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466907e+09
1703466907
1703466908
1703466909
1703466910 图15-1 2009年1月至8月上证综指上演超级大反弹
1703466911
1703466912 理论上,股票的价格决定于企业盈利和估值水平。企业盈利水平直接决定于经济状况,而估值水平取决于对盈利(经济增长)的预期和流动性状况。成熟市场一般都会体现出“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规律,股市的周期波动和经济周期波动高度相关。不过由于政策和流动性的变化会领先于实际经济的变化,因而股市在大多数情况下领先实体经济。股市和实体经济走势背离的情况并不鲜见,但一般都是短期现象,中长期看,股市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因此也有“狗与主人”这个形象的比喻(股市是狗,经济是主人)。
1703466913
1703466914 投资者往往会观察到,股市受政策的影响很大,尤其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因为政策对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中国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力更大。不过在成熟市场上,直接针对股市的政策并不多。宏观政策是通过对经济的作用从而作用于股市的(企业盈利、流动性和估值)。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其目的是稳定金融体系,挽救实体经济;中国推出的“4万亿计划”,目的也是通过扩大投资来刺激实体经济,抵御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这些政策都不是针对股市的,但由于其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客观上也对股市产生了巨大影响。
1703466915
1703466916 由于A股市场缺乏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在利好之下,股市往往涨过了头(同时在利空之下也容易跌过了头)。正如“狗与主人”散步一样,主人向前走几步,狗可能已经跑出几十米远;待主人欲转身往回走时,狗又往回跑了几十米。2009年上半年股市的快速反弹透支了经济基本面,原本只应是一场普通反弹行情却演变成超级反弹行情。但股市的中长期表现往往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脱离经济基本面支撑的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最终还得下跌。以2006年、2007年为例,在股权分置改革制度红利释放、经济繁荣、企业利润大幅提升的利好背景下,A股市场走出历史罕见的长达两年多的单边超级大牛市,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对冲机制的市场环境下,狂热的投资者推动泡沫迅速扩大并远远超出基本面预期,最终在2008年大熊市中付出惨重的代价。类似这样的暴涨暴跌行情A股市场曾多次出现。
1703466917
1703466918 指数基金异军突起
1703466919
1703466920 每一波市场行情都有明星脱颖而出。2009年超级反弹行情中,市场上涨一气呵成,沪深指数一路狂飙,很多主动型股票基金经理加仓不及时或加仓力度不够,错失了机会。而一直处于边缘的指数基金凭借高仓位优势、业绩大幅超越主动型股票基金而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热捧的明星。
1703466921
1703466922 与同期指数涨幅相比,一季度主动型基金表现逊色。主动型股票基金、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2.26%、21.18%,但各类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32.98%。上半年,指数基金继续大幅跑赢主动型基金。标准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半年的平均收益率高达68.38%、68.51%,主动管理的标准股票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灵活配置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0.32%、35.46%、45.22%、39.62%,只有7只主动型基金跑赢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指数基金之所以能够在这轮超级反弹中战胜主动型基金,关键在于基金合同规定的高仓位。在市场一路上涨、拒绝回调时,高仓位保证了指数基金能够抓住股市快速反弹的机会。
1703466923
1703466924 指数基金是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通过购买一部分或全部的某类指数所包含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目的是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指数一致,以取得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数基金不作主动择时、选股或仓位判断,只需紧密跟踪指数走势,与指数同涨同跌。1971年7月,美国富国银行推出全球第一只指数基金,仅面向机构投资者销售。指数基金最具革命性的发展应归功于约翰·博格,他于1976年在美国推出了首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指数基金——先锋标普500指数基金。这只基金最初仅募集到1 100万美元,到2012年末规模超过1 000亿美元。由于他创立了首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指数基金并创建了以指数基金为主的先锋集团,被誉为“指数基金之父”。
1703466925
1703466926 作为基金大家族一员,指数基金在中国长期被边缘化,发展远落后于占主流的股票型基金。2002年底,华安基金发行了境内首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基金(后更改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基金),拉开我国指数基金发展的序幕。2004年底,华夏基金发行了境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由于投资者对指数型基金认知度低,不太被关注,其扩容步伐缓慢,2002至2008年,仅成立19只指数基金。
1703466927
1703466928 2009年上半年,A股市场快速反弹,指数基金大放异彩、独领风骚,国内基金市场刮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指数基金旋风”。指数基金一下子变成时髦的代名词,发行规模和数量不断刷新纪录。2009年共发行了29只指数基金,超过过去7年总和(共19只);募集规模1425.88亿元,占当年新发基金募集规模近40%;单只指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49.17亿元,远超其他新基金平均25亿元的募集规模。
1703466929
1703466930 表15-1 历年指数基金新发行数量和规模
1703466931
1703466932  年份   发行数量(只)   发行规模(亿元)   占新发基金规模比例(%)   2002   1   30.94   5.33   2003   3   75.34   10.70   2004   4   130.82   7.18   2005   2   13.81   1.37   2006   6   182.64   4.68   2007   1   59.42   1.00   2008   2   9.95   0.56   2009   29   1 425.88   38.48   2010   44   563.11   17.66   2011   60   466.77   16.88   2012   65   984.02   15.26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1703466933
1703466934 2009年,首募规模前10名的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有6席;募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基金仅有5只,3只为指数基金,其中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易方达深证100ETF联接基金、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基金分别募集247亿元、189亿元、167亿元。除了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之外,指数基金品种也日渐丰富,从完全复制到增强型指数基金,再到分级型指数基金。跟踪指数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宽基指数到细分行业指数,再到风格指数。
1703466935
1703466936 业绩靓丽与规模飙涨,铸就了2009年“指数基金年”的辉煌岁月。2009年中国指数基金大发展,指数基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9年,境内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过3 000亿元,达到3 440亿元,较2008年末增长246.38%。指数基金成为中国基金的主流品种之一,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703466937
1703466938 指数基金异军突起,引发市场关于主动型与被动型基金孰优孰劣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A股市场尚不是有效市场,主动型基金能够通过控制仓位、投资研究和信息发掘实现超额收益。2009年3月9日,《证券时报》刊登署名文章《指数涨幅归零 基金稳赚15%》,指出“从2007年1月15日到2009年3月6日,沪深300指数终点回到起点,188只开放式偏股基金单位净值平均上涨15%,超过八成偏股型基金战胜了市场”。另一种观点认为,以上样本数据时间间隔过短、基金只数过少。他们援引美国权威指数投资网(Index Universe.com)2011年的统计数据,无论是大盘基金、中盘基金还是小盘基金,五年期未能超越基准的比例从57.63%到78%不等。这意味着,长期看至少近六成主动型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基准。
1703466939
1703466940 国外也有类似的针锋相对的争论。指数基金刚推出时,很多专业投资者认为,指数化无异于逃避投资,属于懒人的游戏,将投资庸俗化为工程工具,是“板上钉钉的平庸”。指数化投资的支持者著书立说对此进行反驳,例如伯顿·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一书中将专业投资者选股和大猩猩掷飞镖选股相提并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也参与争论并支持指数化投资,他认为,“人们都说运用指数化就是满足于平庸,那么,如果华尔街最聪明的脑瓜连平庸都做不到,岂不很有趣?”
1703466941
1703466942 3天247亿 抢购再现
1703466943
1703466944 2007~2008年,投资者大喜大悲。2009年,股市大幅反弹。投资者没想到天上居然还能掉下这么大的馅饼,给了个扳本的机会,纷纷涌入股市和基金。看到指数基金业绩领跑,那还等什么?错过这个村就没这家店了,赶快买指数基金去!2008年的伤痛还没有痊愈,仅隔了几个月,投资者在贪婪的驱使下,匆匆忙忙抱着钱投入指数基金狂欢之中。而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发行则是2009年狂欢的巅峰。
1703466945
1703466946 华夏基金历来追求主动投资理念,以战胜市场为己任,为什么要发一只被动的指数基金?我们认为,经过2008年大熊市,指数严重超跌,在指数点位很低时发行指数产品能为投资者带来利益。从上证50ETF的运作经验来看,客户对被动型产品也有很强烈的需求,具备指数波动判断能力的投资者愿意投资指数基金。
1703466947
1703466948 2009年初,市场还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指数基金尚未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公司确定申报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计划募集20亿元左右,并在福州、长沙、重庆、昆明等9个城市开展了沪深300指数基金“信心之旅”推广活动。超乎想象,客户参与热情非常高,每场都有300~500名客户参加。
1703466949
1703466950 更超出我们预料的是,市场大幅反弹,上证综指很快返至2 500点上方,指数基金涨势喜人,赚钱效应凸显,投资者热情越来越高,2007年人山人海抢购基金的壮观场面又出现了。
1703466951
1703466952 除了市场上涨、指数基金赚钱效应外,华夏基金的品牌也是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遭疯狂抢购的原因。2009年华夏基金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达到顶峰,2007、2008年领先的业绩得到投资者充分认可。特别是基金经理王亚伟凭借几年持续的优异业绩成为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基金经理,投资者尽人皆知。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销售时,银行的客户经理说,这只新基金就是王亚伟那个公司发行的基金,以至于讹传为王亚伟管理的基金。在市场疯狂时,什么样的故事都会演绎出来。
1703466953
1703466954 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在市场上涨、指数基金赚钱、公司品牌效应的背景下登场了。7月6日,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正式发行。第一天,130亿元!第二天,近70亿元。两天近200亿元!远远超出预期。以这种速度,如果按照原定计划募集20天以上,募集500亿甚至千亿也是可能的。2007年大牛市中投资者疯狂抢购基金后损失惨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尽管是被动型基金,但如果赔钱了,投资者将蒙受巨大损失。发行第二天,我们临时发布公告,次日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停止认购,提前结束发行。
1703466955
1703466956 短短3天,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共募集247亿元。各种赞扬、羡慕纷至沓来。《东方早报》惊呼,“华夏基金的品牌号召力首屈一指”;“投资者认购热潮不断,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在连续三天的发售时间里,每天创造新的历史”。面对投资者的热捧、舆论的赞誉、同行的羡慕,我们感觉不到兴奋,而是巨大的压力。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募集规模大大超出预期,其背后是公司多年品牌的积累,是投资者的信任。在指数基金的大卖热卖中,投资者的信任会不会被透支?
[ 上一页 ]  [ :1.7034669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