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528104
短短的9个月后,即2012年6月,大豆的全国收购均价上涨到4200元/吨,玉米的收购均价为2350元/吨。大豆与玉米的价格比上升到1.85。如果你在2011年9月参与多大豆空玉米的套利,那么你已经获得了超过50%的投资回报。但这只是刚刚开始,原因很简单,这个比价关系仍不足以改变人们放弃大豆而种植玉米的兴趣。
1703528105
1703528106
事实就是这样。在2012年年末的一次对黑龙江省(中国大豆产量的2/3来自黑龙江省)的农业考察报告中这样写道:
1703528107
1703528108
2012年10月中旬,正值黑龙江大豆玉米收获之际,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了黑龙江地区大豆玉米产区考察活动。农作物考察、沿途观感与农场企业农户调研相印证,平地几乎只见玉米粳稻,未见大豆……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大豆播种面积萎缩……关于2013年的种植意向,农户倾向于继续种植玉米……在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及种植展望上,由于黑龙江地区农户土地较多,农业收入可能是家庭主要收入的来源。由于种植效益玉米强于大豆,大豆面积萎缩,踪迹难觅,玉米面积连续几年扩张。甚至在偏北传统地区也难见大豆……总体玉米产量是增加的。大豆产量则是雪上加霜,面积下降,单产下降,总产肯定要下降。
1703528109
1703528110
数据也给出了证明。从图2-22很容易发现中国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703528111
1703528112
1703528113
1703528114
1703528115
图2-22 中国大豆和玉米的收获面积变化(单位:千公顷)
1703528116
1703528117
数据来源: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
1703528118
1703528119
又过了8个月,到2013年2月,大豆的全国收购均价上涨到4900元/吨,玉米的收购均价为2280元/吨。大豆与玉米的价格比上升到2.16。在6个月后的2013年8月,大豆的全国收购均价回调到4578元/吨,玉米的收购均价仍为2280元/吨。大豆与玉米的价格比锁定在2附近。
1703528120
1703528121
我们都会关心这样的问题:未来会如何呢?未来的大豆与玉米的价格关系会如何变化呢?
1703528122
1703528123
我们不要忘记,国产大豆几乎是我们食用大豆的唯一来源。观察一下食用大豆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关键的。还是用数据和图表说话。见图2-23中国大豆产量与食用消费量变化。
1703528124
1703528125
1703528126
1703528127
1703528128
图2-23 中国大豆产量与食用消费量变化
1703528129
1703528130
数据来源: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
1703528131
1703528132
我们看到,在大豆产量震荡下降的同时,大豆的食用消费却稳步提升。到2013年,国产大豆再也没有余量去压榨豆油了(如果有,也是由以前的储备提供的),并且,大豆供应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向下的波动,都有可能导致供需失衡。更重要的是,这种极有可能的供给不足,无法通过进口来弥补。
1703528133
1703528134
另一方面,目前(2012年8月)的大豆与玉米的价格关系,仍将导致种植大豆的农户转向种植玉米。其结果可想而知。
1703528135
1703528136
人们未必喜欢如此的结果,但此结果显然是社会动力的自然结局,并未涉及个人的恶意或操纵。经济学法则就像重力法则一样,对它进行挑战似乎毫无意义。多年前一本西方初级经济学原理课本写道:“百年前只有专家才能探索它们(经济法则),如今它们已童叟皆知。唯一真正的困难的是,它们太简单了。”
1703528137
1703528138
1703528139
1703528140
1703528142
套利的常识 商品套利实践(三):改变你的视角
1703528143
1703528144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1690年出版的《人类理解论》中发现人性中有一种犯错的倾向,就是“以词代物”。他注意到,我们有一种倾向性举动,就是会对语言相关的概念赋予一个客观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会造成这个概念的重要性被夸大。
1703528145
1703528146
当概念被词汇凸显出来之后,在人们的眼中,它们就开始变得“与事物的本质相当契合,与它们的真实存在完全匹配”。在人的观点有了自己的名称之后,它们就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看上去就变成了客观的存在,具有了物理的躯体,以至于它们使人类的思想都变得更为僵硬。
1703528147
1703528148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货币单位:元、美元和欧元等。
1703528149
1703528150
货币本不是自然世界提供给我们的,而是由人类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从历史上来看,这项人类发明全方位地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首先货币是交易的手段。它减少交易的成本,因为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可以转换为货币。货币还使人们可以从复杂的交易中获利,例如房产或汽车的买卖,这些交易的完成需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货币还为我们提供储备购买力以备将来使用的方法。货币还是一种会计计量单位,可以增强我们跟踪记录的收益和成本的能力,包括那些不同时期的交易。
1703528151
1703528152
原始社会的交换方式是“以物易物”。但人们认识到,必须从诸如“两匹马换一块地”这样简单的物物交换中向前发展,找到一种标准物品。该物品能够用作交换媒介,以方便人们进行三方交易甚至更复杂的交易。或是在某些情形下,该物品还能纯粹是当作一种能够进行价值比较的记账单位。
1703528153
[
上一页 ]
[ :1.7035281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