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712610
〔256〕《东华续录》。
1703712611
1703712612
〔259〕乾隆元年纂修之《九卿议定物料价值》卷一:“头等赤金每两银玖两壹钱五分,今核定银拾两。二等赤金每两银八两八钱五分,今核定银九两。”
1703712613
1703712614
〔260〕Chronicles of East India Company记公元1768年12月14日驻广州代表团向伦敦总公司理事会所报告的情形。
1703712615
1703712616
〔261〕上海金价在公元1850年到1852年那三年间广平每两值二十一元六角八分。公元1853年2月南京陷落前一月,涨到二十五元七角,公元1853年底为十七元四角七分。公元1855年底跌成十四元六角九分(H.B.Mors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ch.ⅩⅧ,p.467)。公元1853年欧洲的金价平均为十五换三二。
1703712617
1703712618
〔262〕《沈文肃公(葆桢)政书》卷六,光绪二年闰五月初七日《奉覆唐定套被讦折》:“……其由台湾带回赤金一万二千两……价值约需银二十万两有奇。”
1703712619
1703712620
〔263〕表中数字,在15世纪以前,仅根据少数近似正常米价的数字计算。13世纪前半金银比价以十二换计算。15世纪以后,米价记录比较多,但即在20世纪,也不能有完整的统计数字,本书的资料,以收到民国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为止,就是其他年份,因当局常常禁止市价的登载,所以也不齐全。又19世纪及以前的数字是全国性的数字,即包括各地的价格,20世纪的数字,尤其是民国年间的数字,完全是上海的价格,这种数字比全国性的数字要高一点。请参阅各该章节本文。
1703712621
1703712622
〔267〕美国造币厂估计中国于公元1907年的产金额为六七七一公斤纯金,该年世界产金额为六一七七八四公斤,故中国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点零九六(Das Geld,von Prof. Dr. Karl Helferich,Fuenfte Unveranderte auflage, Leipzig, 1921, S.115)。
1703712623
1703712624
〔268〕梁启超估计只有一二十兆,他无疑是以百万为兆,一二十兆就是一二千万元(宣统二年梁启超《读币制则例及度支部筹办诸折书后》)。
1703712625
1703712626
〔269〕张公权在其《论英龙洋之消长及英洋之自然消灭》(见民国六年七月上海《银行周报》)一文中说宣统二年度支部调查到外国银元有十一万万元。
1703712627
1703712628
〔270〕梁启超说:“外币之数必多于各省旧铸之币数倍。”(《读币制则例及度支部筹办诸折书后》)
1703712629
1703712630
〔271〕Report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old-Exchange Standard into China, the Philippine Islands, Panama,and other Silver-Us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4,p.491.
1703712631
1703712632
〔272〕公元1877—1901年墨西哥所铸银币中有百分之七十七点七四输出国外,但大银元输出的百分比应当还要大一点。见本章注〔271〕所引书。
1703712633
1703712634
〔273〕见本章注〔271〕所引书第四九一页。
1703712635
1703712636
〔274〕见本章注〔271〕所引书第四九一页。
1703712637
1703712638
〔275〕据叶德景的估计(J.Edkins,Chinese Currency,Shanghai,1901,p.68)。但他的数字包括宝银和小额银币在内,不限于大银元。
1703712639
1703712640
〔276〕R.M.Martin, China, Vol.Ⅰ,p.176.
1703712641
1703712642
〔277〕R.M.Martin, China, Vol.Ⅰ,p.176.
1703712643
1703712644
〔278〕H.B.Morse, China and the Far East. Clark University,s Lecture.
1703712645
1703712646
〔279〕R.M.Martin, China, Vol.Ⅰ,p.176.
1703712647
1703712648
〔280〕同上。另有日本的新井白石估为一亿四千万元以上(见小竹文夫《近代支那经济史研究》,弘文堂书局昭和十七年,第五九页)。
1703712649
1703712650
〔281〕J.Edkins, Chinese Currency, Shanghai, 1901, Preface.
1703712651
1703712652
〔282〕见本章注〔271〕所引书第四七七页。
1703712653
1703712654
〔283〕梁启超《读币制则例及度支部筹办诸折书后》。
1703712655
1703712656
〔284〕民国二年十二月十七日财政部泉币司的调查为二亿零六百零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二元。同年的《币制节略》说是二亿三千五百三十九万八千零五十元。梁启超引民国三年四月的调查为二亿一千二百十六万八千五百九十元[民国四年一月梁启超《余之币制金融政策》,见《中国近代币制问题汇编》(一)第五六〇页]。民国八年的调查为二亿八千六百三十五万一千四百十三元。耿爱德即根据这个数字作出他的估计。但他说1933年流通的银元为二十亿元。
1703712657
1703712658
〔285〕民国二年曾在币制委员会任委员的刘冕执说,当时中国有银元十七万万元[见《中国近代币制问题汇编》(二)第一四四〇页《能力本位制》],他没有说明资料来源。
1703712659
[
上一页 ]
[ :1.703712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