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51653e+09
1703516530
1703516531 再退一步,假定出借者和借款人谈判成功,达成了协议。问题并不会到此结束。协议是达成了,可怎么让双方特别是借款人履行协议?我们说过,借款人付出了巨大代价,他一定有违背协议,把资金投到高风险项目上去的激励。而且借款人知道,即使他这样做,出借者也无可奈何。因为出借者太多,每个人的资金都有限,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监督协议的履行。这100个出借者都有“搭便车”[6]的心理,都等着别人去监督借款人,自己乐得受益。所以实际上没有人监督协议的执行。
1703516532
1703516533 经过几次博弈,结果一定是没有人愿意借钱。这样,社会就失去了原本应该出现的投资机会,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和财富的增加。
1703516534
1703516535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出借者的风险太大。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如前所述,因为每个出借者的钱都很少,只能投给一个人,投到一个项目上。投资成功,大家各得其利,但如果亏损,出借人的资金就会化为乌有。
1703516536
1703516537 这好比玩赌博游戏。假如你只有1 000元可用来打赌,方法是扔硬币。如果只玩一次,正面朝上赢2 000元,反面朝上赔1 000元。从概率上说,正面、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50%。你的数学期望值是500元[(2 000×50%)+(–1 000×50%)]。假如你赢了,当然高兴,但是输赢的概率一样,如果输了,你的全部筹码就没有了!只玩一次的风险很大。
1703516538
1703516539 实际上,大多数人不会玩这个游戏。这就是出借者所面临的问题,他相当于只玩一次游戏,风险太大。
1703516540
1703516541 如果有了银行,情况会不会发生变化?
1703516542
1703516543 先看出借者:在没有银行的情况下,他担心的是资金借出去有风险,因为无法辨别借款人的信誉,也无法监督借款人。有了银行,出借者的这些担心就不必要了。因为出借者再不用寻找借款人,只要把资金存到银行就可以。出借者不用做广告寻找借款人,也不用担心借款人是否有信誉,遵守不遵守协议。银行可以替出借者去调查借款人的信誉情况,银行有专门的人员和渠道,可以同时调查很多人,调查的成本很低,把借款人的信誉调查清楚相对容易。同样道理,银行还可以监督借款人是否遵守贷款协议。出借者的交易成本因此大大降低。
1703516544
1703516545 再看借款人:他原来担心的是出借者太多,谈判费用太大,而且出借者的条件太苛刻,比如利息过高等。有了银行,借款人的这些担心就成了多余。他们不必费力寻找出借者,也不再需要一一谈判,只要找到一家银行,跟银行谈判就可以。银行以它的组织信誉和管理能力成为借贷双方的中介。
1703516546
1703516547 没有银行,每个出借者不多的资金只能投给一个人、一个项目,因此风险极高,对利息的要求也高。现在理论上,任何一个出借者的资金,哪怕是1元钱,都投入到无数个项目上去了。因为银行吸收了存款后,会统一使用这些资金,把它们贷给需要资金的人,投到无数个项目上。
1703516548
1703516549 更关键的是,这无数个项目之间并不存在关联性,不是一个项目亏损了,其他的项目也亏损,这些项目之间的盈亏没有关联。每个项目都经过银行的考察,经过专业的风险评估。所以出借者的资金是相当安全的,除非发生意外,否则不用担心自己的资金回不来。
1703516550
1703516551
1703516552 这就好比前边的赌博游戏,假如不是玩一次,而是10次,即把1 000元分成10等份,每次100元。数学期望值还是500元(会算吗?)。但是,只有你连续10次,每次都是负面朝上的情况下,你输的钱才和玩一次时反面朝上的一样多!但是连续10次,每次都是负面朝上的概率是很小的,只有。输光的可能性基本可排除。风险大大降低了,玩游戏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这也是出借人所面临的新情况。
1703516553
1703516554 银行的出现解决了出借者担心的资金安全问题,也解决了借款人担心的交易成本过大的问题,促成了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的交易,资金就有效地配置到了最需要的地方,社会财富也相应增加了。
1703516555
1703516556 PE和VC
1703516557
1703516558 PE是“Private Equity Fund”的缩写,意思是“私募股权基金”。私募(private placement)就是以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跟私募相对应的是公募(public offering),即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
1703516559
1703516560 PE是向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股权投资为主的基金,一般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其目的并不是长期拥有和控制对象公司,而是尽快获利退出,以便将资金再用于下一个投资目标。
1703516561
1703516562 PE退出的途径有IPO[7]、并购[8]、股权置换等。凯雷公司[9]就是一家世界知名的PE投资公司。
1703516563
1703516564 VC是“venture capital”的缩写,意即“风险投资”。VC一般投资于创业型的高技术企业,同样是追求尽快获利退出。与PE的区别是,VC介入企业的时间更早,PE是等企业快IPO了再进入,而VC是在企业创业初期就可能已经参与。一般说,PE的投资规模比VC要大。
1703516565
1703516566 但是也无法严格区分PE和VC,它们的运作方式和目的都十分类似,可以看作一码事。
1703516567
1703516568 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1703516569
1703516570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简称投行)产生于18世纪,产生之后发展迅速。1929~1933年的大萧条爆发之前,美国证券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商业银行把原本用于放贷的钱也投到股票市场。那时政府对证券业几乎没有任何监管。危机突然爆发,股市崩盘,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纷纷破产。
1703516571
1703516572 大萧条之后,美国政府痛感银行卷入股市的巨大风险,于是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对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管理,对商业银行管制很紧,对投资银行则较为宽松。
1703516573
1703516574 以美国为例,投资银行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商业银行分解而来,如当初的摩根银行,就分解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MS,俗称“大摩”)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JPM,俗称“小摩”)两部分,前者是投资银行,后者是商业银行;二是由证券经纪业务公司转化而来,如美林证券。
1703516575
1703516576 2007年之前,按规模由大到小排列,华尔街上的五大投资银行依次是: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五大投行在华尔街呼风唤雨,全球大型企业的并购中,几乎都有它们的影子。
1703516577
1703516578 虽然名字里有“银行”字样,可是投资银行不是银行。它既不接受存款,也不发放贷款,而存贷业务恰恰是银行的核心。
1703516579
[ 上一页 ]  [ :1.703516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