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696591
IMF汇率安排分类方法对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2009年国际汇率体系的变化一方面受IMF汇率安排分类方法改变的影响,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本节首先简要回顾了IMF汇率安排分类方法的历史,然后重点研究了IMF于2009年公布的新事实分类法。
1703696592
1703696593
通过旧事实分类法下2008年原国际汇率体系情况、新事实分类法下2008年国际汇率体系的追溯情况、新事实分类法下2009年和2010年国际汇率体系这四者比较分析,分别得出2009新汇率安排分类方法和金融危机等因素对汇率体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汇率安排分类对浮动汇率安排的定义更加严格,导致一些在旧分类法下划归浮动的国家在新方法下被划归到软钉住一类;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汇率体系弹性在2009年暂时加大,各国政府对金融的监管和经济的干预导致2010年国际汇率体系弹性大幅下降。通过对发达国家、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的变动幅度大于发达国家汇率安排的变动幅度。这表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的抗危机能力和稳健性总体上不如发达国家。
1703696594
1703696595
1703696596
1703696597
1703696599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汇率安排的影响因素
1703696600
1703696601
汇率安排的影响因素概述
1703696602
1703696603
影响汇率安排的因素研究一直是汇率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于影响汇率安排的因素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最优货币区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恐惧浮动理论以及货币危机理论。汇率安排的经验研究一般都集中在这些理论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而且实证研究发现以上四个理论都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1703696604
1703696605
第一,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笼统地讨论汇率安排的优劣是不可行的,应当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特征讨论汇率安排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该理论认为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市场开放程度、通货膨胀率差异、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性、外汇储备水平、贸易开放度以及贸易地理集中度是影响汇率安排选择的重要因素。
1703696606
1703696607
第二,政治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强调,政府的通货膨胀倾向和政治稳定性等政治因素对汇率安排选择的影响。该理论认为缺乏政治稳定的国家缺乏对捍卫固定汇率制所需采用的不受欢迎的手段的政治支持和政治能力,因而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在选择浮动汇率制时,汇率调整不易被公众察觉,因此汇率贬值的政治成本低于固定汇率制的情况。
1703696608
1703696609
第三,恐惧浮动理论。恐惧浮动理论强调,资产负债表中货币替代和货币错配对汇率安排选择的影响,以解释一些国家名义上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事实上钉住其主要的外债或资产货币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存在大量未冲销外币债务头寸的国家,面临的汇率风险越大,越倾向于固定汇率制。资产货币替代可以以美元化程度来反映,货币替代程度(美元化)高的国家倾向于选择固定汇率制。
1703696610
1703696611
第四,货币危机理论。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宏观基本面恶化尤其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同钉住汇率制目标不相容是导致货币危机的根源。该理论的研究表明,由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存在三元悖论,当此三难选择激化时国际投机资金往往会冲击钉住汇率制,从而导致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甚至迫使政府放弃钉住汇率制。
1703696612
1703696613
上述四种理论所包含的影响汇率安排的因素指标如表3–9所示。
1703696614
1703696615
表3–9 汇率安排影响因素指标
1703696616
1703696617
汇率安排选择理论 经济指标 指标计算方法 最优货币区理论 经济发展水平 依据汇率折算的以美元计价人均GDP 外汇储备 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开放度) 进口与出口之和与GDP的比值 政治经济学理论 政府偏好 历史平均的实际GDP增长率 历史平均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价格指数 恐惧浮动理论 金融深化程度 M2/GDP 负债货币替代(外债债务比率) 总外债/名义GDP 货币错配程度 国内商业银行外债/M2 货币危机理论 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财政收支差额与GDP的比值 实际资本开放程度 证券投资流入量和流出量的绝对值之和占GDP的比例 汇率安排的选择问题是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不仅受国内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而且与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大环境有关。在规范研究中,现有文献表明影响汇率安排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其中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特征、经济冲击干扰源、价格确定、汇率噪声交易、经济基本面特别是金融脆弱性,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协调、政府信誉与公众预期以及博弈能力等。对IMF汇率安排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所得结论如下:
1703696618
1703696619
● 没有一种汇率安排适合所有国家和所有时期,各种形式的汇率安排均有其优劣,没有一种汇率安排是完美的。
1703696620
1703696621
1703696622
1703696623
● 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着汇率安排的变化,不同汇率安排的优缺点及其对经济环境的适应性与矛盾性决定了汇率安排的变迁。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各国汇率安排的选择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其基本趋势是向着更灵活的汇率安排演变。
1703696624
1703696625
1703696626
1703696627
●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其汇率安排选择陷入两难困境。一种汇率安排不是永久性适用,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基本面与环境的变化做出主动调整和变迁。
1703696628
1703696629
1703696630
1703696631
本书以下内容重点分析了2008年汇率安排分布下各国的经济数据,并以2010年的数据作为比较和验证,但由于截面数据还不足以得出影响汇率安排选择的因素,因此实证分析的目标就是结合上述影响汇率安排的理论和因素指标,得出各类汇率安排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即找出能够较好地表现出各类汇率安排差异的经济指标,并结合上述影响汇率安排的理论和因素指标给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汇率安排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印证和补充。
1703696632
1703696633
分析视角概述
1703696634
1703696635
本节将对IMF2009年的《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中的188个经济体的经济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定性分析,根据IMF在2009年公布的新事实分类法(主要反映2008年世界各国汇率安排),利用前文提出的五分类方法将10小类汇率安排划分为自由浮动、浮动、其他管理安排、软钉住和硬钉住5大类。然后选取世界银行于2010年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中的118个经济指标(均为2008年数据),与5大类汇率安排共同构建二维表,分析汇率安排的相关经济因素。
1703696636
1703696637
维度一:国家或地区
1703696638
1703696639
2009年IMF汇率安排年报包括188个经济体,其中发达经济体包括32个国家或地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156个国家或地区。
1703696640
[
上一页 ]
[ :1.7036965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