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84323e+09
1703384323
1703384324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哪,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
1703384325
1703384326 “人民子弟兵”这个崭新的制度,就是从浏阳河畔的文家市走出来的。
1703384327
1703384328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一千余人,到达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的井冈山。这支军队原本号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但由于人数实在太少,于是,经过在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整编之后,改叫“第一师”。
1703384329
1703384330 而当年的王阳明,也正是在江西永新这个地方举起义旗,招募义兵,整编起一支队伍,向着宁王朱宸濠开战的。
1703384331
1703384332 当时,井冈山上有两个“绿林好汉”领导的农民武装,这两个好汉,一个叫袁文才,另一个叫王佐。袁文才派来与毛泽东接头的代表叫龙超清,因为他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过毛泽东的演讲。
1703384333
1703384334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很多人都认为,毛泽东此举其实就是投靠了土匪,毛泽东自己则当了“山大王”。因此,按照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并不是依靠工人,甚至也不是依靠农民,而是依靠“流氓无产者”起家的。
1703384335
1703384336 毛泽东确实是在井冈山起家,但他依靠的却是一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军队,这支军队后来被称为“人民子弟兵”。
1703384337
1703384338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
1703384339
1703384340 正像这首歌里唱到的那样:从无到有,靠的是共产党,靠的是毛泽东。那么,共产党和毛泽东又靠的是什么呢?
1703384341
1703384342 毛泽东靠的是“父老乡亲”,是数千年中国文明的精髓。
1703384343
1703384344 而“人民子弟兵”这个名称的精髓就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制度之中。因为“子弟”这种说法,所面对的是“父老”。刘邦入咸阳,曾经“与父老约法三章”,而项羽兵败垓下,也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无颜面见江东父老。”
1703384345
1703384346 “父老”就是中国乡村共同体里的“贤人”,在墨家学说里,他们也被称为“侠”。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他们便是立足乡村共同体扶危济困、替基层百姓打抱不平的“好汉”,他们代表的就是基层百姓的“民心”。
1703384347
1703384348 永新一带,是历史上被官府和地主所压迫的客家人的故乡。
1703384349
1703384350 与毛泽东一样,王阳明也正是在江西永新,通过收拾人心起家,开始了一介书生的戎马生涯。
1703384351
1703384352 当时的王阳明认为,当务之急就是重建乡村。而重建乡村的办法,并不是像朱子那样,标榜一个专门针对乡村的秩序(乡规民约),并自上而下地推行于乡村,而是针对基层社会的现实矛盾,使每一个“当下之我”、使每一个基层小民,发挥出乡村主体的作用——这就是“致良知”。
1703384353
1703384354 用毛泽东的说法,这就叫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1703384355
1703384356 1917年8月23日,在致黎锦熙的信中,毛泽东曾经写道:“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1973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曾经这样说:鲁迅是“圣人”,而我只是“贤人”。
1703384357
1703384358 所谓大本大源,也就是天理良知,圣人是天道的承载者,而贤人则是天理的发现者。
1703384359
1703384360 毛泽东正是从最基层人民群众那里,发现了天理与良知。
1703384361
1703384362 贤人不是士大夫,士大夫代表官场和官家,代表刑名和利诱,而贤人代表百姓,代表基层的民心,贤人就是基层群众的领袖。
1703384363
1703384364 正是由于有了“贤人”的存在,中国基层乡村的治理理想,便不再是刑名和利诱,而是思想教育,也就是启发基层人民的觉悟——这就是“致良知”。
1703384365
1703384366 这种思想主张待共同体的成员如“学生”、如“子弟”,而不是如“百姓”。大而言之,它昭示着中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分野:一条“胥吏”对“百姓”,一条“贤人”对“子弟”,或“老师”对“学生”。而只有后一条路线,即以百姓为“父老”,方才能够带出了“子弟兵”,只有“老师”对“学生”,才能培养真君子。
1703384367
1703384368 这些话,朱子、陆九渊、王阳明乃至曾国藩都说过,他们也都曾立志做这样的贤人,或做“文侠”,或做“武侠”,行侠仗义,从基层改造中国。
1703384369
1703384370 而这种治理依靠的自然是文化和信仰,它所针对的是共同体成员的“心”而不是“身”。所以,它主张用做学问的方式搞治理,主张读书与治理不可分为两事,这便是“一边打仗、一边生产、一边读书”;这便是“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这便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二事”。
1703384371
1703384372 极而言之,它强调政治工作的办法与搞学问无异,根本上均在于“调查研究”、“与民同心”,因此,毛泽东提倡用开会和思想教育的方式解决群众问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造成“必也使其无讼乎”这样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 上一页 ]  [ :1.7033843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