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465911e+09
1703465911
1703465912 一山更比一山高。如果2006年的股市表现用火热来形容,即将到来的2007年的股市表现只能用疯狂来表达。2006年,这头牛仅仅狂奔了几下而已;2007年,它还会飞呢!
1703465913
1703465914 股指新高 个股齐飞
1703465915
1703465916 2007年,经济持续向好,季度GDP增速环比持续上升,考虑到物价增长,名义GDP增速更快,企业利润也继续大幅增长。尽管央行为防范通胀和经济过热,持续小幅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负利率和股市的“赚钱效应”仍驱动居民存款持续流入基金和股市,流动性极其充裕。经过2006年大涨,股市已成为众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投资者、新闻媒体、政府官员甚至一些与股市完全不沾边的人无不“谈股论金”。即使在公共场合,只要谈到股市,素不相识的人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关于股市的各种正面报道铺天盖地,牛气冲天。在各种宣传及“赚钱效应”的驱使下,许多从未接触过股票的人奋不顾身地冲进股市,就好像地上有一大堆钱可以随便捡一样。鉴于2006年股市的巨大涨幅和基金动辄募集几百亿元,证监会年初开始限制基金发行规模,防止市场资金过度膨胀。但新投资者刚激发的投资热情岂能说停就停?投资者选择自行投资股票,20世纪90年代初投资者高涨的入市热情再次出现。沪深交易所新股东开户数量屡创新高,每月净增几百万户。5月底,首次突破1亿户(当月新增近1 000万户),比2006年末增长近2 400万户,增幅达29.67%。大量居民存款涌入股市,“储蓄搬家”再次出现。虽然央行6度提高利率,仍未能逆转这一趋势。
1703465917
1703465918 牛没来得及休息片刻,也没有等待享用战利品的“跟随者”,独自扬着“跑中带跳”的劲蹄向着下一个城堡冲去。跟随者蜂拥而至,半路上时不时还有新的大队人马汇合,多头紧紧跟随牛蹄,一路攻城拔寨,势不可当。
1703465919
1703465920 1月4日,上证综指以2 728.19点跳空开盘,报收2 715.72点,首个交易日便攻克2700关口。当日,工行以6.30元开盘,盘中上探6.79元,市值一度超越花旗集团跃居世界第一。当工行市值冲冠的消息传开,投资者意识到工行市值与现实中的行业地位不太匹配,担当“武林盟主”还不够火候,抛盘涌出,股价大幅下挫,最后报收6.02元,反而下跌2.42%,全天振幅14.68%。之后,工行股价逐步回落至4.56元低位。
1703465921
1703465922 1月5日直至春节假期前,上证综指在2 600~2 950区间高位震荡。1月9日,中国人寿登陆沪市,上证综指随之大涨3.72%,当日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22日,沪市成交金额达1 048.6亿元,首次突破1 000亿元大关。其间,指数多次冲击3 000点大关未果。2月26日,春节后首个交易日,补充了弹药的投资者再次入市,上证综指报收3 040.60点,终于攻下3 000点整数关口。
1703465923
1703465924 相比于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的涨幅更猛烈。自年初开盘后,短短12个交易日,涨幅高达25.15%。
1703465925
1703465926 牛跑得越来越快,时不时连蹦带跳,后续大军有点跟不上。一看离得太远,它也时不时回头望几眼,有时甚至往回蹦两步。牛市中,涨多跌少,一旦调整起来就迅雷不及掩耳,时间短、跌幅大。牛市调整原因五花八门,有时是突发事件,有时是市场预期的变化,仅仅是市场突然意识到涨多了应该调一调。“2·27”暴跌就属于后一种。
1703465927
1703465928 2月27日,星期二。自2006年8月底两市发力大涨以来,涨幅接近翻倍且几乎没有回调,再加上3 000点整数关口的心理压力,两市单日放量暴跌。上证综指暴跌268.81点,跌幅8.84%;深证成指暴跌797.87点,跌幅9.29%。两市均创下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市值缩水上万亿元;个股哀鸿遍野,超过800只股票跌停;成交金额创出2 007亿元历史新高。
1703465929
1703465930 之后,孟买、伦敦、纽约等世界各地股市纷纷上演“黑色星期二”,道指狂泻416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如此评论道:“以前都是我们打喷嚏,别人就感冒;现在反过来了,是中国人打喷嚏,我们就感冒。”开市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并不必然意味着因果关系。中国市场虽然初步具备国际影响力,但还远未到媒体所说的“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的程度。
1703465931
1703465932 “2·27”暴跌中罕有逃亡者,由于下跌过急,各方眼睁睁地看着手中股票的市值跳水;事后看,当天卖出的投资者注定要后悔。大跌前一周,新增A股开户数达到57万户[12],在疯狂的牛市中,单日的快速下跌注定成为新资金建仓的良机。牛蹄随后掉头向上,把空方远远甩在身后。踏空的投资者还在盼望股指回调大举买入,这头不知疲倦的牛突然又蹿了起来。
1703465933
1703465934 “2·27”之后,这头牛指挥沪深两路大军持续征战,从“嵩山”攻到“峨嵋”,不停地刷新“海拔高度”与市场成交金额纪录。上证综指一路大踏步至5月29日的4 334.92点,61个交易日累计大涨1 562.8点,涨幅达56.38%。其间,只有11个交易日下跌,日成交金额放大到1 600亿~2 600亿元。深证成指也不甘落后,一路飙升。4月13日,报收10 019.92点,首次站上万点大关;29日,报收13 456.6点,成交1 279.2亿元。
1703465935
1703465936 短短半年,沪深两市分别大涨62.05%、102.45%,两市日均成交量已超3 000亿元。对投资者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光。在财富效应面前,没有谁能抗拒得了令人怦然心动的诱惑。2007年上半年全民炒股运动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街边摊主、上班族、学生、教师、记者、医生及年轻的公务员等无一不投身到股市洪流,参与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令其他国家羡慕不已。大涨之时眉飞色舞,回调之际唉声叹气,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共舞。
1703465937
1703465938 大量新入市的投资者缺乏证券投资知识,像去菜市场买便宜的菜一样买股票,喜欢购买绝对股价低的低价股,认为这才是便宜。有个段子说,有一天,一个新股民去营业部,按报价从低到高去找股票,发现晚来了一步,5元钱以下的股票都卖完了,只好买5元钱的股票了。他们认为,购买低价股比购买高价股保险,即使跌了也不会跌多少。一只5元钱的股票跌没了,也就亏5元钱,但是一只40元钱的股票要是跌没了,那就不能承受了。他们急匆匆地冲入股市的唯一目的就是挣快钱,但又怕亏。一时间,低价垃圾股行情火爆,鸡犬升天,市场投机之风盛行。
1703465939
1703465940 2007年1月,沪东重机发布公告,公司计划向控股股东等定向增发4亿股A股,募集资金收购控股股东造船资产(后更名为中国船舶)。由于整体上市后业绩将大幅增长,其股价复牌后连续涨停,10个交易日内从37元涨到77元,此后仍大幅上涨,最高达300元,荣登A股有史以来的“股价之王”。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强烈地刺激了每一位市场参与者的神经,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沪东重机。此后国资委公布,2010年央企数量要从161家调整、重组至80~100家,这如同火上浇油,央企重组和整体上市的美好前景给投资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1703465941
1703465942 也有骗子借机浑水摸鱼。2007年2月至3月,杭萧钢构先后发布公告,宣称获得安哥拉工程建筑项目合同,涉及金额高达347亿元。消息公布前后,其股价被市场疯狂炒作,连续12个涨停板,成为1个月里两市涨幅最大的股票。稍有常识的人都能轻易识别这是一场骗局。一个人口才1 700多万、打了20多年内战、GDP仅4 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小国怎么有能力拿出300多亿给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外国公司盖房子?4月4日,杭萧钢构开盘1分钟后被紧急停牌,监管部门开始介入调查。4月27日,调查结果公布:杭萧钢构在信息披露方面违反有关证券法规,拟给予处罚,同时有关证据和线索移交公安机关。股票复盘后死死封住跌停板,无数奋勇追涨的投资者被迫吞下“轻信忽悠”的苦果。
1703465943
1703465944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2007年上半年无数“神话”中经常为人们所谈论的个案而已,大牛市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半年时间,央企整合、资产重组、股权激励、人民币升值、参股券商等概念股大幅上涨,掀起了股市造神运动一个又一个新高潮。
1703465945
1703465946 市场太疯狂了!某资深股民这样描述:“那段时间基本上买什么股都会涨。小道消息满天飞,我们楼道里的保安都会向我推荐股票,而且一说一个准儿!”
1703465947
1703465948 面对股市狂飙,专业人士又如何看待呢?2006年底,各大国际投行、国内券商对中国股市一致乐观,纷纷预测2007年A股可望达到3 000点。但2007年仅过1个多月,在中国投资者高涨的热情推动下,3 000点一跃而过,投行们尴尬不已。随着牛蹄继续狂奔直指4 000点,多空争辩加剧:乐观者称牛市还在中途、不轻易言顶;看空者则注意到了泡沫的踪迹,一些专家学者再度提出“泡沫论”、“赌场论”,许多国际著名投资大师说中国股市风险显现,一部分QFII投资者开始退场,甚至有一家阳光私募因仓位过低无法适应这样的市场、主动清盘把资金还给充满怨言的客户。基金作为买方不轻易发表对市场的观点,为避免与基准指数偏离太远,始终保持高仓位,享受着牛市的盛宴,“闷声发大财”。“2·27”大幅震荡,老基金没有减仓,新成立的仓位较低的基金则大幅建仓。
1703465949
1703465950 至5月29日,小盘股和低价股指数[13]是表现最好的风格指数,分别上涨132%、229%,市场平均股价迅速拉升。2006年底,个股股价平均中值5元左右,到2007年5月底,平均中值已上升至12元,“5元股”基本被消灭;类似的情形还要追溯到1996~1997年,当时也一度要“消灭某元以下的股票”。低价股普涨让投资者享受了一段美好的幸福时光,直至财政部深夜出台了一则公告后戛然而止。
1703465951
1703465952 “5·30”惨案 当头棒喝
1703465953
1703465954
1703465955
1703465956
1703465957 2007年5月7日,《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描绘出“全民炒股”的疯狂一幕。
1703465958
1703465959 鉴于2006年下半年起股市加速上涨,证监会自2007年初一改往日的扶持政策,不停地进行各种风险提示,限制新基金发行规模。央行也针对经济形势陆续出台包括调高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等调控措施。但压抑5年之久的做多热情一旦点燃是难以浇灭的,投资者眼里只看到股票上涨带来的财富幻觉,根本无视风险存在,监管层的劝阻甚至一般的行政手段根本无济于事。大牛市中希望投资者冷静下来无异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江南北正唱着《死了都不卖》:“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股市牛市一直在……到顶部我才卖,做股民就要不摇摆,不怕套牢或洗牌。”
1703465960
[ 上一页 ]  [ :1.7034659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