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51648e+09
1703516480
1703516481 需要说明一下证券市场(securities market)与金融市场的区别。证券市场是以交易的对象来界定的,是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有价证券是证明持有人有权取得特定收益的凭证。不管是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只要买卖的对象是证券,就都是证券市场的一部分,比如票据贴现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但并不是所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属于证券市场,比如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属于资本市场,但不属于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范畴要大于证券市场。
1703516482
1703516483 股票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科技创新和进步,新产品的出现,人类福利的增进,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马克思曾形象地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情完成了”[5]。
1703516484
1703516485 债券市场(bond market)是买卖债券的市场。债券是发行人(债务人)为筹集资金,给购买人(债权人)出具的载明双方有关权利义务等事项的凭证(不一定是纸质的,更可能是电子形式的)。这些事项包括面额、利率、日期等。只有标明了这些事项的债券,才是标准的债券,才可以在市场上发行和转让。
1703516486
1703516487 债券按照计息方式不同,分成两类。一是息票(coupon)。息票在过去是剪息票的意思,债券所有者通常持有一部分剪下来的债券票面,到期后拿去发行人那里兑换利息。现在的债券多是电子化的,没有票面,但是出于习惯,仍把按照预先确定的利息率支付的债券叫作息票。二是贴现债券,即按折扣(低于面值)价格发行,到期按照面值赎回的债券。折扣的幅度,自然就是利率。
1703516488
1703516489 债券市场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的中长期债券。如美国国债市场主要以中长期国债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市场,在为美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由财政支持)的运行中,功劳甚大。当然,企业债也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703516490
1703516491 基金(fund)一般指的是证券投资基金(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是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人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投资于股票、债券,再将收益按照基金份额分配的一种金融产品。
1703516492
1703516493 基金的投资人是基金的所有者,基金的托管人是名义上的所有者,因为投资者众多,需要聘请专门的机构(规模大,聘请人的平均成本低),代为保管和处理分红等事项。基金的管理者就是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投资者是委托人,托管人和管理人都是代理人,基金是一种信托(trust,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投资工具。
1703516494
1703516495 基金源于英国。19世纪,英国的中产阶级开始去海外的殖民地投资,他们的投资数目不大,只能投资单独的一个项目,风险就很大。这种规避风险的要求,催生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投资基金,即1868年成立的“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The Foreign and Colonial Government Trust)。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投资基金产生于美国,即1926年在波士顿成立的“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Massachusetts Investment Trust)。
1703516496
1703516497 基金的优势是能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因为每基金单位(一份)只需要一点资金,比如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因此可以聚集起大量投资者手中闲置的,又无其他投资渠道的资金,总体规模可能十分巨大。
1703516498
1703516499 与股票、债券相比,基金投资是相对安全的,因为总资金量大,能分散在多个项目上。分散能规避风险的原理,将在下一节中具体阐述。
1703516500
1703516501 通常,基金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限定发行总额(基金单位数),额满就封闭(停止募集)。开放式基金不确定基金的单位总数,可不断发行新的基金单位,随时允许投资者赎回本金。
1703516502
1703516503 为什么需要银行?
1703516504
1703516505 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市场中介。商业银行的内容,会在下文详细论述。这里只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社会始终需要银行?
1703516506
1703516507 为什么这也是个问题?
1703516508
1703516509 很多人认为银行很有钱,这一方面是对的,银行经营的就是钱,当然得有钱;另一方面,又不对,因为除了很少的资本金,银行自己本来并没有钱。银行是从千千万万的储户那里聚集资金,然后把钱贷出去,坐收利息,最后再把利息的一小部分分给储户,余下的都留给自己。它的主要业务和利润来源,是存贷款利差。
1703516510
1703516511 现代商业银行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银行曾经受到很大的冲击,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出现,可是直到今天,我们还看不到银行衰败的迹象,相反,经历了风雨的洗礼,银行变得更加壮大,社会越来越离不开它。
1703516512
1703516513 为什么有闲钱的储户(盈余者)不把资金直接借给需要它的人(赤字者),而宁愿受银行的“盘剥”呢?我们先看看直接联系是否可行。
1703516514
1703516515 先看出借者:
1703516516
1703516517 每个储户的资金是有限的,少的也许只有几百元,有限就意味着多数储户只能把资金借给一个人。但是,储户不知道谁需要资金。如何知道?就要付出成本,获得需要资金的人的信息,比如做广告。资金本来就很少,做广告的费用也许很大,得不偿失。
1703516518
1703516519 退一步,假定储户不用费事就找到了需要资金的人。接下来双方谈判,确定贷款的条件,特别是利率。双方一般并不认识,没打过交道,不晓得对方的信誉,特别是出借者对借款人的信誉不得而知。
1703516520
1703516521 所以把资金借出去有很大风险。越没有信誉的借款人,越要显示自己有信誉,他可能会保证,把资金投到最安全的项目上。可是,出借人根据经验就可以知道,借款人的口头保证不足为凭。谈判的结果就是,要么借款人同意借钱,但索要极高的利息,要么双方谈不拢。
1703516522
1703516523 太高的利息,如果超过了正常投资的回报率,借款人要么不接受,要么就把资金投进风险极高的项目中,将风险转嫁给出借者。
1703516524
1703516525 再看借款人:
1703516526
1703516527 他需要资金,而且可能比较多,否则就不必这么费周折。可是每个出借者的资金都是有限的,借款人需要向很多人融资,跟许多人谈判。首先,借款人需要让人知道他需要多少资金,怎么做到?比如做广告。这需要不少费用,一个急需融资的人也许根本拿不出钱来做广告。
1703516528
1703516529 现在退一步,假定他没费劲就找到了100个出借者。接下来要谈判,而且是一一谈判。因为每个人对风险,也就是对利息和其他借款条件的态度都不同。谈判就需要场所,需要花费。这个费用可能是巨大的,以至于即使借到了资金,其投资收益也不足以抵销谈判的费用。
[ 上一页 ]  [ :1.703516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