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06098e+09
1703906098
1703906099 电商和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同为引领中国电子商务贸易变革的“创始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相对于传统贸易,电子商务在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703906100
1703906101 创始人的角色意味着,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国从传统贸易方式向电子商务贸易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将难以顺利完成。
1703906102
1703906103 贸易是社会财富的流通,是商品和服务所有权益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贸易流通活动主要包括购、销、运、存以及信息五项活动,相应产生了“四流”。一是支付流,买方和卖方双方以等价交换为原则,达成商品交换契约,约定商品所有权益的转移及采用的转移形式,并完成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二是物流,通过装卸、运输、储存、保管等过程,将商品运到买方手中。三是资金流,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一般等价物介入,使支付流、物流畅行。除以上“三流”之外,还有交易信息流。交易信息流是指支付流、物流、资金流中的信息存储、加工、传递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生产者、消费者、物流设施等信息流动。
1703906104
1703906105 从“四流”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贸易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703906106
1703906107 第一,以物流为主导转向以信息流为主导。传统贸易以物流为主导,信息则由于其一定的隐蔽性并未被人们所重视,信息流的价值较小。古老的易货贸易中,买卖双方必须同时把要交换的商品运输到同一个地点,才能完成支付,没有资金流。货币出现以后,资金流使买卖双方在空间上可以分离了。但由于信息流不发达,买卖双方之间的时间不一致、空间不一致、偏好不一致,常导致物流不畅,支付流、资金流效率低,“三流”之间相互协调的成本高。为减少信息不对称,更好地协调“三流”,就需要较多的中介。这导致传统贸易方式经过的中间环节多、周期长、成本高。
1703906108
1703906109 与传统贸易不同,电子商务以信息流为主导。电子商务的核心是通过对信息流的控制来开展贸易活动。由于采用了数字化技术传递信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数据共享开展贸易活动,交易信息传递畅通、更新及时,因而极大地减少了买卖双方时间不一致、空间不一致、偏好不一致的情况。首先,电子商务为端到端的贸易方式,大量在运的货物已经明确了最终消费者,这减少了传统贸易中车辆空驶、货物积压以及产销不对路等问题,物流通畅、货损小、不受时间限制。其次,所有的供求信息均发布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买卖双方自动登录,以自由开放的形式在该平台上寻找贸易伙伴、洽谈生意,从而交易流量增加,流速加快。
1703906110
1703906111 第二,支付流由从属地位转向核心地位。传统贸易中支付流从属于资金流。货币的标准化、便捷性和匿名性,使资金流流速更快、范围更广。银行支票作为货币的替代工具,改变了货币的匿名性。银行以会计方式将买卖双方支付流信息的生产、存储和传递过程标准化,通过银行账户流转将资金流和交易支付流协调起来,提高了支付流效率。但支付流和资金流仅在买卖双方银行账户之间单向流动,支付流信息与资金流信息高度重叠在商业支票和票据中。在这种贸易方式下,支付流信息中难以容纳商品交换契约及买卖双方的详细信息,支付流、资金流与交易信息流、物流的协调性仍然不高。
1703906112
1703906113 与传统贸易不同,在信息流主导下,电子商务中支付流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四流”协调性空前增强。首先,电子商务资金流向多元化、流速极快。资金流动于买卖双方、电商、金融部门等多方之间。运用互联网技术可在瞬间对资金进行操作,单位时间交易量得到极大提升。其次,电子商务的支付流比资金流更具信息控制力。虽然电子商务中资金流仍是资金从A账户到B账户的流动,但支付流不仅是会计账目变动,更能容纳商品和服务的品种、数量、价格、送货地址等丰富的交易流、物流信息。最后,支付流信息的内容扩展,使交易信息流更容易协调资金流、物流。
1703906114
1703906115 企业成败最终体现在资金流是否合理上,企业对信息流的控制将最终体现在对资金流的控制上。在以信息流为主导和以支付流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中,产生了新的企业规则:控制交易信息流就控制了支付流,控制支付流就控制了资金流。
1703906116
1703906117 电商因控制了交易信息流,从而对支付流控制具有主导地位。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控制支付流,对资金流具有更强的控制力。特别是以电商为依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容易走通从控制交易信息到支付流、资金流的全过程。亚马逊等国际互联网企业就是如此。这是传统贸易模式中从未出现的新现象。
1703906118
1703906119 反之,电子商务中“四流”整合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有效的在线支付模式,走通支付流和资金流。如果某种电子商务只有交易信息流和物流,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这样的企业充其量只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交易信息中介商,而不是真正的电商。
1703906120
1703906121 因此,判断企业是否是真正的电子商务,关键是看是否使用在线支付。有些人把这称为“商务的电子化”。
1703906122
1703906123 近年来,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很快,但商务的电子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中小微贸易商、中小微企业的商务电子化还处于普及阶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研数据显示,受访中小微企业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仅在1/4上下,大大低于企业电脑办公和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见图2–10)。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微企业用户已经突破1 600万家。但在使用过B2B电子商务的中小微企业中,只有27%的用户选择在线交易服务平台。
1703906124
1703906125
1703906126
1703906127
1703906128 图2–10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状
1703906129
1703906130 目前,中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贸易订单、发票传送等关键步骤都电子化了,但实际的贸易货款支付及流转仍采用纸张传递的方式。现金支付方式或网银支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支付流、资金流、信息流无法同步传输,跨行支付烦琐,协调监管困难的问题。
1703906131
1703906132 不少被称之为电商平台的企业,实际上采用的都是线上匹配交易信息、线下撮合支付交易的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中国B2B模式从1998年开始飞速发展。但直到现在,B2B模式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交易信息交换的功能上。中国企业从上网“找生意”到向真正的上网“做生意”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1703906133
1703906134 例如,成立初期的阿里巴巴与其说是个互联网公司,“不如说阿里巴巴是个营销公司,它实现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全国范围内大量招聘业务员上门营销,让外贸客户来阿里巴巴发布产品”。这种无支付流的B2B模式很容易被复制,也很容易在买卖双方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后被跳过。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一直得不到市场认可,其实反映了无支付流的B2B模式问题。
1703906135
1703906136 在C2C、B2C模式中,同样存在支付流和交易信息流是否同步的问题。国内著名的大众点评网、丁丁地图等互联网企业,实际上只是起到了交易信息中介作用,并不是真正的电商。可见,支付环节“不在线”,是中国商务电子化发展滞后的关键原因。
1703906137
1703906138 为什么中国控制交易信息流的电商未能顺利实现对支付流的控制?主要在于两大障碍。一是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支付风险高,导致在线交易成功率低。二是现金使用率高,在线支付手段不够便捷,在线贸易便利化程度低,降低了在线交易的成功率。
1703906139
1703906140 因此,与信用体系高度完善以及现金替代率很高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从商务信息化迈向商务电子化较为困难。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正是在扫清这两个障碍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中国商务电子化的进程。
1703906141
1703906142 第一,信用服务创新提高了电子商务交易的成功率。当前,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诚信体系缺失,市场参与者之间缺少信任。电子商务的虚拟性,使其比传统贸易方式更容易发生不诚信问题。因为,贸易双方中的买家不与卖家面对面直接进行交易,买家对于卖家的信用状况、商品的真实情况无法了解,卖家更是无从知晓买家的信用状况。买卖双方也无法借助社会信用体系来保障交易安全。一旦发生交易纠纷,买卖双方都面临较高的交易风险。
1703906143
1703906144 此外,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一些传统的贸易经营准则在网上交易中缺乏认同。而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网络经济秩序尚未完善,电子商务的市场准入、认证体系、支付结算、电子发票、交易主体行为规则、电子支付安全、隐私权保护、商业合同认证、纠纷调解、网上打假等方面都急需建设。
1703906145
1703906146 由于电子商务缺少信用支撑,主要有两种情况会导致交易失败。一是缺乏信用使交易信息流不畅,导致支付流中断。这种情况下交易双方往往因缺少信任,担心交易失败而倾向于“不交易”,以减少可能的风险损失。二是缺乏授信使资金流不畅,导致支付流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因受到资金约束,又无信用融资支撑,导致“没钱交易”。
1703906147
[ 上一页 ]  [ :1.7039060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