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85117e+09
1703851170
1703851171 例如,世界知名畅销书作家奥格·曼狄诺(Og Mandino)的励志书,为20世纪的销售规则奠定了基调。他推荐的做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说:“我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迹”,“我会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销售员”。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20世纪全美畅销书《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的作者曾写道,“销售的第一步”就是“自我暗示”,“销售员要自我灌输对待售商品或服务以及对于自身能力的信心”。从美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Anthony Robbins)到英国著名作家保罗·麦肯纳(Paul McKenna),以至全世界任何地方的销售培训课程,他们所提供的建议都惊人地一致:告诉自己,你能做到。在你内心树立起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就像是吹起了一个迷你筏子,让你能从拒绝的汪洋大海里漂浮起来。不过,社会科学却指出了一条与此略有微妙不同的道路。
1703851172
1703851173 我们人类随时随地都在自言自语——老实说,我们都可以把这些自言自语分门别类地归纳一下。有些自我对话属于积极型,如“我很强”,“我做得到”,或者“我会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销售员”。另一些(当然其中大多数是一小部分人说的)则是消极型,“我太虚弱了,跑不完这场比赛了”,“我数学总是学不好”,或者“我没办法把这些百科全书卖出去”。但不管自言自语是在给自己打气,还是泄气,它往往都是下论断。它指出什么东西是什么样子,或者会成为什么样子。
1703851174
1703851175 不过,你应当效仿的榜样人物采取的却是另一种方法。这个人叫“建筑工人鲍勃”。如果过去15年里,你没怎么接触过学龄前的小孩子,我在这里迅速给你补补课好了。鲍勃是个定格动画[16]中的角色,穿着连身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开着一家建筑公司。1999年,以他为主角的儿童节目在英国开播,如今,已经推广到45个国家的少儿频道。鲍勃总会置身各种棘手状况之中,逼得他施展各种传统销售或非销售的销售能力。和我们所有人一样,鲍勃爱自言自语。但鲍勃的自言自语既不是积极型,也不是消极型。为了打动自己和整个团队,他会提出问题:我们能解决这件事吗?
1703851176
1703851177 曼狄诺、希尔、罗宾和麦肯纳的信徒们或许会为此大惊失色:怎么能容忍这种对自身能力的质疑穿透我们的心灵之窗呢?但社会科学家们发现,鲍勃做得对。没错,积极型自言自语通常比消极型更有效。但最有效的自我对话并不只是提升情绪,它还调整了语言的类型:从下论断变成了提问题。
1703851178
1703851179 在2010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伊利诺伊大学的易卜拉欣·塞内(Ibrahim Senay)、多洛雷斯·阿巴拉钦(Dolores Albarracin),以及南密西西比大学的野口贤二(Kenji Noguchi),证实了“提问式自我对话”(interrogative self-talk)的效力。
1703851180
1703851181 全新销售实验
1703851182
1703851183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研究人员让被试尝试解决10个拼单词的谜题。例如,将“when”中的字母重新排列,拼出“hewn”。研究人员把被试分为两组,并给予完全相同的对待,只不过,在被试开始解决任务之前的一分钟,研究人员会让第一组被试问问自己能否解出谜题,而让第二组被试自我暗示一定能解出谜题。平均而言,自我提问小组解出的谜题,比自我肯定小组多50%。
1703851184
1703851185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又找来一组新的被试完成一轮新字谜,但这一回,他们用了一招“声东击西”的把戏:“我们告诉被试,我们对人们的字迹很感兴趣。我们打着这个幌子,给了被试一张纸,让他们将以下字样连写20次:‘WiII I(疑问式:我将……吗?),I wiII(肯定式:我将……),I(我),或者WiII(将)’。”
1703851186
1703851187 所得结果大同小异。事前写“WiII I”的人,解出的字谜比写“I wiII”、“WiII”或者“I”的人多两倍。随后的实验仍然保持了这一基本格局。采用“建筑工人鲍勃”的提问式自我对话的人,在任务中的表现比采用传统鼓气式自我对话的人要好。
1703851188
1703851189 原因要从两方面来看。
1703851190
1703851191 第一,疑问这种形式,本身就是在引出答案——而答案中,蕴涵着实际执行任务的策略。
1703851192
1703851193 举个例子,你正准备出席一场重要会议。会上,你必须宣传一个设想,并赢得与会者的支持。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最棒了。我能轻而易举地办到这件事。”这或许能让你出现短暂的情绪振奋。但如果你换种方法,问问自己:“我能完成一场出色的宣讲吗?”那么,经研究发现,你将收获一种更深刻、更持久的好处。
1703851194
1703851195 你大概会自己回答说:“嗯,没错,我能做一场出色的宣讲。其实,会议上要宣传的这个设想,我平日里早就宣传过20多次了。”你也可能提醒自己要做哪些准备。“没问题,我做得到。我对这份资料已经烂熟于心,还有了一些很好的例子,足以说服心存疑虑的人。”你说不定还会给自己一些具体的战术建议。“在上次同类会议上,我说话速度太快了,所以这一回我要放慢些。为了防止碰到有人提问让我心慌,所以我要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做回应。”单纯的自我肯定感觉很好,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它不会促使你召唤可用的资源和策略去实际完成任务。
1703851196
1703851197 第二,研究人员说,提问式自我对话,“有可能激发人们思考达成目标的自发或内在原因”。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人们的动力来自自主的选择,而不是来自外在的压力,那么人们更有可能采取行动,而且做得更好。陈述式自我对话(declarative self-talk)容易忽略人的动机,而提问式自我对话能让人得出源自内心的动力。
1703851198
1703851199 为了帮助我们成功踏出房门,情绪浮力的第一个构成要素是提问式自我对话。能做到吗?你必须问问自己。
1703851200
1703851201 事中,找到积极与消极情绪的魔力比值
1703851202
1703851203 不加抑制的浮力让你轻狂、不踏实和不现实;而不加抑制的重力,则让你在大堆的痛苦中坍塌。然而一旦两者适当结合,它们就能让你欣欣向荣。
1703851204
1703851205 我敢肯定诺曼·霍尔是一个中向性格的人。我在他公司待了几天,就发现他不属于道地的内向人。再说,如果面对陌生人开口说话让他感到难受、不舒服,那他肯定没法40年来都靠卖刷子为生。但霍尔显然也不是吵吵嚷嚷的外向人。他爱思考,做事谨慎,说话轻言细语,他也经常这么形容自己。
1703851206
1703851207 他对我说:“我最讨厌那种卖二手车的销售员了,只知道一味地催、催、催。我不想变成那样的家伙。我工作时比在生活中还要轻言细语。”和所有高效卖家一样,霍尔是内外和谐的大师。他比典型的聒噪销售员更擅长倾听和观察,但要是环境有需要,他也会提高嗓音,让自己更具活力。而且,如果你观察他的中向性格,仔细听他怎么跟别人说话和互动,就会发现他也体现了情绪浮力的第二大构成要素:积极(positivity)。
1703851208
1703851209 “积极”这个词很容易让我们不少人翻白眼,恨不得找个最近的出口跑出去。它有一股子“昂扬”又呆傻的糖精味道,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只有更加空洞的人才会推崇它。但最近大量研究证实了它在生活诸多领域的重要意义,其中就包括我们打动他人的时刻。
1703851210
1703851211 例如,以一场艰难的谈判为例:各方都试图向其他人推销自己的立场。传统观点认为,谈判代表虽然不一定非要卑鄙、粗野,但至少要面无表情,态度强硬。
1703851212
1703851213 几年前,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谢利·科佩尔曼(Shirli Kopelman)率领一队行为科学家通过一系列模拟谈判,检验了这一命题。
1703851214
1703851215 全新销售实验
1703851216
1703851217 有一项实验向被试(正在就读MBA的管理人员)展示了如下假设场景:你正在筹备婚礼。几个星期前,你和一家餐饮服务公司达成了婚宴承包协议,他们预计婚宴服务的价格是14000美元。现在,你马上要跟该公司的业务经理碰面,但他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预计价格提高到了16995美元。而且,如果你放弃签署合同,服务商的日程又排得很满,另一位客户就会挤掉你的档期。
1703851218
1703851219 被试在不知情的条件下分成了三组。“业务经理”(经过特别训练的演员)给每一组人解释的提价原因都完全一样,服务条件和合同条款也一样。只不过,她使用的情绪方法有所不同。对其中一组被试,她显示积极情绪。她“用友好的语调说话,频频微笑,点头表示同意,样子亲切、温馨”。对另一组被试,她“说话语气冲,作出恫吓的样子,态度坚决”。对最后一组人,她“语气平静又单调,几乎不带情绪,说话重实效”。
[ 上一页 ]  [ :1.703851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