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696e+09
1703369600 [39] Claire Sterling,“Can Dr. Amini Save Iran?”The Reporter,30 (August 17,1961),36.
1703369601
1703369602 [40] 引自Donald N. Wilber,Contemporary Iran (New York,Praeger,1963),p. 126。
1703369603
1703369604 [41] 引自I. William Zartman,Destiny of a Dynasty:The Search for Institutions in Morccco’s Developing Society (Columbia,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64),p. 17。
1703369605
1703369606 [42] Zartman,pp. 60—61.
1703369607
1703369608 [43]New York Times .June 8,1965;Ronald Steel,“Morocco’s Reluctant Autocrat,”The New Leader ,August 30,1965.
1703369609
1703369610 [44] 引自Jay Waltz,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5,1963。另可见Andrew F. Westwood,“Elections and Politics in Iran,”Middle East Journal,15 (1961),153 ff。
1703369611
1703369612 [45] Eugene B. Mihaly,Foreign Aid and Politics in Nepal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 108;Anirudha Gupta,Politics in Nepal (Bombay,Allied Publishers,1964),pp. 157—160;Bhuwan Lal Joshi and Leo E. Rose,Democratic Innovations in Nepal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pp. 384—388.
1703369613
1703369614 [46] Mosse,pp. 176—177.
1703369615
1703369616 [47] Levine,Wax and Gold ,pp. 185—193.
1703369617
1703369618 [48] Levine,Wax and Gold ,p. 215.
1703369619
1703369620 [49]New York Times ,March 8,1966,p. 10.
1703369621
1703369622 [50] Levine,Waxand Gold ,pp. 187 ff. Leonard Binder,Ira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2),pp. 94—95;David S. French,“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African States”(unpublished paper,Harvard University,1966).
1703369623
1703369624 [51] Mosse,Chaps. 3,6.
1703369625
1703369626 [52] Frey,“Political Development,Power and Communications,”pp. 311—313.
1703369627
1703369628 [53] 见,例如,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1,1966。
1703369629
1703369630
1703369631
1703369632
1703369633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703368119]
1703369634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第四章 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
1703369635
1703369636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703368120]
1703369637 普力夺社会的根源
1703369638
1703369639 谈到政治现代化,没有比军人干预政治这一点更为引人注目和司空见惯了。军人政府和军事政变、军人反叛和军人政权一直是拉丁美洲国家中绵延不断的现象,中东亦大体如此。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南亚、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也是在军人统治之下。60年代中期,加纳、达荷美、刚果(利)、中非共和国、上沃尔特和尼日利亚相继发生了军事政变,此前阿尔及利亚、多哥、苏丹和刚果(布)等国家业已发生政变,凡此种种完全暴露出所谓非洲或许能避免拉丁美洲、中东、东南亚军人专制经历的希望和论点是无稽之谈。无论在哪一块大陆或哪一个国家,军人干预明显是政治现代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提出了两个问题供我们进行分析。第一,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军人干预政治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军人干预带给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后果是什么?
1703369640
1703369641 军人干预成风本身就表明,对其存在原因的通常解释缺乏说服力。例如,有人争辩说,美国军事援助是促使军队倾向于卷入政治的重要因素。据说,这种援助怂恿军队的政治独立性,给予军队以额外的权力、额外的影响以及更大的胃口,从而使他们采取行动反对文职政治领导人。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观点可能有部分的道理。由于扩大和加强了军方的力量,军事援助计划可能会使政治体制的输入和输出机构缺乏平衡的状况进一步恶化。然而若把军事干预的起因一股脑儿地归咎于军援,那它确实是无辜的。接受了美国军事援助后发生军事政变的大部分国家在它们成为慷慨大方的五角大楼的受惠者之前,军事政变的频发率是一样的。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美国军事援助和军人卷入政治之间有相应关系。还必须指出,相反的假设也同样是与事实不符的。许多人曾经抱着希望,认为经过列文沃思(Leavenworth)[1] 的深造、英美式的文官驾驭武将的原则熏陶及和职业化的美国军官相交往便会减少外国军事干预的趋势,这种希望已成泡影。接受过美、苏、英、法军事援助和从没有接受过军事援助的军队都干预过政治。同样,接受过美、苏、英、法的军事援助或从没有接受过军事援助的军队也都回避过对政治的干预。军事援助和军事训练本身从政治角度来看,是中性的。它们既不怂恿也不减弱军官们插手政治的意向。[2]
1703369642
1703369643 试图从军队的内部结构或从事干预的军官们的社会背景作为主要线索来解释军队干政同样是虚妄的。例如,莫里斯·雅诺威茨(Morris Janowitz)就是从一个国家的“军事系统的特点”中去寻找军队干预政治的原因,并且试图将干预政治的军官们的意向和能力与他们的“为公效命的气质”,他们那种“将干练和勇武集于一身”的技能结构,他们的中产阶级或中产阶级下层的社会出身及他们的内聚力等方面因素联系起来。[3] 有些迹象能证明这种联系,但也另有迹象不能证明这种联系。有些干政的军官系出于为公效命的崇高动机,另一些人却明显是出于私利。在管理、魅力、技术和政治各方面都有一手的军官有的干预过政治,有的却回避政治。同样,出身于各种社会阶级的军官都曾在不同时期领导过政变。内聚力强的军队干预政治的可能性未必就比团结性较差的军队干预政治的可能性要大。相反,政治干预和军队派性是如此之密切相关,以致几乎不可能找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一个新兴的国家,军方系统的何种特质会促使它卷入国内政治?”在这个问题上花功夫是方向性的错误。因为军队干预政治的最重要原因不是来自军事方面,而是来自政治方面,它所反映的不是军队体制在社会和组织方面的特点,而是社会在政治上和制度上的结构问题。
1703369644
1703369645 从军队本身去解释军事干预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军人干政的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它乃是不发达国家中的一种更加广泛的社会现象的特殊表现,这种更加广泛的社会现象即指各种社会势力和制度普遍带有政治性。在这些国家里,政治缺乏自治性、复杂性、连贯性和适应性。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和团体皆直接插手全局政治。具备政治性军队的国家也同样会具备政治性的牧师、政治性的大学、政治性的官僚、政治性的工会和政治性的法人团体。整个社会控制失调,何止军队。所有这些特定的团体都热衷于政治,不仅热衷于牵涉到它们特殊的利益或组织的政治问题,还插手于全局政治问题,插手于牵动整个社会的政治问题。在每一个社会里,军人都为了提高薪俸和扩充军事力量而干政,即使在像美国和苏联这样政治制度的国家里,尽管具有文官绝对控制军队的体系,情况也是如此。在不发达国家里,军队关心的不仅仅是薪俸和擢升,虽然这些确实也是他们所关切的,他们还关心整个政治体系中权力和地位的分配。他们的目标是普遍而分散的,又是有限而具体的。其他社会团体也是如此。校官和将军,学生和教授,穆斯林阿訇和佛家僧侣,全都直接卷入全局政治之中。
1703369646
1703369647 从狭义上说,所谓腐化就是指在政治领域内干预财富。所谓普力夺社会,从狭义上说,就是指军人对政治的干预,而教权主义就是宗教领袖参与政治。而眼下还找不到适当的字眼儿来描述学生的广泛参与政治。然而,所有这些术语指的都是一种现象的不同侧面,即各种社会势力的政治化。为了简明起见,这里使用的“普力夺”一词形容的是一种政治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它不仅指军人干政,而且指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4]
1703369648
1703369649 对实现现代化国家社会制度的学术分析无不强调所论制度的高度政治化问题。对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的军队的研究,自然也就集中在这些国家中的军队在政治上充当的活跃角色与比较先进国家的军队所起的作用迥然不同这一点上。对工会的研究就着重渲染作为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的劳工运动特征的“政治工团主义”。研究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的大学,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对政治的积极介入。研究宗教组织的则强调政教分离仍然还只是一个遥远的目标。[5] 各种类型的著述家都着眼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中与他们自己特定领域有关的社会团体,多少都将之和其他的社会团体割裂开来,同时,他们也都或明或暗地强调他们所研究的那一种团体广泛地介入政治。显然,这种介入不单单只是军队或其他任何某一种社会团体的癖好,而是整个社会的通病。致使军队干预政治的原因同样也就是劳工、商人、学生、牧师卷入政治的原因。这些原因并不存在于这些团体的性质上,而寓于社会的结构中,特别寓于国家有效政治制度的缺乏或软弱之中。
[ 上一页 ]  [ :1.70336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