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07327
电子商务也促进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比如,“5年前人们买东西可能会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产品信息以比较价格和质量,而今天可能会到社交网站中征询亲戚朋友的意见”。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熟人社交圈子,它的价值首先在于市场。社会化媒体依靠的是社会影响力,“社会化媒体市场营销的价值和转化率比传统媒体大得多,因为它可以通过亲戚朋友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并且对于人的行为方式会产生冲击”。
1703907328
1703907329
社会化媒体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产生了很多新的模式,比如团购借助于社会化媒体的二次传播等。但由于不是实名制注册,信用成本是电子商务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个瓶颈。电子商务发展取决于你有多少陌生人。中国信用体系还非常不健全,对陌生人的种种交易欺诈,尚没有很好的管理体系。
1703907330
1703907331
只是到了移动互联网阶段,移动社区这种社会化媒体才有可能替代市场,成为新型商务和交易中介。
1703907332
1703907333
东方人的朋友和亲人之间的信任度都会非常高,人们普遍认为,与熟人、亲人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相对于都是陌生人的市场交易更可靠。
1703907334
1703907335
中国这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圈子与手机实名制认证相结合,赋予移动社区较高的信用价值。移动社区是有共同兴趣或关注主题、社会关系的人们构成的圈子,它在圈内人之间、圈内人和圈外人之间构筑了良好的信任桥梁。由于圈内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信任,在移动社区中发生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成功率大大高于陌生人互不信任的电子商务市场平台。
1703907336
1703907337
另一方面,更多服务物化为可即时交易的内容。手机位置功能与移动社区相结合,使通过互联网也难以物化的服务,成为可以物化的服务。这决定了移动社区商务交易的服务种类将超过电子商务。
1703907338
1703907339
互联网对现实产生的最大变革更多在于制造业,是商品的传递。但现实中有许多服务是即时传递不了的,比如看电影、吃饭等服务性消费。人们可以实现沟通,但没法把服务传递给对方,所以我们在淘宝上很难搜到服务。移动互联网给服务业和非实物的业务销售和传递提供了很大的变革可能性。因为用户随地用手机就可以搜到附近最近的提供服务的地方。或者向附近的人传递信息表示可提供服务。
1703907340
1703907341
移动社区O2O模式就是一个十分新鲜的服务营销模式。O2O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移动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服务目前主要集中于个人信息消费,比如向用户推荐身边的商户。将信息按用户位置推荐,并增加用户个性化定制功能,让用户一目了然地找到周边感兴趣的信息。一旦用户觉得体验不错,就很容易成为回头客。朋友之间的推荐,更容易被接受并形成消费,产生口碑营销的附加价值。
1703907342
1703907343
除了比较流行的与位置相关的团购、地图、定位业务外,大量与身份、信用等相关的服务与交易也开始涌现,比如与身份相关的手机门禁等。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类别的服务选择,比如支付服务。
1703907344
1703907345
向移动支付用户迁移
1703907346
1703907347
一方面,在移动社区商务模式的引导下,移动社区用户非常容易转化为移动支付的用户。
1703907348
1703907349
移动社区有需要即时通信服务的庞大客户群。这个客户群具有非常强的网络外部性,即使用这个移动社区相互即时通信的人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社区与其他人进行通信联系。
1703907350
1703907351
对客户而言,如果在这个社区里有除了即时通信之外的其他商务功能,一进移动社区就能实现诸多购买和消费功能,何乐而不为呢?
1703907352
1703907353
对移动社区运营商而言,无论销售何种商品和服务,都是流量概念。在移动社区里添加各种商务功能,能将移动社区与客户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地绑在一起。移动运营商可以借此建立一个闭环型的购买系统,极大地增加了客户的黏性、屏蔽了竞争者、增加了收益来源,何乐而不为呢?
1703907354
1703907355
腾讯开发微信支付应用、新浪微博开发移动版钱包、脸谱网发展虚拟支付应用,都充分表明了社交类网站进入移动社区时代,把社交即时通信客户转化为移动支付用户的勃勃雄心。
1703907356
1703907357
另一方面,电脑与手机间的相容性和迁移性,决定了互联网支付用户也是移动支付用户的重要来源。
1703907358
1703907359
电脑和手机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支付。当用户的服务场景发生改变时,最容易通过终端的转化,实现互联网支付向移动支付的转移。没有这种迁移平台作为基础,想要发展移动支付用户,对于企业来说都将面临巨大的推广成本和内容建设乏力的困境。
1703907360
1703907361
依托线下或互联网平台的迁移是最有效率的,老平台好似土地,移动支付则是土地上的庄稼,可以不断收获。
1703907362
1703907363
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发展就是基于这一基础。通过平台迁移行为,快速实现其移动支付的发展。而且,这一现象并非互联网支付与移动支付间的零和博弈,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共进、共容关系。互联网平台起到培养与教育用户的作用,移动支付则利用移动性顺利承接互联网培养的用户。这种关系在新浪微博的移动客户增长中也可窥一斑,微信也是从手机QQ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实现早期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拉卡拉的“考拉”刷卡模式也基于传统平台的迁移行为。这种迁移性说明了移动支付尚属新生事物,遵循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
1703907364
1703907365
国际上互联网平台企业同样有基于平台的迁移行为。例如,苹果数字媒体播放程序iTunes拥有5亿注册用户,培养了大批订单用户,苹果因此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信用卡信息数据库,可以随时为它的移动支付系统所用。基于此,苹果推出了电子券集合程序Passbook,而且据传苹果还有意打造自己独立的移动支付体系。谷歌联合花旗金融机构、万事达卡等公司宣布推出了基于NFC的谷歌钱包。利用谷歌庞大的信息资源、丰富的应用产品线和渗透力极高的用户到达渠道,和支持NFC的谷歌手机,打造移动支付客户群。
1703907366
1703907367
远程支付是主体,近场支付是补充
1703907368
1703907369
最主流的移动支付技术创新,有两大路径取向:一种是以手机用户端为代表的远程支付,另一种是以NFC为代表的近场支付。目前,业界对移动支付技术创新的未来路径观点并不统一。
1703907370
1703907371
“NFC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经没有价值可言,对消费者如此,对商家亦是如此。”Square公司首席执行官如是说。同样,PayPal首席执行官大卫·马库斯也宣称:“未来我们会用无卡支付来代替有卡支付。”除了NFC,瞄准移动支付市场的新技术解决方案如条码支付、语音支付、摇一摇支付、声波支付、图像支付、指纹支付等,这些技术再结合LBS、二维码、SNS等相关技术,使得移动支付的新技术层出不穷(见表3–3)。
1703907372
1703907373
表3–3 主流移动支付技术和产品比较
1703907374
1703907375
公司/ 组织 产品 技术 类型 联盟 市场实力 谷歌 谷歌钱包 实体卡 NFC 近场支付 万事达卡、Sprint、花旗、三星、HTC 安卓系统累计出货11亿美元 苹果 Passbook 二维码、磁场签名P2P 远程支付 APP开发者 iPhone累计销量5.3亿美元,到2015年将突破10亿美元;绑定信用卡的iTunes用户数超过4亿人 Isis RFID-SIM卡 NFC 近场支付 美国运营商联盟、Visa AT&T、T-Mobile、Verizon共3亿手机用户 Visa V.me NFC 近场支付 投资Square 全球15亿~20亿Visa卡用户,5亿美元收购多家移动支付公司 MCX 未推出 二维码、云计算 远程支付 零售巨头联盟沃尔玛、Target等 美国14家销量最大零售商中的7家,合计年销售额1万亿美元 Square 手机刷卡器 模数信号转换 远程支付 星巴克、Visa 200万商家,估值40亿美元,年交易额100亿美元 中移动银联 手机钱包 NFC 近场支付 电信运营商、银联两大势力联盟 移动6.5亿手机用户,银联卡16亿用户 支付宝 支付宝钱包 二维码、超声波等 远程支付 支付宝、出租公司、零售商 支付宝钱包用户近1亿人 腾讯 未推出 二维码 远程支付 腾讯旗下微信、财付通 财付通超2亿用户,微信超4亿用户,QQ超10亿用户 但谷歌以及HTC、LG、摩托罗拉移动、三星、索尼爱立信等在内的众多移动电话企业仍正在对NFC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一些信用卡公司也对NFC进行大量投资,比如万事达卡公司,它们依然对近场支付充满热情。
1703907376
[
上一页 ]
[ :1.7039073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