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41724e+09
1703417240 相比之下,巴菲特对杠杆的使用与他的任何特定投资行动都没有关系。他会时不时地借款,但前提是利率非常低。在借款的时候,他可能还没有看到任何投资机会。他只是在为机会出现的那一天储存更多的资金。
1703417241
1703417242 但他最具革新性的使用杠杆的方式是保险“融资”。
1703417243
1703417244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巴菲特执掌帅印后的第一次收购行动就是在1967年买下了国民保险公司。再加上1999年收购的通用再保险公司,现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已经被保险业统治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巴菲特有多么喜欢“融资”。
1703417245
1703417246 一家保险公司会在今天收取保费,承诺明天(或10年后)支付赔偿金。在赔偿金支付之前,它就是巴菲特的投资资金。在2002年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412亿美元的保费储备,或者说“融资”。
1703417247
1703417248 由于巴菲特以保守的方式经营着他的保险公司,在大多数年份里,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都超过了赔偿金支出和企业运营成本的总和。总的来看,这种融资方式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来说几乎是没有成本的:伯克希尔公司不仅不用付给别人利息,实际上还凭从保险顾客那里“借钱”获得了利息,因为这些借款让巴菲特拥有了更多的投资资金。
1703417249
1703417250 就像投资大师个性化投资系统的其他所有方面一样,他们使用投资杠杆的方式(如果他们使用的话)与其投资哲学相符。巴菲特喜欢便宜货,而索罗斯希望灵活一些—能在刹那间进入或退出。
1703417251
1703417252 重要的不是他们如何使用杠杆,甚至也不是他们是否使用杠杆,而是他们都有事先确定的杠杆使用规则。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一个完整投资系统的所有要素,每一个要素都与投资者的哲学和个性联系在一起。图6–1说明了这种关系。
1703417253
1703417254 索罗斯击退英格兰银行和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这两件事表明,两人都相信对一个好投资对象的恰当投资额就是你的所有可用资金。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他们都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1703417255
1703417256
1703417257
1703417258
1703417259 图6–1 完整的投资系统图
1703417260
1703417261 [1]巴菲特在他的文章和演讲中多次使用“制度命令”这个词,他认为这是一种比理性和智慧强大得多的力量。在它的作用下,管理者(或投资者)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理性行事,而是模仿同行们的做法,以免成为被人嘲笑的另类者。—译者注
1703417262
1703417263
1703417264
1703417265
1703417266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纪念版) [:1703415285]
1703417267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纪念版) 第7章 集中于少数投资对象
1703417268
1703417269 制胜习惯五 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1703417270
1703417271 投资大师
1703417272
1703417273 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1703417274
1703417275 失败的投资者
1703417276
1703417277 没信心持有任何一个投资对象的大头寸。
1703417278
1703417279 好东西太多是件绝妙的事情。
1703417280
1703417281 —梅·韦斯特
1703417282
1703417283 索罗斯告诉我,重要的不是你对市场的判断是否正确,而是你在判断正确的时候赚了多少钱,在判断错误的时候又赔了多少钱。
1703417284
1703417285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
1703417286
1703417287 分散化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手段。对那些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的人来说,它几乎毫无意义。
1703417288
1703417289 —沃伦·巴菲特
[ 上一页 ]  [ :1.703417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