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85330
早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期间,毛泽东就在易礼容的协助下,发行了中国第一张由工人持股的“红色股票”。而在苏区,毛泽东则发行了300万元的经济建设公债。
1703385331
1703385332
关于公债的用途,毛泽东做了这样的说明:
1703385333
1703385334
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的发行怎样使用呢?我们打算这样使用:100万供给红军作战费,200万借给合作社、粮食调剂局、对外贸易局做本钱。其中又以小部分用去发展生产,大部分用去发展出入口贸易。我们的目的不但要发展生产,并且要使生产品出口卖得适当的价钱,又从白区用低价买得盐布进来,分配给人民群众,这样去打破敌人的封锁,抵制商人的剥削。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
1703385335
1703385336
总体来说,苏区的经济工作应该如何布局呢?只有把苏区的财富组织起来,组织成资本,这样才能“卖得适当的价钱”。毛泽东这位政府的当家人这样说:
1703385337
1703385338
要大家懂得经济建设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性,努力推销经济建设公债,发展合作社运动,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每个县要设立一个粮食调剂分局,重要的区,重要的圩场,要设粮食调剂支局。一方面要使我们的粮食,在红色区域内由有余的地方流通到不足的地方,不使有的地方成了堆,有的地方买不到,有的地方价格过低,有的地方价格又过高;一方面要把我区多余的粮食,有计划地(不是无限制地)运输出口,不受奸商的中间剥削,从白区购买必需品进来。大家要努力去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多造农具,多产石灰,使明年的收获增多,恢复钨砂、木头、樟脑、纸张、烟叶、夏布、香菇、薄荷油等特产过去的产量,并把它们大批地输出到白区去。
1703385339
1703385340
苏区“毛主席”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简短,但却言简意赅地说到了如何组织起来,振兴苏区经济的要害。他当年的报告,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工作依旧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1703385341
1703385342
相对于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苏区经济的第一个优势就在于它的有组织性,尤其表现为建设健康的、为生产和贸易发展服务的金融组织。
1703385343
1703385344
而这充分表明:在中国和当时的苏区那样一种被封锁的条件下,在当时中国那样一种落后的情况下,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却是极为超前的。毛泽东比我们更早地认识到,现代经济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而是信用经济——商品经济与货币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因此,发行公债、掌握资本,这是组织经济的根本前提。
1703385345
1703385346
这也表明,毛泽东比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更为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所反对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资本为人民服务、为劳动服务,摆脱和打破少数人垄断资本那样一种情况。
1703385347
1703385348
当时,领导苏区银行的是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
1703385349
1703385350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资本是信用,信用的基础是人民的信任;人民的信任,是战胜敌人的铜墙铁壁。
1703385351
1703385352
除了经济工作特别是金融与商业工作之外,毛泽东在苏区极其重视的便是社会工作。
1703385353
1703385354
什么是社会工作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民生”的工作,而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就是指社会再生产领域里的工作,用毛泽东的话,这便是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1703385355
1703385356
马克思认为,人民的衣食住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领域,这是物质生产健康发展的条件。而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深刻弊端,就是把涉及老百姓基本生存的社会再生产领域当作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从而瓦解了物质生产发展的社会基础。
1703385357
1703385358
毛泽东认为:苏区制度的优越性,就表现在它把满足普通劳动者的基本需求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他所谓:“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而这就是民生与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
1703385359
1703385360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做报告,题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其中这样说:
1703385361
1703385362
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这是无疑的,敌人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不是实实在在地被我们粉碎了吗?
1703385363
1703385364
毛泽东的这些话,自然是有感而发的,因为当时红军正在博古和李德的指挥下,以错误的“堡垒战”,对抗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采用的“堡垒战”。而在毛泽东看来:博古等人,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堡垒和铜墙铁壁是什么。
1703385365
1703385366
毛泽东说了如下的名言:
1703385367
1703385368
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同志们,这果然是铜墙铁壁吗?一点也不是!你们看,几千年来,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还不坚固吗?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那个皇帝还有没有呢?没有了。铜墙铁壁呢?倒掉了。
1703385369
1703385370
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1703385371
1703385372
在苏区的“毛主席”看来,民生工作针对的是民心,民心即天理,天理可以转化为时势。而那些善于抓经济工作的干部,那些善于做群众工作、关心民生的干部,才是共产党的好干部。于是,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毛泽东特别表扬了闽西的才溪乡和江西的兴国县的干部,称他们是抓经济的典型、改善民生的典型和社会工作的典范。
1703385373
1703385374
一大批好干部正是这样团结在了毛泽东的周围,也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苏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老百姓的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而这些好干部包括:福建省委书记罗明,闽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傅柏翠,当然,也包括当时还十分年轻的瑞金书记邓小平等。
1703385375
1703385376
但也就是这些人,随后却作为“毛派”,成为王明、博古打击整肃的对象。
1703385377
1703385378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撰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与党内的错误路线进行斗争。
1703385379
[
上一页 ]
[ :1.703385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