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828481
史密森学会的作家安德烈·阿普尔顿(Andrea Appleton)说,有时候,为了更贴近语义和文化内涵,我们必须“牺牲字面阐释”。儿童文学专家伊玛·奥沙利文(Emer O’Sullivan)评论说,“所有的翻译都是改写”,判断原来的故事保留了多少“是个程度问题”。这里,我们从本书开篇的最初对话(也即主张创作内容时关注比例,而非追求绝对精度)画出了一个完整的圈。准备好牺牲部分准确性,不是削弱真相,而是针对特定人群调整内容,向受众提供他们觉得物有所值的东西。
1703828482
1703828483
怎样更准确地判断人们看重什么,不再靠瞎猜呢?好几种技术都能做到这一点。我向Adobe产品营销总监凯文·林赛(Kevin Lindsay)请教,基于客户最看重的东西帮助他们做决策(尤其是在网上购物时)有什么样的最佳途径。林赛介绍了转化率优化(conversion rate optimization,CRO),它着眼于理解购物者在购买过程中不同的时间点所做的决策。他建议说,要在每一步做出增量改进,反复检验。他指出,“如果你通过测试发现,对至少有10条用户评论的商品,用户把它加入购物车的概率更大,那么,你可以着手把购物者引导到评论最多的商品上。如果买一赠一比八五折优惠能吸引更多人浏览你的商店,那就多留心前者。测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统计方法,验证人们到底看重的是什么。”
1703828484
1703828485
了解客户看重的是什么,在实践中能发挥作用吗?林赛说起曾帮助一家零售商执行转化率优化工作。当时,该零售商有大约1300万的独立访问数,但转化率却徘徊在2.8%上下。林赛说,“采用严格的转化率优化之后,短短3个月,转化率就提升到了3.1%。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不太多,那就这样想吧:每年的收入增长了3300万美元!”
1703828486
1703828487
我们赋予不同对象、人员和体验的价值,可以是功能性的、具体的,也可以是更抽象的。举个例子,有些东西,我们因为看重它们的具体功能而购买,比如洗碗机,洗涤剂,或是保险。但我们也会因为情感价值而买东西:想想你上一次使用GoPro相机的情形,又或者,跟朋友一起享用美食、美酒,一起看电影,等等。
1703828488
1703828489
已有不少人研究过情绪对注意力、记忆和决策的影响,而注意力、记忆和决策是本书的三大支柱。当我们面对情绪性事件,杏仁核会调制视觉皮层,确保我们把注意力引导到这些事件上。一如海马体为存储记忆所必需,面对高度情绪性事件,杏仁核调整记忆,确保事件得到保留。情绪充当了重要信息的标识,这就是为什么在决策点上,我们有更大的可能回忆起情绪性事件而非情绪中性事件。
1703828490
1703828491
研究揭示了诸如快乐、悲伤、紧张、焦虑等情绪怎样影响决策。以紧张为例。置身紧张局面,我们往往不愿意冒险去寻求收益,但却愿意冒险以避免损失。悲伤的情绪会促使我们为了更大收益承担更多风险。焦虑则让我们偏好低风险、低回报的选择。比较起来,有些人生来就更焦虑或者更快活,这就是人们选择各有不同的原因。
1703828492
1703828493
改变情绪,
1703828494
1703828495
可以改变价值。
1703828496
1703828497
我们还会根据认识价值来选择对象、人员或体验:这就包括能带来知识发展和智力刺激的产品或体验,比如书籍,研讨会等。我们会因为美学价值看重某些东西,如衣物和饰品。我们还会因为感官愉悦寻求享乐价值,所以我们喜欢高档酒店,好玩的夜总会。有时候,我们会基于情境价值做出选择,比如根据特殊的场合选择香槟而非葡萄酒。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我们还能接触到具有整体价值的东西:和新的情人到巴黎度假,很可能会调动起从情绪到认知、从美学到享乐的一系列价值。
1703828498
1703828499
你的客户欣赏哪一种价值,而他们欣赏的价值是否明确地贯穿了你的沟通内容呢?如果是的话,客户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更大。
1703828500
1703828501
哪怕在我们无须进行选择的时候,
1703828502
1703828503
也会分配价值。
1703828504
1703828505
哪怕置身无须选择的情况,在刺激第一次展现的时候,大脑也会自动把价值分配给周围的元素。神经影像学证据表明,大脑里有一套自动估值系统,根据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偏好进行价值编码。该系统是个性化的、通用的、自动的。
1703828506
1703828507
在一项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参与者看各种面孔、住屋和绘画的照片,请他们根据愉悦感来进行评价,并猜测其年龄。虽然这桩任务用不着进行价值判断,但大脑的估值系统仍然被激活了。尽管受试者只需猜测房子、面孔或绘画的年龄,可看到他们偏爱的照片,大脑的估值系统却更为活跃。我们在不断地进行判断。这可能是因为大脑的估值系统早在金钱发明之前就演化好了,价值是第一位的,等我们日后需要做出选择时,它能充当选择的基础。此种锚点影响着随后的决定,有时甚至会影响与价值无关的决定。
1703828508
1703828509
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关注太长时间就能分配价值。一项磁共振成像研究让一种状态(高关注度)下的参与者显示一组汽车,要求他们评价其吸引力;又让处在另一种状态(低关注度)下的参与者注视特定目标,同时把若干汽车的照片展示在背景环境里。扫描结束后,研究人员让参与者评价自己购买汽车的打算。结果表明,就算是低关注度状态下的参与者,大脑预测偏好的区域也激活了。没有获得关注的刺激仍可影响选择。参与者并不知道事后会询问自己的打算,故此,研究的目的是想表明,在决策中使用无意识环境触发因素和自动处理是可行的。哪怕未经明确考量,大脑与预期奖励值相关的区域仍然会被激活。这也就难怪研究显示,象征财富和地位的文化刺激(如汽车和车标)激活了大脑的奖励网络。无须充分考量,无须给予太多关注,我们仍然可以做出复杂的经济决定。
1703828510
1703828511
利用眼动跟踪设备,人不必投入所有认知资源,在短短1/3秒的时间里就能做出创建在价值基础上的决定。举例来说,如果我们饿了,更想吃巧克力棒而非玉米片,有人非常快速地向我们展示了两者的照片,我们会朝自己偏爱的选项看404毫秒。感知决策速度更快。我们在140~160毫秒里就能看出哪一幅自然风光里包含了动物,用350毫秒判断出面部表情或身体姿态是害怕,还是中性。
1703828512
1703828513
这类信息对我们的内容意味着什么呢?就算我们不要求别人做出有利于我们的选择,还是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受众的大脑在不断地将我们展示的东西进行编码。如果你想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效果,必须凭借质量脱颖而出。
1703828514
1703828515
研究告诉我们,等人们为选项分配了价值之后,对有着较长销售周期、更为复杂、不涉及太多消费者参与的产品,他们有可能会忘掉这些价值。请从这一点上考虑你的内容。你是在这些类别(复杂、销售周期长、消费者参与少)中开展业务吗?如果是,不妨考虑通过更频繁的沟通和社交媒体来不断激活人们看重的东西。在这些沟通信息里,不要太强调功能,而要提醒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多看重。
1703828516
1703828517
决策中的风险和奖励
1703828518
1703828519
除了研究与决策相关的奖励和价值,神经科学家还注意到,另一些变量也对我们的选择有影响:为获得奖励所付出的努力(身体上的、财务上的或心理上的),得到奖励之前的时间延迟,获得奖励的风险感知,以及与该奖励相关的社会影响。我们在本书前面部分已经讨论过了若干变量。在接下来的几节,我们要来看看更多的研究,理解这些变量组合起来怎样影响决策,从而帮助我们获取实用的见解。
1703828520
1703828521
对通过自动或策略流程所做的决策加以分析,科学家们注意到,当我们心力消耗殆尽的时候,或是感觉情况稳定的时候,决策往往是自动做出的。当我们察觉到风险的时候,更多地依赖策略决策。我们选择牙膏的时候不假思索,做股票投资或者考虑跟新供货商合伙的时候却更为审慎。想一想你自己对金钱、职业、健康、安全、道德行为、国外度假,甚至跟他人互动有什么样的风险感知。你对度假愿意承担的风险,或许比你愿意为事业发展承担的风险更大。
1703828522
1703828523
如果我们向听众提出任何要求,尤其是如果他们不认识我们,他们或许会对风险敏感,一般而言,风险来自两种源头:模煳和不确定。我们可以提供清晰的内容,解决模煳性。不确定性更难处理,但也并非无法处理。我们都知道,不确定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东西,可即便置身不确定的情况,我们仍然能够做出决定。
1703828524
1703828525
例如,为了减少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找出某个情况下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列出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判断上述行动的后果,为每一后果附加价值,接着选择一个能实现最大化结果的行动。美国统计学家伦纳德·萨维奇(Leonard Savage)以某人煎鸡蛋卷要做的决定为例,来说明不确定性。假设说有个人“已经把5个蛋打进了碗里,但不确定第6个蛋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人需要决定,“是把第6个蛋跟前5个蛋打进同一个碗里,还是给它单独找一个碗,或者干脆把它扔了”。这种情况很容易应对,因为就算存在不确定性,所得的结果也是数量有限的,而且这个人知道有3种可行的做法,也知道这3种做法带来的后果,以及每个后果各有什么样的价值。
1703828526
1703828527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不见得总像这样简单。有3种类型的不确定性,是存在科学共识的:(1)状态空间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见得总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所有后果,比方说,公司重组只关注成本而忽略了员工士气;(2)选项不确定性,意思是我们不能预测到自己行为的详细后果,比如因为下雨了拿起一把伞,但并不知道有没有用,因为雨可能下得太大,伞又太小了;(3)价值不确定性,意思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会给行为的后果分配多大的价值,比方说,我们换工作的时候,并不知道新老板个性对我们生产效率的影响,或者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对公司有没有午餐补贴看得有多重要。
1703828528
1703828529
针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各方研究甚多,有的着眼于方便好用的思维捷径,有的着眼于更正式的工具。捷径指的是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决定时所抄的“小道”,比方说“稀缺捷径”(scarcity heuristic)就指的是,如果某事稀缺,我们会认为它一定是值得要的,有必要花更大的努力去得到它。“前景理论”属于正式的工具。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更喜欢现在稳稳妥妥地拿到手的1000美元,而不愿意过一阵子拿有20%概率打水漂的1500美元。如果你赢了1000美元,亏损了800美元,你会更专注于损失的部分,而非200美元的收益。如果你和同事都得到了10%的加薪,你会觉得这样的增长没什么意义。但如果你得到了10%的加薪,其他人却没加薪,你会感觉更舒服。
1703828530
[
上一页 ]
[ :1.7038284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