尼语译文,它是豹或虎与一群武装的人之间的角斗。
1703308534
1703308535
[164]同上,第17页。着重号系引者所加。被译成“高地位”的原词是kebangsaan,它一般指“民族”或“种族”。我怀疑它可能是kabangsawanan(高贵阶层)的误印。
1703308536
1703308537
[165]不过要注意到,从我们的历史视角看来,旧时代必定大致重合于龙加瓦西塔的“黑暗之时”。
1703308538
1703308539
[166]《加多罗科神秘书》的阴茎主人公就被描写成一个上瘾的鸦片吸食者。
1703308540
1703308541
[167]Hildred Geertz,The Javanese Family: A Study of Kinship and Socialization(Glencoe: The Free Press,1961),第105页。
1703308542
1703308543
[168]这里提到的是殖民地著名的提倡破除旧习者爱德华·道维斯·戴克尔(Eduard Douwes Dekker,1820—1887),他以穆尔塔图里(“我受够了”)为笔名,于1859年发表了一部很大程度上是自传的小说,名叫《马格斯·哈弗拉尔的奇遇》(Max Havelaar,中译本由施辉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译注)。它尖锐抨击十九世纪殖民政府的不公,和被笼络的爪哇统治阶级的残酷、腐化,在东印度引起轰动,并帮助促发了一场改革运动。
1703308544
1703308545
[169]Soetomo,Kenang-Kenangan,第13页。
1703308546
1703308547
[170]同上,第14页。着重号系引者所加。
1703308548
1703308549
[171]苏多摩展现了同穆尔塔图里的鲜明差异。最令这位荷兰人义愤填膺的事情之一,就是掌权的本地官僚施加的私人化的(即独断专行的)“裁断”(justice)。
[
上一页 ]
[ :1.70330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