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657433
1703657434
建工集团成立于2002年5月,注册资本15亿元,股东为甲某等3名自然人和3家投资公司,其中甲某持股42%,公司主营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工程的承包与施工,在A银行开立一般账户,并有流动资金贷款余额4亿元,A银行同业占比3.5%。建工集团2013~2015年财务情况见表5–3所示。
1703657435
1703657436
表5–3 建工集团2013~2015年财务简表(单位:万元)
1703657437
1703657438
1703657439
1703657440
1703657441
1703657442
1703657443
1703657444
A银行在审查本笔业务的过程中,发现本笔业务存在以下问题和风险因素,进而否决了本笔贷款。
1703657445
1703657446
1703657447
1703657448
1.发行人负债扩张,资产增长主要由负债推动。发行人建工集团2015年末资产总额较前年末增加了102亿元,增幅146%;资产增长主要由负债推动,负债总额较前年末增加了87亿元,增幅213%;其中银行融资增长86亿元,增幅320%。
1703657449
1703657450
2.发行人收入增长与资产增长不匹配,资产扩张的效果欠佳。发行人2015年末的资产总额较前年末增加102亿元,增幅146%;但2015年的营业收入较前年仅增加27.6亿元,增幅仅39%。
1703657451
1703657452
3.发行人的经营对银行融资的依赖过大,但负债增长并没有带来有效资产的同步增加。发行人2015年末的银行融资余额较前年末增长86亿元,同期发行人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合计增长69亿元,存货增加15.51亿元。发行人承接的市政工程项目较多,受工程垫资和货款回笼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资金链条紧张,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5亿元。发行人不得不通过大规模向银行举债,解决大量资金被上下游客户占用的问题。
1703657453
1703657454
4.发行人过度融资,偿债压力过重。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的银行融资余额达到113亿元,超过其2015年全年99亿元的营业收入,债务负担过重。同期借款人的固定资产仅为1.1亿元,大量资产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形式存在,上述三项合计余额达94.4亿元,存货余额为26.7亿元,上述资产的质量如何,对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影响很大。
1703657455
1703657456
5.保证人与发行人同属建筑施工企业,且与发行人存在互保关系,本笔业务的保障措施较弱。
1703657457
1703657458
[1]实际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等。
1703657459
1703657460
1703657461
1703657462
1703657464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第六部分 担保篇
1703657465
1703657466
担保,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等,是目前国内银行信贷最主要的风险缓释措施,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还款来源,它为借款人违约后提供了一种事后补偿机制,以降低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合格担保和抵押可有效地缓释信用风险,改变银行信贷的风险轮廓,进而降低资本要求。
1703657467
1703657468
但是,担保作为借款人的违约补偿机制是有局限的,银行要辩证地看待担保的作用,不能把宝押在第二还款来源上而放松对借款人及第一还款来源的要求。本部分着重讨论了担保的优点及缺点,抵押、质押和保证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如何设立财务限制条款和保护性条款等。
1703657469
1703657470
1703657471
1703657472
1703657474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第21章 不能把宝押在保证和抵质押上
1703657475
1703657476
保证、抵押和质押[1]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还款来源,它为借款人违约后提供了一种事后补偿机制,以降低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合格的保证和抵质押有助于缓释风险。但银行信贷也要辩证地看待保证和抵质押的作用,认识到其作为借款人违约补偿机制的局限,不能把宝押在保证和抵质押上而放松对借款人及第一还款来源的要求,贷款能否发放的主要依据仍是第一还款来源。
1703657477
1703657478
保证和抵质押是《巴塞尔协议III》认可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之一。合格的保证和抵质押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降低其违约倾向和违约概率,另一方面在借款人违约后,通过处置押品和追索保证人,可以降低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保证和抵质押通过影响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或违约损失率,可以降低贷款风险和资本要求。《巴塞尔协议III》也明确表示,对同样的交易,使用合格的保证和抵质押等信用风险缓释技术后的资本要求,一定比未使用风险缓释技术的资本要求低。也就是说,合格的保证和抵质押一定有助于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1703657479
1703657480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抵押和保证贷款分别约占贷款总额的30%和25%左右,抵押和保证是缓释贷款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从银行近年处置不良贷款的情况来看,抵押贷款的受偿率大多集中在30%~70%之间,少数情况下受偿率为20%以下,受偿率达到70%以上的寥寥无几;保证贷款面临代偿难的问题,好客户担心损害关系,差客户又没有代偿能力,保证贷款的受偿平均不到20%,部分保证人先于借款人出问题,银行的受偿率甚至为0。在贷款发放时看似足额有效的保证和抵押,实际到处置时受偿率却很低。过去几十年教训表明,保证和抵质押是不良贷款重复发生的根源之一。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1703657481
1703657482
首先,是银行因为保证和抵质押因素接受了不合格的借款人。当银行过分关注押品价值和保证人经济实力等第二还款来源时,往往会降低贷款准入门槛。以内保外贷最为典型,境外贷款机构因为有境内银行的担保,其实是不关心借款人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这就加大了境内担保银行对境内反担保人和押品的依赖。过于看重保证和抵质押很容易导致逆向选择,由于借款人的质量不高,其不能还款的可能性就较大。一旦借款人违约,银行只能追索保证人和押品。
[
上一页 ]
[ :1.7036574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