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19321
1703319322
特区哪些做法引起不断议论呢?周文彰指出有以下几个问题:
1703319323
1703319324
―、特区大量引进外资,而外资主要来自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有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
1703319325
1703319326
二、特区实行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
1703319327
1703319328
三、特区推行股份制,搞股票交易所,这是旧中国及资本主义才有的。
1703319329
1703319330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是搞私有化,是卖国。
1703319331
1703319332
五、“炒鱿鱼”的用人制度是资本主义雇佣制度。
1703319333
1703319334
等等。
1703319335
1703319336
然而,特区终于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说服了世人,站稳了脚跟,战胜了种种责难。
1703319337
1703319338
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是邓小平的发展观和民族观的胜利。
1703319339
1703319340
何谓“卖国典型”
1703319341
1703319342
洋浦,位于海南省西北角。
1703319343
1703319344
它面临辽阔的北部湾海面,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703319345
1703319346
它有阔大的港湾环绕,可避风浪;又是岩石壁立,天然水深,好端端一个深水良港,停泊十几万吨巨轮毫无问题。早年,孙中山就曾设想在这里修建深水大港。
1703319347
1703319348
但是,这里亘古以来未曾开发。放眼望去,丘陵起伏,乱石遍地,只有一丛丛仙人掌千百年来临风无语,自生自灭。
1703319349
1703319350
上个千年之初,1097年,正是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大诗人苏东坡贬官海南岛。他在海南行走,曾有“我行西北隅,如渡半月弓”的诗句,相信路过洋浦。在这里,苏东坡自书云:“吾始至南海,环视水天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他又作了一首题目极长的《行琼儋间……作此数句》的五言古风,云:“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1703319351
1703319352
历代人士,无不把海南视为畏途。
1703319353
1703319354
悲剧在于,近千年之后的80年代初,祖居在这里的少数渔民子弟,还悲凄而无奈地传唱着这样的歌谣:“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有仙人掌一个劲地长……”
1703319355
1703319356
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初,这个不毛之地忽然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
1703319357
1703319358
在1989年3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洋浦更成为议论交锋的重大话题。
1703319359
1703319360
人们情绪激动,几乎落泪挥拳。
1703319361
1703319362
事情何以至此呢?
1703319363
1703319364
原来,天涯一角的洋浦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不甘像北宋年间一样蛰居荒丘,它尝试了一种新的开发方式,即洋浦模式。正是这个洋浦模式,引起轩然大波。
1703319365
1703319366
洋浦模式是成片开发。
1703319367
1703319368
成片开发并不新鲜。很多地方都是成片开发,做到“七通一平”之后再引外资进入。洋浦的新鲜之处在于,它从头就交给外商承包开发,让外资来做“七通一平”。海南将洋浦近三十平方公里土地的使用权一次性出让给熊谷组(香港分部)成片承包,系统开发,出让期七十年。
1703319369
1703319370
开发的目标,是要将洋浦建成为拥有四十万人口,年产值约二百亿人民币,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相应发展的新型海港城市。
[
上一页 ]
[ :1.7033193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