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859592e+09
1703859592 MIUI是小米公司实践“参与感”的历史起源,研发总监李伟星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从实践中得到宝贵经验,不能完全接受用户的建议:
1703859593
1703859594 用户的声音比较零散,我们定期通过论坛或者微博搜集他们对MIUI的评论,有一些是基于原有功能的反馈,我们可以做改进,有时候是他们的反馈触发了我们的思考,得到一些新的想法。也有可能用户的反馈完全是一个新功能,他觉得我们该做这个,给我们一些建议,如果发现他的建议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我们就采纳。
1703859595
1703859596 MIUI要求团队成员泡论坛,产品经理主要是看新功能建议这一块,工程师主要就看反馈,就是BUG的那块。要对自己负责的模块的小板块,或者说这个类型的问题,达到一个百分之多少的回复率。如果达不到,你要提醒他赶紧改进。
1703859597
1703859598 我们在看的过程中,他会从工程师的角度判断这个问题是怎么样的,会有一些互动的过程,直接答复或者说要他补充一些细节。当时我们确定是个问题的时候,工程师会直接点论坛上一个键,他就自动把这个问题转到BUG管理系统JIRA里面去了,论坛里相关的链接、标题、正文,还有里面带的日志、附件等等会拿过来。这就把外部的论坛和内部的BUG管理系统打通了。
1703859599
1703859600 MIUI刚起步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用户很容易想到意见、建议,因此我们做的工作很多来自用户的建议。到现在这个阶段,用户的功能建议,我们大多会提前想到。还有一些用户建议是我们没做的,很可能是不符合我们价值观,或是我们针对所有用户作权衡之后,决定不做,而不是我们没想到。
1703859601
1703859602 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有多少新功能是用户提出来我们去改进的?可能10%左右。大部分属于我们做了这个功能,用户给我们一些建议,说向哪个方向再改改。
1703859603
1703859604 那么,会不会有做新功能的基本想法之后,进论坛去验证大家的想法呢?其实做之前很难验证。我们曾经制作过投票,有些时候得到的反馈不太理想,因为有时候有的东西在你按照他利益做的时候,他可能不会发出声音的,只有当伤害他的利益的时候他才跳出来说。
1703859605
1703859606 用百分之百的诚意做产品
1703859607
1703859608 雷军是凡客的投资人,他认为凡客从巅峰跌落,真正的错误是对产品失去了敬畏之心:
1703859609
1703859610 “我们初期办凡客的时候对品质要求也是很有追求的,但是他们执行的时候可能产品质量越来越差。我去年跟陈年深谈过几次,我跟他说我觉得凡客可能犯了一堆的错误,但是真正的错误是对产品缺少敬畏之心,找几个采购,找几个服装生产厂就干了,大家有一个误解觉得这个产品就是服装厂干的,其实不是,好像这个产品就是某个代工厂干的,其实不是,因为产品是你设计管控的。”
1703859611
1703859612 雷军的这番产品感悟,我们需要放在更大的背景中来解读。美国著名营销专家伊塔马尔·西蒙森和艾曼纽·罗森,写了《绝对价值》一书,他们认为互联网带来信息对称后,产品在营销体系中的地位获得了巨大提升。
1703859613
1703859614 产品的绝对价值变得容易评估
1703859615
1703859616 所谓“绝对价值”,指的是经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比如,在某餐厅的用餐体验,阅读某本书的愉悦感(或枯燥感),使用某款剃须刀时的贴合皮肤感,某款耳机的舒适度,使用某部相机时体验到的实际使用价值。因此,“绝对价值”不仅仅指相机的技术性能参数和稳定性,而是拥有和使用它时的切实感受。
1703859617
1703859618 过去,消费者难以在购买前准确评估质量。于是我们所熟知的“市场营销”应运而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质量线索,比如品牌、价格、原产国、大量广告等。然而,互联网和新兴科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商业环境。
1703859619
1703859620 当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前查看到交易记录和消费者评价,通过便捷的专家渠道听到专业意见,利用比价工具找到最便宜的商品,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彻底改变了,他们不再只忠于一个品牌,并且开始能够判断商品的“绝对价值”:它用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它的价格是否虚高。要什么,不要什么,如今消费者决定得更快、更理性。
1703859621
1703859622 此类例子层出不穷。比如有位女士在一家大型零售店比较几款视频游戏的价格。销售员运用“相对”策略,把他们想推广的产品放在一款更贵的产品旁边,从而使前者看上去更合算。谁知该女士用智能手机扫描游戏的二维码,发现旁边门店的同款游戏售价还不到这家店的一半(网购甚至更便宜)。
1703859623
1703859624 再举个例子,一个年轻人想买一台新电视机。以前,他会参考同品牌过去的使用体验,选择索尼。现在,他更有可能去天猫、京东,或者去点评网站查看用户对各品牌的评论。
1703859625
1703859626 十年前去三亚,你要是随口问:“这是什么鱼啊?”老板立刻捞出来摔死,然后说:“海鱼,两百一斤。”你想说不买,马上一群人围上来。信息不对称,骗一个是一个,海南省长表态零容忍,也没见治好。现在有了大众点评,瞬间好了,你敢骗一次就没人去了。互联网,专治各种信息不对称。
1703859627
1703859628 消费者能够更加轻易地评估绝对价值,这意味着企业营销环境的彻底改变。过去消费者用以推测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相对力量”(例如品牌推广、客户忠诚度以及市场定位),已经开始丧失其主导地位。
1703859629
1703859630 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绝对价值”?小米在这方面做了深入探索。
1703859631
1703859632 做减法
1703859633
1703859634 经过金山和小米的十多年实践,雷军总结的产品思路是做少才能做好:
1703859635
1703859636 很多大公司很贪婪,他们做很多很多事情,做那个事情又不挣钱,所以他们成本越来越高。我们今天大概有7500人,5000人的服务部门,把服务部门拿开,就是call center,仓储啊,维修啊,小米只有2500人,这2500人要干750亿到800亿,全球的人均产出很高很高,人均交税的额度也很高。
1703859637
1703859638 我以前在金山强调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勤奋,这是金山自我激励。但是今天我们强调少做事情,因为少做事情你精力可以腾出来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天天看竞争对手干什么,每天很焦虑,焦虑完了有什么用,一不小心就被竞争对手带到沟里去,你想清楚做什么,做最核心的事情,周边的事情交给别人做,相信别人。我们永远在追求很轻的模式,如果我们追求50款、100款,可能得好几万人,效益不一定有今天好,所以少做事情是王道。
1703859639
1703859640 “四年半时间我们发布了6款手机,相当于每年只做了一款半手机(注:现在多了高端旗舰产品线”小米Note)。今天在市场上还在卖的只有4款手机,就是小米3、小米4、红米、红米Note。可能一般的消费者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除了苹果之外,绝大部分的手机巨头,每年都要做50~100款手机,你永远没有可能记住每年他们上市的那些型号叫什么。大家信奉的是,总有一款手机适合你,每个手机厂商都希望做50~100款适合每个人群。三年前我做手机的时候我就这样想,我能不能只做几款手机,对性能、体验非常在乎,能不能面对20~30岁理工科男生做一款手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东西?有这个想法我们就想把每款手机认真做好,就是这个朴素的想法。就是你少做一点事情,把这些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策略。我们发布小米4的时候看最初做的5款手机都爆棚,这说明什么?当你把事情做少的时候,你才真正有足够的精力把它做好。
1703859641
[ 上一页 ]  [ :1.7038595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