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19371
1703319372
出让土地使用权请外商连片开发,在当时国内尚属首次。
1703319373
1703319374
在今天看来,这个做法实在是很普通,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洋浦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而海南没有这笔钱,借鸡下蛋不是聪明的一着吗?从中还可以学到一些有益的开发经验。其实,你想请人来,还只是一厢情愿,人家肯不肯投资还是个问题呢。在一些战乱频仍的国家或是根本看不到赚钱希望的地方,你就是给他优惠,他也不来。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也开始在美洲、亚洲一些国家购买矿山、油井,进行开发。这不说明中国在实施民族扩张,欺负别的国家,也不说明中国在搞殖民主义。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往来。这且不多谈。这里要说的是,假如对方正在发生战争,中国还会买吗?
1703319375
1703319376
当时,一些有影响的人士对洋浦模式做出了过激反应。
1703319377
1703319378
他们在一些十分庄严隆重的场合,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把日本人从前门赶走,又从后门请回来了(指日本产业熊谷组)。”
1703319379
1703319380
他们还说:“(上海)南京路一尺柜台值几千块,洋浦一亩地才二千块,这不是卖国是什么?”
1703319381
1703319382
这种看法,在1989年3月“两会”上得到一些响应,声讨洋浦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致使洋浦开发在舆论上遇到空前阻力。
1703319383
1703319384
在僵持之下,当时担任总理的李鹏讲话说:洋浦开发只是一种经营方式,不是卖国不卖国的问题。缓解了责难和压力。
1703319385
1703319386
接着,邓小平又作出指示说:我认为(洋浦开发)措施是可行的,要向党外人士讲清楚。
1703319387
1703319388
这才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1703319389
1703319390
经过多年建设,迄今为止,外商已在洋浦累积投入四十多亿元港币,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大规模开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
1703319391
1703319392
洋浦模式交锋之后,1990年,天津也采取了出让土地使用权由外商开发的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天津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并且带动了新一轮思想解放。
1703319393
1703319394
民族工业:封闭还是竞争?
1703319395
1703319396
1996~1997年,还有一个颇令人动感情的问题引发交锋,这就是引进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的争论。
1703319397
1703319398
《高校理论战线》杂志1996年第9期发表文章说,有一些在美国的中国人希望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吸引外资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可以从生意中赚钱,成为百万富翁。该文揭露了这些人之后警告说:“对外开放中要尽力保护民族工业。要警惕和防止吃‘买办饭’的人把我们引入歧途。”
1703319399
1703319400
什么是歧途呢?
1703319401
1703319402
有一篇文章认为: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大大削弱了我国自主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要求合资企业使用它们的品牌,迫使我方名牌产品退出市场。”
1703319403
1703319404
这篇文章还说,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战略布点,分割市场,产销网向全国延伸。合资企业在站稳之后,又通过扩股、再合资、兼并、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
1703319405
1703319406
文章结论是:“少数行业和地区出现了外商形成垄断势力的现象或趋势。”文章据此要求“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和工作。
1703319407
1703319408
《真理的追求》杂志1996年第二期发表周光春的文章提醒人们:外资正在加紧抢占我国市场。
1703319409
1703319410
文章举出一些例子。
1703319411
1703319412
比如洗衣粉,我国的几家名牌洗衣粉厂家合资之后,被美国P&G控制,推销美国的碧浪牌及汰渍牌洗衣粉,“把我国名牌打入冷宫”。
1703319413
1703319414
又如饮料,大多数厂家都合资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已伸向许多角落,只剩下广东的健力宝和上海的正广和在竭力拼搏。”
1703319415
1703319416
再如,“天津生产的北京牌电视机是‘中国第一屏’。与外商合资,名义上各占百分之五十,外商出流动资金后,已成为真正的主人。”
1703319417
1703319418
文章说:“此外,还有药品、轮胎、啤酒、化妆品、服装等行业都有类似情况。”
1703319419
1703319420
文章还感情激动地揭露了我国还有一些“小汉奸”、“二鬼子”,帮助外商做生意,抢占中国市场,是可忍,孰不可忍?
[
上一页 ]
[ :1.7033193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