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53243e+09
1703532430 这个网站还有一个写着“按下门铃,让他们跳舞”的按钮。如果这个按钮被某个观看者点击,那么莱文办公室的门铃就会响起,莱文就会从他的椅子上蹦起来,像一只疯狂的机械木偶一般跳起吉格舞来。在这个网站的即时动态下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曾经遭受非议。”同时还有一则模糊的注释:“但他们是这个市场的新鲜空气制造器。”
1703532431
1703532432 每个看到这个网站的人都只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华尔街常见的交易方式。在这里股票交易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而这将是革命性的。
1703532433
1703532434 尽管莱文的滑稽动作是德泰克公司持续不断的欢声笑语的重要源泉,但是交易员对这个小鬼般的程序员还是抱有很大的尊敬。他们大部分都认为莱文是他们见过的最聪明的人,甚至以后也不能碰到比他更聪明的——他们谢天谢地莱文是和自己一伙的。
1703532435
1703532436 但是仍有些疑难杂症是莱文也不能处理的。纳斯达克的做市商,以及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制定出来的大量新规定,是令德泰克不断焦虑和暴怒的源泉。做市商习惯性地无视德泰克的优选网络系统指令,故意避开他们发出的报价,这使得他们错失了很多赚钱的良机,进而使得他们开始亏损。他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拼了命地想快速改变自己的仓位,却发现他们的交易指令被遗忘在风中。
1703532437
1703532438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去另找一个新的交易池,这个新的交易池能够容纳德泰克的这些交易员在其中很好地进行操作。纽约证交所不行,因为它和这些要求一点都不沾边。除此之外就只有唯一一个交易集散地满足德泰克的要求:极讯。
1703532439
1703532440 极讯的诞生要归功于一小部分公司,他们想要改变纽约证交所原有的交易格局并为此付出了数十年的努力。许多经纪商手上有许多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他们想要直接一对一地进行买卖,或者直接和投资者进行交易,来避免纽约证交所中间人收取的高额的费用。但是不能回避的一点是纽交所在能够交易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的交易场所中仍旧占有主导地位,这些股票中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几家公司。更重要的是,纽约证交所原有的强大利益集团树立了各种形式的障碍,包括诉讼,来防止经纪商之间直接进行交易。尽管如此,这些企业——包括伯纳德·麦道夫的经纪商公司,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仍在不停地尝试。
1703532441
1703532442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为了交易纽约证交所股票,这个平台在1967年被成功组建起来并被命名为机构网络(它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例如富达公司和美林证券等公司)。如果以其初衷来看,极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但是他最终却演变成了最大的股票(不包括纽约证交所股票)场外交易平台。它在20世纪80年代更名为极讯,并在1987年被英国传媒巨头路透社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1703532443
1703532444 极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暗池。在极讯上进行的交易都是匿名的,并且一般通过专用的极讯计算机完成交易。为了在极讯平台上交易,一个公司需要以大概每月1000美元的合理价格“租借”计算机,而且这家公司必须通过一个信用认证,这样便可以筛选出一些有雄厚资本的公司在此交易,同时也屏蔽了一些资本在100万美元下的投资者进入平台。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被莱文鄙视的另一个内部人士俱乐部。
1703532445
1703532446 和纳斯达克优选网络系统一样,极讯计算机允许企业将它们的买卖报价展示在电脑屏幕上。但这些报价并不对公众开放——极讯只有在完成了这些交易的时候才会将其公之于众。最重要的是,这个匹配交易的过程并不是自动的。大量交易员坐在极讯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的总部,不停地重复着枯燥的工作,将买卖指令撮合在一起并达成成交,通常他们会使用电话来联系交易的双方(富达公司想要以每股100美元的价格来买5万股IBM股票,但是高盛公司想要以100.25美元卖出10万股,如果富达公司能购买7.5万股,那么高盛公司就愿意以100.125美元的价格出售,成交)。
1703532447
1703532448 做市商逐渐进入到极讯平台,因为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大型机构投资者设计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已经成长为除纳斯达克交易所外纳斯达克上市股票最大的交易场所,控制了大概1/5的交易量。
1703532449
1703532450 这就是莱文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如果“守望者”的使用者能够接入极讯的交易通道,那么他们的许多交易就可以完全绕过纳斯达克进行。报价再也不会被忽视,再也不用花精力解决那些纳斯达克存在的毫无意义的技术问题,再也不用理会纳斯达克在那儿胡言乱语。尽管莱文不很喜欢极讯的封闭系统,但他对于纳斯达克的讨厌更甚。而且,极讯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
1703532451
1703532452 所以他和希特伦立即与极讯的高官进行了一次会面,地点在极讯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第三大街875号的总部。
1703532453
1703532454 莱文告诉他们来自“守望者”的订单流会完美地匹配那些每天由机构流入到极讯的订单。这可以增加极讯的流动性,而且是免费的。此外,考虑到“守望者”会增加极讯的交易量,莱文和希特伦要求极讯给他们降低些许费用。
1703532455
1703532456 但是他们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1703532457
1703532458 “好吧,”希特伦起身准备离去,“我们会建立我们自己的系统,并且我们会和你们有场正面交锋。”
1703532459
1703532460 然而极讯的回应却是一阵不屑的笑声。
1703532461
1703532462 ■■■
1703532463
1703532464 莱文可没有被逗笑,而且他知道些极讯的权贵所不了解的事情。通过“守望者”进行的交易正在不断增加。尽管希特伦的威胁在公认为全国最大交易公司的极讯看来是个笑话,但事实上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交易所增长的交易额主要是来自日内交易者,而这正是“守望者”系统的专长所在。
1703532465
1703532466 随着竞争的升温,日内交易逐渐变得炙手可热。靠SOES赚钱的工作室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通过哈维·侯特肯这样的日内交易倡导者传播开来。通过一台与市场连接的电脑简单点下鼠标就可以买卖股票,这对很多想成为股神的投资者来说真是太有吸引力了。当然,这些都是在像亿创理财和亚美利交易公司这些耳熟能详的在线交易公司出现以前很久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参与华尔街股票游戏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一名当地的经销商。SOES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市场正在被一些诸如微软、思科、苹果以及英特尔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所推动而处于疯狂的牛市中,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
1703532467
1703532468 在德泰克,这些足不出户的交易员——甚至那些像哈维·侯特肯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手——都只是市场野兽身上的一只小虫子罢了。其他交易员使用的软件远远不能和“守望者”相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很轻松。其他一些从事复杂交易的公司也正在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而且纳斯达克的做市商也渐渐学会了如何避开这些SOES恶棍为了摧毁他们而设置的陷阱和诡计。
1703532469
1703532470 随着这些博弈变得越来越难,德泰克众多的交易员体会到了更大的压力。房间里堆满了凌乱不堪的牌桌和大汗淋漓的交易者,他们都靠着快餐和咖啡因以及手边任何可以提神的东西支撑着自己疲惫不堪的身体,希特伦和马斯库勒则在他们之中不安地走来走去。他们弓着身子坐在电脑前,摸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头上戴着的垒球帽难以遮住他们满是血丝的眼睛。交易室充斥着兴奋剂的味道,这些求胜心切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一整天都在盯着屏幕,因为那上面有衡量他们成功与否的标准:日内盈利和亏损。
1703532471
1703532472 一旦有交易失败,交易员就会被厉声责罚做50个俯卧撑。斗殴时有发生。电脑设备被当作玩具一样肆意损坏。交易员偶尔将视线离开“守望者”就可能会看到一个键盘或者显示器像炮弹一样射向一面满是伤痕的墙,它们的前主人此刻可能正蜷缩在他的桌子上,懊悔自己又搞砸了一桩交易。尽管后来规定了毁坏键盘每人罚款100美元,毁坏显示器罚款500美元。但是破坏并没有因此减少。
1703532473
1703532474 这种损坏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一个十分专注的交易员通常每天上午8点半便开始坐在他的座位上,并且直到下午4点收盘才肯起身喝口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中途上厕所。
1703532475
1703532476 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反复无常。过山车般的科技股能够带领一个日内交易者领略下天堂或是地狱的风光。交易员谈论“grinding”[1],它的意思是股票在一天时间总是飘回不定;谈论“head fakes”[2],意思是大型交易者导致的致命波动——这些大的交易者有可能是混蛋的对冲基金,也有可能是诸如摩根、高盛或是贝尔斯登这样的混蛋银行,他们总想着通过让价格巨幅摆动来引发人们内心的恐慌,使人们慌不择路地逃离市场,进而从中获取巨大利润。上万美元可能瞬间蒸发,也有可能马上涨回来。即使有个脸色苍白的家伙剧烈地呕吐并踩坏了垃圾桶,其他交易者的眼睛也不会从屏幕上离开一秒,他们只会继续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傍着那堆呕吐物继续进行交易。
1703532477
1703532478 所有这些疯狂的行为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越来越多的SOES交易者追逐市场,市场本身也发生了改变。当看到一波SOES指令涌入时,纳斯达克的做市商开始保守地进行交易。他们也开发了躲避袭击以及保护自己的战术,并且开始反击。
1703532479
[ 上一页 ]  [ :1.703532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