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427500
在整个过程中,金融行业和他们的大批说客时刻关注着《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进展。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民联合判决,取消了企业政治捐献的限制,极大地支持了银行业及其说客。威利·萨顿(Willie Sutton)知道钱在哪里(在银行里),并且它仍然会在那里。根据政治研究中心的数据,在2009—2012年,金融业的游说支出仅排在医疗卫生行业之后;在2012年的政治捐献中,游说支出排在前列。根据该中心的分类,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保守派而非自由派,这导致美国银行家几乎没有错过一个批判《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机会,指责包括从信贷紧缩,到就业困难,到援助外国竞争对手的一系列事件。
1703427501
1703427502
《多德-弗兰克法案》会将金融危机变为历史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会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吗?可能会,时间将会给出答案。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将降低未来过度金融化的严重性和成本支出。套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说法,如果我们继续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它将会给美国带来一个完整的(即使不完美)金融体系改革。正如本文提到的,是否继续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是不确定的。
1703427503
1703427504
然而,《多德-弗兰克法案》并没有尝试去修复国家已经破碎的抵押贷款融资系统,也没有找到解决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困境的方法,它将继续影响美国金融系统,这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一个瓶颈。这个持续困扰我们的问题将是下一章的重点。
1703427505
1703427506
[1]2012年,弗兰克决定不再竞选连任。
1703427507
1703427508
[2]事实上,在2010年,多德决定不再参加竞选。
1703427509
1703427510
[3]林肯成功地击退了来自霍尔特的主要挑战,但后来在2010年的竞选中失败了。
1703427511
1703427512
[4]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不受预算限制,因为它们自身能融入资金。
1703427513
1703427514
1703427515
1703427516
1703427517
当音乐停止之后:金融危机、应对策略与未来的世界 12 失事的列车
1703427518
1703427520
1703427521
1703427522
如果你第一次没有成功,那就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1703427523
1703427524
——美国谚语
1703427525
1703427526
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财政部于2008—2009年对利差发起了正面进攻,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可以给出A的评分。2009—2010年的金融监管改革也相当成功,至少可以得个B。但是,对于住房抵押贷款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简称“止赎权”)的问题,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则有些“三心二意”,也许只能得个C-或者D。而且,请不要忘记,整个金融市场的混乱是从抵押贷款的违约问题开始的。
1703427527
1703427528
最严厉的批评认为,遏制止赎权的努力是彻底的失败。这未免有些太苛刻了。但即使是最富有同情心的评价也毫无溢美之词,没有人认为这算得上成功。专家们怎么能在2012年就预测还将产生1 000万或者更多的止赎权?遗憾的是,止赎权问题不仅完全可以预测,还能预测得很准。事实上,止赎权在2006—2009年之间就翻了不止3倍,直至现在问题还在恶化。无数失去了房子的家庭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还有更多的家庭会遭遇这样的不幸。
1703427529
1703427530
拖延止赎权问题的成本是很高的。据估计,房屋如果丧失了赎回权,大概会损失一半的价值——比如,10万美元。换句话说,如果房主和银行可以找到避免丧失赎回权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10万美元的损失,而这只是货币成本。除此之外,止赎权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使得很多房屋闲置,让整个社区蒙受痛苦。
1703427531
1703427532
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止赎权横扫整个美国,就好像看着一个造成了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列车失事的慢镜头。但与列车失事不一样的是,政府不是一个只能看着灾难发生的旁观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只是它没有去做。失去房产的家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由于止赎权的流动行抑制了房地产市场,进而像铅块一样将摇摇欲坠的经济往下拉,因而我们所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牵连。
1703427533
1703427534
“三位一体”,解决止赎权问题的三大障碍
1703427535
1703427536
为什么会出现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这种解释随后便销声匿迹了。最初,许多人认为这一波止赎权的出现源自数百万刚流行的可变利率抵押贷款,早期它被描述成“注定要违约”。许多次级可变利率抵押贷款持有者发现,一旦抵押贷款利率在低的“诱惑利率”时期之后被重新设定,他们将无法支付月供。随着房屋价格的下跌,再融资几乎不可能,迅速上升的月供导致了无数的违约。
1703427537
1703427538
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出现了,特别是在利率快速增长的危机早期,不过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政府对大萧条发起“进攻”,尤其是美联储的奋力抗击,利率的上升得到了控制。低利率的一个良好的“副作用”是,不仅不会再出现令人畏惧的抵押贷款利率调整,还可能出现利率降低的情况。因此,我们并没有进入一个可变利率抵押贷款爆发的“美好新世界”,而是遭受了由最初原因造成的违约激增:人们失去了工作,或者遇到了其他经济上的困难,因此不能及时支付房贷。这是一个熟悉的故事,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1703427539
1703427540
那么,为什么止赎权问题从来没有“被解决”呢?解决止赎权问题有三个互相关联,且至今仍然存在的主要障碍。以下就是我们本章要重点关注的“三位一体”障碍问题。
1703427541
1703427542
巨额的费用
1703427543
1703427544
由于处于危险之中的抵押贷款数以百万计,要解决止赎权问题,资金的需求量大得惊人。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起码超过2 000亿美元(假设有100万套住房,平均每套价值20万美元),政府领导人是不愿意拨这么大一笔款项的。抛开政治上的考虑,一个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花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问题,尤其是在政府赤字已经很大,而且还有很多公共资金诉求的情况下。保尔森和盖特纳掌管的财政部都认为这不值得。我一直不太同意这个观点,可惜我没有2 000亿美元可以贷给他们。请注意这里我使用的动词,它非常关键。这2 000亿美元其实只是“贷”出去,而不是花掉。我很快会在后文中说到,避免数百万的止赎权的净成本可能为零,甚至是负的。
1703427545
1703427546
产权变动问题
1703427547
1703427548
修改大量的抵押贷款的第二个障碍,是一堆没有人愿意处理的棘手的法律问题。不幸的是,止赎权问题的大部分(也许是所有的)解决办法都多多少少要求产权的重新分配。一些当事人会被告知,他们的法律权利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或者他们无法获得合同给予他们的权利。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的产权被篡改,这是可以理解的。
1703427549
[
上一页 ]
[ :1.70342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