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859642
我卖的每一款手机我的包里都有,我几乎每天拿出来用用看看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红米我们去年7月份发布,到现在为止已经出了2500万部,就是已经卖了2500万部。前不久我又拿了一部量产版用,我想看看我们一年半前的手机现在用起来感受怎么样,其实用起来的效果还是非常非常好的。当你每年做50~100款手机的时候,你不可能认真用自己的产品,如果你自己的产品你没有用过,你卖给消费者的时候就不知道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1703859643
1703859644
所以,正是因为我们很专注地只做了6款手机,达成了什么奇迹呢?
1703859645
1703859646
“我们2011年底上市,刚上只有两个月就做到5.5亿人民币,2012年上半年、下半年我们每半年画一个曲线,它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增长曲线。2012年全年126亿人民币,去年(2013年)全年330亿人民币,我们成为全球创业公司里面最快到10亿美金的公司,最快销售额到100亿美金的公司,它近乎像一个完美曲线一样地增长。”
1703859647
1703859648
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
1703859649
1703859650
雷军曾回顾小米做手机的巨大研发资金投入:
1703859651
1703859652
当业内同行都在以6个月为周期推出新品时,小米的每款产品生命周期都在18个月,这在当下,极为罕见。无他,只因为小米做手机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1703859653
1703859654
比如红米这样一款千元机,我们都先后做了两个不同的方案。第一个方案的体验不能让我们满意,直接放弃,这代表着四千多万元的先期研发就浪费了。这不是个小数目,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让人尖叫的产品。在发布前,我们又把999元的定价直接定到799元,才造就了红米在千元机市场王者的地位。
1703859655
1703859656
“其实,如今小米的产品,都会准备同时启动好几个方案,在最终推出时选择最优的一个。反复锤炼胜出的产品才能在四年里大踏步前进,工艺、设计才能稳步提升,小米单品长周期的爆款路线才得以实现。”
1703859657
1703859658
黄江吉则强调了做出好产品的时间精力的巨大投入:
1703859659
1703859660
大家都低估了做好产品的难度,做好一个产品其实很不容易。把东西做得可用,这个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把它做到非常好用,而且用起来又非常有满足感,这个是非常难做的。这基本上是靠不断地去抠细节,大家都认为已经做到足够好的前提下还是继续挑剔自己的产品,有这样的态度去做产品的细节,才有可能把那个产品做好。我们觉得打磨产品的时间有可能占到70%,一开始把它搭出一个框架才占20%~30%。在真正打磨后面的细节时,还要引入用户帮我们改善产品,要拿到他们的反馈。我们总是说大数据,其实真正的大数据来自用户,有时候用户的反馈就已经是大数据了。总之,做出好产品第一个复杂的地方就在于做好产品细节。
1703859661
1703859662
MIUI是持续投入时间精力打磨和提升产品细节的典范,李伟星回顾了MIUI每周迭代更新的历史:
1703859663
1703859664
MIUI每周更新真的是历史很悠久,从MIUI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它的开发基调就定了,肯定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不断更新,只是一开始没有说每周更新什么的。我们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我们有机会比较迅速地更新,能够快速得到反馈。我们当时参考了别的互联网产品,比如google,它没有周的概念,就是不断更新。我们从技术上评估了一下,觉得快速更新是可行的,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的工程质量把握问题了,所以我们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说要每周更新。从MIUI的第一版开始,2010年8月,就每周更新。
1703859665
1703859666
小米是中国第一家用互联网方式做大型软件的科技公司。几个公司创始人都是软件背景,所以他们是以软件的思路思考手机的事情。APP可以做到每周、每天迭代,做杀毒软件也可以每天做病毒库更新。后来他们就挑战操作系统的每周迭代。
1703859667
1703859668
现在MIUI有极少数发烧友在用的体验版,以及有几百万人在用的开发版。体验版非常不稳定,但是能看到最新的功能。我们每周五发布的是上周五在体验版相对稳定下来的功能,有可能是一个月前做的,但是它一直不稳定,等到它稳定了才把它拉到开发版去。多弄一个体验版,工程开发的工作量相应增加了一点,但是综合来看,还是合算的,不然开发版更新的稳定性保证不了,修复就成问题了。
1703859669
1703859670
我们每周五发出去一个新版本,用户周末用了两天,然后下周一(现在是周二),发个投票活动,用户投票支持哪些新功能。用户投完票之后,就是我们工程师内部自娱自乐的时候,这个功能用户喜欢了,我们内部发个爆米花奖,活跃一下气氛,同时把用户跟工程师的互动着重地在团队内渲染一下,让工程师们感受到用户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1703859671
1703859672
做出好产品需要投入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要求对产品做减法,毕竟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
1703859673
1703859674
“互联网+”时代要对渠道和推广做减法
1703859675
1703859676
黎万强在一次访谈中说,小米的成功在于几个老男人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其实创业也没有很复杂,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就是了。小米就做了一件事情,坚持用2000元的价格做出高性价比的手机。”
1703859677
1703859678
刘芹也认为性价比是小米的核心价值:“做营销很关键一点就是,你能不能把你产品最核心的价值用极简洁的语言2~3秒把它说明白。如果你做不到,说明你没有提炼清楚。像小米手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就是性价比。那个时候老跑分,就是强化性能认知。为什么是1999元?是性价比价格的承载。”
1703859679
1703859680
小米一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方面又要把价格做到极致,这个商业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
1703859681
1703859682
黎万强从成本控制和盈利模式两个角度分析小米的极致价格:
1703859683
1703859684
在数码产品这个领域,发烧友认可的产品都代表好的品质,但除了小米的手机,比如我们看相机,你会发现发烧友喜欢的东西很好,但价格也都无比贵。但是小米把价格又拦腰砍一刀的时候大家就疯了,东西超好又超便宜,这个没人会拒绝,老百姓也不是傻瓜。
1703859685
1703859686
为什么在以前,超好的东西不能卖超便宜呢?因为小米有一套完整的新打法。
1703859687
1703859688
第一,我们认为手机不能靠硬件来赚钱,是靠后续业务来赚钱的,我觉得很自豪的事情是卖出去200万套的毛绒玩具。所以我们敢于价格裸奔,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你会想,为什么不定2500元呢,多赚500元。对我们来说,成本价就行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
1703859689
1703859690
第二,你要想保持竞争力,要把每个毛巾都要拧干,比如把渠道费拧干,渠道费用会占价格的10%~20%,有时候黑一点点30%,我们用互联网直销把渠道的费用拧干。
1703859691
[
上一页 ]
[ :1.7038596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