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604143e+09
1703604143
1703604144 “进入股市,觉得这里面太好玩了。”李云说,“你曾经的交易或者不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是你受到某个信息影响,自我强化去做的。你想买一个东西,总能想到足够的理由;你想做什么事情,总能证明那是对的,反之亦然。对待股票也是这样,周围很多人,总是觉得他在看书、在学习,他能找到制胜之道,没想过把钱交给专业的人(来管理)。”
1703604145
1703604146 坦白地说,我没法分辨他的话里多少是旁观,多少是自省。
1703604147
1703604148 沉迷股市的这些年,潜心钻研让李云收获很多。2010~2012年,他每天晚上都到一两点才休息,“我很珍惜那种感觉”。但聊到期间与家人的相处,李云突然变得黯然神伤。
1703604149
1703604150 “老大长到五六岁,我的记忆都比较模糊。我爸妈在这边带老大,我陪她的时间很少,我注意力不在这。”李云说。
1703604151
1703604152 这种状态跟李云当初考研究生时有点相似,备考一年多,考完试他才猛然发现,之前周围的世界好像跟自己没关系。但那时他是一个人,现在他有家庭,有老婆和孩子。
1703604153
1703604154 5
1703604155
1703604156 在李云给我展示的收益曲线里面,2013年6月14日至2016年6月30日他的收益为121.8%(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50.08%)。2015年年初他的曲线走出了一个尴尬的“凹”字,回撤较大,就是因为前面讲到的席勒市盈率高于27,让他乱了方寸。2015年8月开始,李云似乎重新找到方法,净值顺利爬升。
1703604157
1703604158 李云总结说,自己长时间陷入过度交易的困境,管不住自己的手。他原本有清晰的交易逻辑,但是真正操作时往往不能严格执行。他曾经把账户密码交给太太Y,主动让出交易权限,只做交易决策—跟他们最早炒股时恰好相反。每次下达交易指令,李云都设置好止损线和“二次止损线”。也就是说,如果方向对了,他会在盈利后回撤时设置好离场的点位。“执行了一段时间又没有了,他说自己能控制好。”Y说。
1703604159
1703604160 事实上这个环节李云依然处理得不好。“本来今年我应该挣很多钱的,我知道自己的点在哪里,但是都没守住。”他说自己需要一个搭档,来执行下单。“如果有这个人的话,我觉得我的收益率应该能提高很多。如果这样,我今年应该至少能挣15%(2016年上半年他亏了2%)。”
1703604161
1703604162 从2016年开始,李云一直在寻求与机构合作,他觉得自己的交易理念已经成熟。他把自己的材料快递给国内39家排名比较靠前的私募,有三家给了他面谈的机会。“首先,他们听不懂;其次,心情也不太好我猜测,产品发不出去。有一家说我回撤太大—26.32%(最大收益152.3%)。”
1703604163
1703604164 考虑到国内市场对美股ETF可能不熟悉,李云还花了4500美元从BarclayHedge网站购买了全球对冲基金market/contact数据库,里面有全球上万家对冲基金的公司名称、管理资产规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1703604165
1703604166 李云发了两三百份邮件出去(他还会继续发)。新加坡一家做对冲基金的公司给他回了邮件。这家公司的部分业务类似对冲基金行业的VC、PE,投资孵化一些有潜力的交易团队或新锐基金经理。老板告诉他,如果有机会到新加坡,欢迎他顺便过去当面聊聊,但不建议他为这件事专门跑一趟。
1703604167
1703604168 入市9年,狂喜、挣扎、迷茫、憧憬,李云都有过。Y说:“他刚进美股时是做空,又做对了,挣了很多钱。哇,太牛了!等挣的钱慢慢亏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只是碰巧挣钱,根本就不懂。后来就慢慢做研究,那些钱就变成了他不断积累经验的筹码了。”
1703604169
1703604170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李云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内心的压力很大,无所不在的压力。”李云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在夜里做梦,“很清晰地梦到”,自己已经40多岁了,不可能重新去做律师了。虽然现在仍然有律师执业证,但很多客户早就送给别人了。
1703604171
1703604172 “我怎么办?”李云在梦里问自己。问得急了,半夜里他就醒了。
1703604173
1703604174 有时候梦来得陡,毫无铺垫。梦里的李云没有缘由地陷入困境:怎么办?怎么办?
1703604175
1703604176 为了做交易,李云放弃了前景很好的律师工作,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但这条路实在太坎坷。能坚持到今天,是因为他始终坚信,“坚信”自己的策略能够取得成功。“冥冥之中我就觉得这条路可以走出去,没有理由。”
1703604177
1703604178 6
1703604179
1703604180 2017年年初的一个早晨,李云开着十年前买的福特福克斯送太太上班。在拥堵的车流中,李云不经意间想起,十年前买这辆车花了14万,再加上税和保险,相当于当时世纪公园附近一套近10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的首付。现在这辆车开出来已经有些落伍,如果当时买的是房而不是车,可以增值数百万元。
1703604181
1703604182 李云在2008年因看空中国房地产,卖掉了自己浦东新区世纪公园附近的三居室住房。投资美股这些年,总体算下来李云还是赚了钱,2008年6月至今翻了2.4倍(其中2009年3月~2013年6月的最大跌幅为40%,2013年6月至今的最大跌幅为26%),但沉没成本非常高。
1703604183
1703604184 这些年上海房价疯涨,再买回一套房子,价钱数倍于2008年。
1703604185
1703604186 李云的两个女儿在浦东一所民办学校上学。等小女儿上小学,两个孩子每年的学费是将近15万。李云偶尔会从股票账户中取点儿钱出来,但这些年家里的主要开销都由太太Y支撑。
1703604187
1703604188 过去的2016年,李云的年度亏损在1.5%左右。这样的表现浇灭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2016年美股普涨,道琼斯指数的涨幅为13.4%,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为9.5%,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为7.5%。
1703604189
1703604190 现实的经济压力和股市的不稳定让李云警醒。他再也没法平静地守着K线让时间溜走了。“我不能再等了,尽管我相信它最终会成功,但是我坐不住了。你让我坐在家里看盘,等它跑赢两倍指数,再去找客户,我现在做不到这一点。”李云说,“我模模糊糊给自己的底线也就是去年,等不了就算了。”
1703604191
1703604192 李云原本希望做出成绩,募集资金做大规模,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
[ 上一页 ]  [ :1.7036041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