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707040
〔244〕《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大观二年三月四日。
1703707041
1703707042
〔245〕《宋会要辑稿·刑法二》大观元年八月十二日诏:“在京有房廊屋业之家,近来多以翻修为名,增添房钱,往往过倍;日来尤甚。”
1703707043
1703707044
〔246〕《宋史》卷一七五《食货志上三·布帛》。
1703707045
1703707046
〔247〕《宋会要辑稿·均籴》。
1703707047
1703707048
〔248〕《宋史》卷一八二《食货志·盐中》:“(宣和)四年,榷货务建议,古有斗米斤盐之说,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时盐价斤为钱六七十;今米价石两千五百至三千,而盐仍旧六十。”
1703707049
1703707050
〔249〕《续通鉴长编拾遗补》卷五一宣和七年十二月甲子。
1703707051
1703707052
〔250〕《群书考索》后集卷六二《楮币类》引《会要》。
1703707053
1703707054
〔251〕《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会计》。
1703707055
1703707056
〔252〕《萍洲可谈》卷一:“兴国贾公自京师归,余问物价贵贱,贾曰,百物踊贵,只一味士大夫贱。”
1703707057
1703707058
〔253〕《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四《财赋》。
1703707059
1703707060
〔254〕《廿二史劄记·宋制禄之厚》:“惟其给赐优裕,故入仕者不复以全家为虑,各自勉其治行,观于真、仁、英诸朝,名臣辈出,吏治循良。及有事之秋,犹多慷慨报国。”
1703707061
1703707062
〔255〕宋代官吏收入,除月俸外,还有各种实物如绫、罗、绢、绵、禄粟、随身傔人衣粮和餐钱等。而且月俸很少实发,多为折支。史书说是:一份现钱,两份折支。所谓折支,是指发实物。这里作价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宋初,据说折支的东西,只值得一二成或二三成。所以计算起来非常困难。元丰时折支也以三分之二计算。假定俸额照数发放,三太三少的四百贯仍算作四百贯,绢一匹作一千三百文,一罗作三绢,一绫作二绢,棉花每两作三十五文,其他如禄粟等一概不计。但上面的金额都是省陌,每百文只有七十七文足钱。这样计算出来的货币所得,已经算是一个粗略的数字。再将这金额折成大米,那就更加有出入了。这里是以11世纪后半的平均米价为标准,即每公石八百三十九文足钱。但实际上当时个别年份和个别地区的米价,相差是很大的。如果以元丰年间苏东坡所提广东每斗二十文的价格为标准,那么,三太三少每月的真实所得就不是四百公石,而是一千多公石了。
1703707063
1703707064
〔256〕《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四之一六。
1703707065
1703707066
〔257〕《大宋宣和遗事》前集宣和六年。
1703707067
1703707068
〔258〕《南渡录》卷一靖康元年十二月十九日:“京师大雪,深数尺。米价腾贵,斗米至三千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记建炎元年四月辛酉金人退出开封时:“物价踊贵,米升至三百,猪肉斤六千,羊八千,驴二千,一鼠亦直数百。”
1703707069
1703707070
〔259〕《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五建炎三年七月:“时东京米升四五千。”
1703707071
1703707072
〔260〕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二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圣旨:“朝廷近为大金围攻,京国方讲议和,须犒金银币帛数目,金银最为紧急。……可自今月二十七日为始,应京城畜金之家所有之数,或以埋藏,或以寄附,并限两日,尽数赴元丰库、大观库、左藏库、榷货市易务、都茶场送纳。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先次出给凭由公据,候事定支还。”
1703707073
1703707074
〔261〕《靖炎两朝闻见录》上,靖康元年十二月十九日:“又诏许纳金银人计直给还茶盐钞,金每两准三十千,银每两准两贯三百文。”
1703707075
1703707076
〔262〕丁特起《靖康纪闻》靖康二年正月十三日榜:“金每两三十五千,银每两二千五百省。”《靖炎两朝闻见录》上,靖康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官司犹惧其未能收集,乃于四壁置场十处,堆朵官钱以收买,金每两三十五贯,银每两二千五百。多有赴阙壹者。”《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三靖康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又以官钱高价收买,置十数场,金每两三十五贯,银每两二贯五百文。”
1703707077
1703707078
〔263〕《续资治通鉴》建炎元年:“始通当三大钱于诸路,用张悫请也。政和旧法,当三大钱止行于京畿东南及河东北,由是东南小平钱甚重而物轻。”
1703707079
1703707080
〔264〕《宋会要辑稿·食货·赋税杂录》九之一九。
1703707081
1703707082
〔265〕《群书考索》后集卷六二《楮币类》说绍兴六年张澄奏请发行的是会子。但《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说是交子。
1703707083
1703707084
〔266〕《续资治通鉴》引李申耆的话。
1703707085
1703707086
〔26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一绍兴七年李迨言:“绍兴四年所收钱物,计三千三百四十二万余缗,比所支计阙五十一万余缗,五年收三千六十万余缗,比所支计阙一千万余缗。皆以宣抚司攒剩钱及次年所收登带通挪应付。六年未见收数,支计三千二百七十六万余缗。今年所收计三千六百六十七万余缗,比所支计阙一百六十一万余缗。……自来遇岁计有阙,即添支钱引,补助支遣。绍兴四年添印五百七十六万道;五年添印二百万道;六年添印六百万道。见今泛料太多,引价减落,本司缘此不增添印。”
1703707087
1703707088
〔268〕《宋会要辑稿·食货》七〇之三一。
1703707089
[
上一页 ]
[ :1.703707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