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06579
在支付领域,终端永远是创新的主题。把终端的时间壁垒与成本分析相结合,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各类终端的总体趋势。
1703906580
1703906581
1703906582
1703906583
1703906584
图3–1 现代人的时间分配与各类终端
1703906585
1703906586
个人终端的趋势
1703906587
1703906588
手机、电脑、电视这类个人终端的服务功能里并无支付服务,但其输入与传输方式完全符合支付的需求,可以通过软件方式改造这些硬件,让其成为特殊的支付终端。
1703906589
1703906590
个人终端的特点是,功能与硬件标准在一定范围内统一,且终端持有量较大,是很好的支付服务的硬件基础平台。可以以软件化的形式对终端进行支付功能再造,使其成为专门的支付终端与工具。但这种软件化改造需要终端持有人主动完成客户端的安装,并自行学习使用;而且如果没有很好的支付引导环境,用户初次使用时面临的困难会较大。尤其是陌生的支付流程会令用户疑虑支付的安全性。
1703906591
1703906592
因此在个人终端方面,会出现过渡性的外设类标准专用终端,例如美国的Square和中国的拉卡拉在手机上嫁接的“支付盒子”,电脑上嫁接的UsbKey,中国乐视的超级电视也具有此类功能。不排除电视支付在过渡阶段也会采用盒子嫁接方式。但由于硬件成本、用户规模、电视用户数量等因素,这类外设支付终端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面临生死考验。
1703906593
1703906594
Square和拉卡拉
1703906595
1703906596
最初Square是针对商户的,用户在商户的手机上进行Square消费。由于美国信用卡消费无须密码,Square这类专用支付外设因其成本低廉、面对小商户而迅速成功。
1703906597
1703906598
在这种情况下,商户与用户的行为习惯均未改变,改变的只是终端形式而已,且终端布设于没有POS机的小商户,其细分市场选择合理,终端成本大幅降低。
1703906599
1703906600
Square模式引入中国后,因为中国信用卡一般设有支付密码,用户不放心在商家的终端上输入支付密码,不得已将用户群体从商户转移至用户,由用户在手机客户端上选择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内容,在类Square的支付外设上刷卡完成支付。
1703906601
1703906602
当终端转移到用户时,用户将面临商户选择,其使用范围受到终端运营商的限制,再加上凭密码支付的方式,给外设支付终端带来安全成本支出使得这种外设的成本增加,给终端运营商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1703906603
1703906604
当前在中国最成功的类square运营企业拉卡拉,如果没有之前强大的线下平台积攒的用户规模,就不可能实现约300万类square的用户下载安装量。
1703906605
1703906606
商户模式的点对面服务,商户数量有限,拓展的成本与门槛相当较低。而用户模式的点对面服务,用户庞大的数量导致终端成本成为极高的门槛,虽然终端运营企业可以将硬件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但这种成本门槛注定会将更多用户拦在门外。另外,手机极有限的展示能力,无法容纳无限的商户入驻,对用户来说,用卡环境并未因此终端而有根本的改变。随着磁条银行卡逐渐退出、IC银行卡时代的来临,曾经是优势的终端持有数量将成为技术转型的巨大障碍。
1703906607
1703906608
专用终端的趋势
1703906609
1703906610
与个人终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TM和POS机这类金融行业标准的专用终端。
1703906611
1703906612
专用终端可应用于人们的社会化活动和移动场景及工作与学习场所中。但这类终端的布设受到环境和受理标准控制,不能实现无差别布设。而手机是只要“有网络就有支付”,可实现无差别布设,并且手机对时间的侵蚀性远远强过专用终端。因此,手机将是专用终端最大的挑战者。
1703906613
1703906614
专用终端还有两大不足之处。第一,受安全性影响,企业专用终端的硬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以终端为核心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其庞大的终端数量、布设推广及运营管理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资本和时间堆积起来的。这类第三方支付机构都会被长期投入所困扰,无法摆脱成本束缚。第二,专用终端最初仅为支付服务设计,服务功能单一,终端服务内容扩展有限,无法满足细分需求。在终端换代升级的频率越来越高的今天,这类机构想要调整经营方向和增加服务内容,都会受制于专用终端。因此,专用终端将在未来的支付终端体系中越来越被边缘化。
1703906615
1703906616
当然,中国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异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少地方的人们“前店后宅”,居住和工作空间尚未分离。手机等个人终端相对于专用终端的时间壁垒不如在大城市那么鲜明。在手机支付认证的软件安全性还未完全解决的过渡阶段,专用终端在中西部和乡镇地区还有一定的过渡性应用前景。但这仍无法改变专用终端的终极宿命。
1703906617
1703906618
总的来看,未来支付终端体系,将是以手机为主、电脑为辅的二元主体,电视、电话起到补充作用。ATM和POS机等过去主流的专用终端在支付领域将越来越次要和边缘化。
1703906619
1703906620
“无终端不支付,强终端强支付”的格局将会出现。现代人时间分配的特点决定了各类终端之间并不是有你无我的绝对替代关系,但支付终端体系的结构会发生巨变。各类终端都会用于支付服务,但只有手机这种时间壁垒最强的个人终端拥有最大的支付服务潜能。
1703906621
1703906622
泛账户竞争
1703906623
1703906624
账户本质上是服务于权益的存储与支取。服务于资金权益的是资金账户,服务于会员权益的是会员账户,服务于特定商品购买权益的是特定商品账户。账户的权益人是账户的主体。账户就是人的体现,账户属性对应着人的特定属性,如QQ账户对应着人的社交属性,支付和资金账户对应着人的金融属性,市民卡账户对应着人的身份属性,游戏账户对应着人的娱乐属性等。
1703906625
1703906626
任何服务于权益的存储与支取的机构,广义上来说都是账户管理机构。账户管理机构是账户的管理者和规则制定者,服务于账户持有人。
1703906627
1703906628
电子支付时代账户服务的特点
[
上一页 ]
[ :1.7039065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