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426553e+09
1703426553
1703426554 [5]美林证劵被美国银行收购了,因此合并后的公司将要注入的资本金额为250亿美元。
1703426555
1703426556 [6]法案规定,如果证明确实需要,布什总统可以另外申请1 000亿美元。
1703426557
1703426558 [7]欧盟后来也尝试了银行“压力测试”,但远没有这么成功。
1703426559
1703426560
1703426561
1703426562
1703426563 当音乐停止之后:金融危机、应对策略与未来的世界 08 刺激经济,刺激经济,还是刺激经济?
1703426564
1703426565 当音乐停止之后:金融危机、应对策略与未来的世界 [:1703424506]
1703426566
1703426567
1703426568 如果不迅速应对,危机中的经济将步入崩溃。
1703426569
1703426570 ——巴拉克·奥巴马,2009年2月5日
1703426571
1703426572 英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卒于1946年,但其灵魂犹在。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当全球经济急速步入衰退之时,政府官员们仿佛回到了20世纪30年代,危急中他们迅速求助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中央银行家们,这意味着将利率降至谷底,同时开启放松货币政策的阀门——尽管当时许多国家的货币系统已经千疮百孔;对于总统和总理、国会和议会,这意味着减税、增加财政支出,或者两者兼顾。所有这一切的核心思想,即大肆扩张总支出以实现刺激经济的效果。
1703426573
1703426574 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一直以来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认识都很肤浅。出于某种原因,凯恩斯主义政策在美国总是备受争议。尽管尼克松总统曾在一次著名的宣言中表示,“在经济领域,我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但是人们仍然将其与“政治自由派”联系起来。所以,大部分共和党人从一开始就反对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他们认为财政刺激会损害自由市场、导致政府扩张并导致资源浪费。自奥巴马政府开始执政,关于刺激政策的党派斗争就已经为未来两党之间严重的敌对埋下了伏笔。
1703426575
1703426576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刺激政策
1703426577
1703426578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是:在一个经济体中,当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则就业不充分。也就是说,当产品没有销路的时候,工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失业了。
1703426579
1703426580 总需求来自于两个方面:私人部门(占大部分)和政府。有的时候,总需求过剩,表现为产品畅销、劳动力紧俏、出现通货膨胀;有的时候,总需求不足,表现为产品滞销和就业困难。凯恩斯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通过降低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政府支出或减税(宽松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就业。同样的逻辑,当总需求过剩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紧缩的货币政策)、增税或减少政府支出(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尽管凯恩斯并没有强调这一部分,但这也是他著于大萧条时期的、标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703426581
1703426582 不考虑基础理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政府有能力并且应该充当“摆轮”的角色,当总需求不足时予以刺激,当总需求过剩时予以抑制。几十年来,美国的经济学家想当然地认为,这一职能应该由货币政策来完成。他们认为财政政策效果慢、障碍多且过于政治化。在雷曼兄弟倒掉之后的数月里,美联储使尽浑身解数,然而财政政策却毫无作为。直到2008年12月,美国央行尽一切所能依然没有扭转经济的颓势,人们才把目光投向国会和总统。2008年选举后,美国开始诉诸财政政策以解决经济危机。
1703426583
1703426584 漫长的总统过渡期
1703426585
1703426586 2008—2009年间的总统过渡期格外漫长。2008年11月4日,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竞选为总统后,美国经济日渐衰退。77天后,奥巴马宣誓就职,此时的美国经济更趋恶化。据薪资调查显示,在雷曼倒闭之后第一个完整的月份——2008年10月,美国有48.9万人失业。在新一届总统等待就职的过程中,约230万人失业:11月失业人数为80.3万人,12月为66.1万人,1月为81.8万人。美国的经济如沉船一般坠落,就业数据也伴随着雇主的惊恐一路下滑。因此,11月5日讽刺性报纸《洋葱报》(Onion)戏谑地以“黑人将美国就业带入谷底”为头版头条也就不足为奇了。
1703426587
1703426588 不久,又一个大麻烦浮出水面。选举之后第5天,曾经属于美国最庞大的企业之一并仍拥有10万名雇员的通用汽车公司公告,如果没有政府援助、不出售资产或者与其他公司合并的话,公司将于2009年中期出现资金流断裂(之后,通用汽车公司又将资金流断裂的预期时间提前了)。通用汽车公司的情况绝非个例。在一系列错误的经营决策、国外的激烈竞争以及持续攀升的油价冲击下,“油老虎”对消费者失去了吸引力,美国整个汽车行业步入萧条。接下来便是严重的衰退,整个行业举步维艰。
1703426589
1703426590 2008年11月18日,通用汽车、福特以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均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不幸的是,他们的出现是为了请求联邦政府的援助。然而政治家们对三位首席执行官乘坐公司专机前往华盛顿请求获得纳税人援助的事实却充耳不闻!表面上看,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的破产很可能会危及他们的经销商、供应商以及工人。但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破产会危及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的经济,甚至整个美国的经济。
1703426591
1703426592 12月19日,极端保守的布什总统出于实用主义考虑,决定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中拨出几十亿美元,为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提供搭桥贷款(福特的境况好于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为何而搭桥?”很多民众提出质疑。实际上,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奥巴马政权“搭桥”,为奥巴马的待办清单上又增加了让人头痛的一项。(巴拉克,现在就看你的了!)所谓的“汽车业救助计划”最终是由奥巴马总统签署的,然而在2008年12月时,他尚未就职。
1703426593
1703426594 尽管伯南克主席和美联储竭力采取各种货币政策挽救衰退的经济,然而危难之时缺乏总统的领导着实危害深重。寻找布什总统就像是在玩好莱坞冒险游戏“沃尔多在哪里”。你知道这位开朗的总统在某个地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你却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估计,布什总统至少把1/3的时间花在度假上,主要是在他得克萨斯州的农场。总统全权委托财政部长管理经济危机,自己却杳无音信。
1703426595
1703426596 另一方面,新当选的奥巴马总统倒是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美国公众很快就将视线转移至他们的新领袖—— 一个对“改变”给予厚望的新领袖。毕竟,这位黑人总统刚刚竞选成功。他能够创造奇迹么?民众对奥巴马抱有过高的预期,以至于他很难达到。[1]但是在2009年1月20日之前,除了组建自己的团队和制订计划以外,他没有权力做任何事情。
1703426597
1703426598 为了应对每况愈下的经济,新当选的奥巴马总统组建了一个被称为“梦之队”的团队。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聪明、经验丰富,他在克林顿政府财政部任职以及担任纽约联储主席期间都曾应对过金融危机,因此他承担了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等政治包袱。盖特纳险胜克林顿政府最后一任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讽刺的是,在克林顿政权期间,盖特纳跟随萨默斯一路晋升,从1993年担任萨默斯的私人助理到2000年担任副部长。一直以来,盖特纳都是萨默斯的下属——直至奥巴马执政。
1703426599
1703426600 奥巴马任命萨默斯为国家经济顾问、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这一任命引发了潜在的问题。众所周知,萨默斯才智过人,也非常善于表现自己。但是当他身处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群当中时,他是缺乏组织性的。同时,他尖刻、专横、好争辩。或许他的个性并不适合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这一职位需要一个能够协调不同利益以及总统经济团队成员不同性格的“调解人”。不久,盖特纳和萨默斯就开始摩拳擦掌,尽管表面上态度依然友好。他们的一位同事表示,“劳伦斯把蒂莫西看作自己的下属。尽管他尊重整个办公室的人,但他还是将蒂莫西看作需要指导和批评的毕业生”。
1703426601
1703426602 奥巴马任命经济学家皮特·奥斯扎格(Peter Orszag)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局长。奥斯扎格年仅40岁,但是作为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掌门人,他有着丰富的经验。奥斯扎格是当之无愧的联邦预算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在即将派上用场的医疗方面。这一任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美国国会山,奥斯扎格的任命符合两党共同的利益”。[2]但是不久以后,奥斯扎格和萨默斯之间就发生了争执。
[ 上一页 ]  [ :1.7034265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