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07159e+09
1703907159 银行失去了获取一般储蓄资金来源的途径。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则更有可能利用账户资金沉淀,进行更多的资金操作,从而直接脱离银行渠道。即使不脱离,也会以更高的价格体现。目前,这一趋势典型体现为以支付账户为渠道的金融零售业务。例如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等大量理财产品销售业务,都表现出了第三方支付的渠道重要性。未来可能会出现银行被渠道倒逼的情况。
1703907160
1703907161 单纯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资金来源和资产收益的实现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虽然一般说来资产收益高,资金来源的作用性就会降低,但事实上,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也很难取得较高收益。货币基金就反映出这个问题:资金来源越稳定,规模越大,收益就更容易操作,所以对于渠道的依赖性也特别大。银行也一样。如果吸储成本过高,也很难实现所谓的抗风险能力,就更别说安全性了。
1703907162
1703907163 综上所述,未来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收入未必是银行的核心,但却是银行非常重要的功能核心。不过考虑到应用场景以及安全性问题,支付的安全跟便捷性呈反比,两者只能寻求平衡点,不可能同时满足,所以银行的大额支付领域不至于完全被第三方支付机构给占领。
1703907164
1703907165 当然,伴随这一总体结论,还派生出两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话题。
1703907166
1703907167 一个话题是,一旦资金入口都为极少数第三方支付寡头机构掌控,不仅对银行业包括其他账户机构的侵蚀会很厉害,而且有损社会福利。理论上,不管是自然垄断还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寡头垄断,都会产生垄断定价。对这种市场竞争新产生的寡头垄断是否需要分拆操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703907168
1703907169 另一个话题是,目前的分析结论有一个前提,即银行牌照所赋予的银行信用、商誉、账户管理功能、资金结算等方面特许权不变,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第三方的重要性其实恰恰在于它的独立性。它是非利益相关方,所以跟银行之间的态度暧昧和隐晦,银行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然而,第三方支付的核心还是建立于银行的基础之上的,它离不开银行。
1703907170
1703907171 但金融混业监管是大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各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如果未来互联网金融牌照或互联网零售银行牌照发放释放出一定的空间,第三方支付机构上升为互联网银行或互联网金融机构,与银行会产生哪些竞争呢?
1703907172
1703907173 一旦第三方支付成为互联网银行或互联网金融机构,会降低第三方支付本来拥有的“第三方”独立性优势,与银行处于同一竞争领域。大型商业银行可能会完全走到第三方支付的对立面,但中小商业银行因本身渠道有限未必会如此。诞生自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会焕发更大的活力,其在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
1703907174
1703907175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要素
1703907176
1703907177 银行业从战略上已逐步意识到了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格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广泛拓展和渗透,银行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我支付体系革新,两类机构共同进步,未来有一天必然形成正面对抗的态势。现在银行革的新速度也很快,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在不断减弱。
1703907178
1703907179 目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大于竞争。但由于市场容量限制,以及双方现有目标客户群体差异在不断趋同,未来有一天竞争必然大于合作。
1703907180
1703907181 基于商业银行特许权不变的前提,双方的竞争将围绕两个要素展开。
1703907182
1703907183 快捷性和安全性的统一
1703907184
1703907185 安全性和快捷性是一对矛盾,两者只能寻求平衡点。
1703907186
1703907187 银行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从快捷性来看,银行其实处于劣势。银行的账户体系存款额较大,一旦安全性出问题,危害性很强,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银行在安全性上的投入极大。银行近乎于零容忍的安全要求使得操作便捷性大打折扣,降低了消费者体验。此外,银行离市场较远,优越感让其对客户的需求反馈不及时,甚至也不愿意花太大的力气改善客户体验。从账户开立到划款支付、确认等方面,银行的快捷性明显落后于第三方支付机构。
1703907188
1703907189 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自身更多基于小额支付,大量的客户并不会在支付账户里存放过多资金,在便捷性上就可做得相对较好。即使出现安全问题,也可以通过整体概率的方法,运用赢利来进行覆盖。但第三方支付账户在小额支付领域里安全性和快捷性兼备的优势,很难拓展到大额支付领域中。
1703907190
1703907191 从余额宝案例可以看出这一区别。余额宝使得支付宝的账户停留金额日趋增加,使得支付宝现有的风控安全机制受到极大挑战。这个挑战是被动的。以往小额账户不受黑客重视,因为破解收益小而成本很高。但现在却具备高收益的可能性,使他们的破解意愿加强。这势必要求支付宝加大安全投入,从而也会变相降低便捷性。
1703907192
1703907193 随着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趋于激烈,不少商业银行已花了极大的力气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但总的来看,互联网企业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更接近客户,商业银行提供的网络客户体验还是落后于有互联网基因的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过两者之间的便捷性差距在缩小。银行还可以通过信用附加以及免费策略来缩小这个差距,例如现在绝大部分银行都在推行手机银行划款转账支付免费策略。这种价格战打到最后,基本可以打掉第三方支付机构除了其背后的电商或社交平台以外的竞争优势。
1703907194
1703907195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竞争,首先是便捷性竞争,其次是价格竞争。随着银行对争夺网上支付主导性的强势回归,很难说第三方支付机构会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以支付宝为例,每个月的免费转账限额是5万元,超过5万元就需要收费。而银行基本都是免费的,且所实现的功能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基本一致,甚至更快、安全性更高。
1703907196
1703907197 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成本
1703907198
1703907199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是支付结算服务外部化的过程。类似于一家企业自己的物流部门发展成独立的物流公司,服务于市场上多家企业。第三方支付结算服务能独立出来,主要是众多企业支付结算服务内部化的成本比用第三方支付结算要高。
1703907200
1703907201 有超大型电商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支撑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理论上能依托大平台庞大的基础性账户体系,将支付服务外部化,成为其他平台和各类企业都使用的支付服务。
1703907202
1703907203 支付宝凭借自身目前近1.8亿的活跃账户基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以至于很多支付结算系统不得不考虑跟支付宝对接的可能性,这样它们的支付结算成本更低。支付宝已经变相成为人们在银行之外的首选支付工具。还有电信运营商,理论上它们将通信支付结算服务外部化甚至比依托电商、移动社交平台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成本更低。
1703907204
1703907205 银行对支付结算业务的强势回归,最终是要逼迫第三方支付机构回到它原来的行业细分领域里去,从外部化回到内部化去。例如,使支付宝的份额不断回归到淘宝平台的支付中去,财付通回归到QQ平台的支付结算中去。此外,银行对非银行业务的大胆出击,比如银行做电商,甚至不排除以后也做移动社区,是银行把自己原有的外部化角色内部化的一个尝试。
1703907206
1703907207 但问题是,银行做电商,将自己内部化到细分行业里去,会取得好成效吗?比较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垂直型电商领域恰恰是银行无法介入的领域。
1703907208
[ 上一页 ]  [ :1.7039071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