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07377e+09
1703907377 显然,两方面观点不一致,与各自已有的终端与网络基础高度相关。持远程支付将一统天下观点的机构,往往是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而来的。而支持近场支付的机构,往往已有非常强大的POS机网络。
1703907378
1703907379 从终端与网络的基础来看,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远程支付拼网络,近场支付拼终端。
1703907380
1703907381 远程支付是一点接入网络,数据集中。在应用方式上,符合互联网的特性,服务不受限于地理位置和终端。一切无须当面完成的,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
1703907382
1703907383 近场支付的网络相对封闭,账户介质与读写终端数据交互,主要在小范围内部署,地域特性和保护性强。手机良好的处理能力和其可标识化,能够让各类手机终端通过软件形式交互。如蓝牙、红外、声波等短距离的通信技术,都能很好地契合近场支付技术要求。
1703907384
1703907385 远程支付实时下账、批量上账户的结算方式,使得远程支付相对于近场支付具有成本与效率优势,账户体系内部的支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远程购买,电子支付是个必需品,但在线下,用户常觉得付现金没有什么不方便,对近场支付的需求就大大降低了。
1703907386
1703907387 近场支付在技术上依赖账户介质与读写终端,看似相同的技术,却无法在商业利益上形成合力。受制于区域和终端非标准化,谁都无法一统天下。
1703907388
1703907389 201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
1703907390
1703907391 表面上看,移动支付的标准已经统一,但是移动支付标准只是规定了技术基础架构,移动支付的主导产品形态仍没有明确,在基础架构之上还存在众多产品形态,国家标准并未涉及。
1703907392
1703907393 总的来看,手机支付的无卡和软件化是终极趋势。LBS安全控制系统将首先在移动支付上得到应用,基于LBS对用户地理位置的判断,跨地域的盗卡行为将不再是问题,因此LBS将成为移动支付中不可获取的标配。
1703907394
1703907395 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托POS机网络发展的近场支付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遵循了“两条腿走路”的原则:既参与远程支付的软件创新,也参与近场支付的硬件创新。争取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技术路线,近期内将仍然是移动支付技术创新的主旋律。例如支付宝、汇付天下、快钱等机构都同时发展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的技术。
1703907396
1703907397 将微支付应用于C端民生支付和B端企业“民生”支付
1703907398
1703907399 移动支付秉承了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高频率、碎片化使用的特点,本质是安全与便捷。微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1703907400
1703907401 在移动支付中应用微支付比互联网支付更加便捷,微支付特别适用于购买移动互联网上大量的即时信息消费类产品和服务,例如小说、音乐、手机游戏等数字娱乐产品,短信通知、新闻资讯、积分折扣等讯息类信息产品。这些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普遍价格极低,产品流量可少到10千字节。
1703907402
1703907403 通信运营商与信息消费相应的微支付平台开发已有一定基础。手机用户用一个支付页面,免注册、免登录,无须开通网银。这类支付操作便捷,往往只需数次点击即可完成付款,避免了应用内的频繁跳转。支付的安全要求低,实时短信验证、实时确认。微支付还设置了交易限额,相当于引入了更多的安全措施。安全和便捷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支付意愿,因而交易频率很高,实现了薄利多销。
1703907404
1703907405 在这类平台基础上,其他微支付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者不必再耗费精力去研究支付平台的问题,而主要表现出两个开发趋向:一是小额高频的民生应用;二是小额多用途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前者服务于C端,即个人用户;后者服务于B端,即企业用户对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服务。这两种微支付应用是推动移动支付大发展的重要起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都把这两类民生应用作为移动支付重要的业务方向。
1703907406
1703907407 从2008年发放3G牌照至今,由于安全问题,用户对开放的C端产品并不是很放心。在便捷和安全的双重选择上,以微支付为特点的移动支付在开放的C端市场上的发展远没有专业人士预计的火爆,至今仍不温不火。
1703907408
1703907409 而在B端市场,即封闭的行业信息化应用上,由于安全性要求相对比较低,移动支付的发展状况良好。
1703907410
1703907411 从C端企业民生应用来看,水电煤通信缴费、交通出行、吃饭、看电影、加油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频繁涉及的民生项目。这些项目的普遍特点是支付金额小、频率高。将微支付应用于这类民生支付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生活。将微支付应用于C端民生应用,也有利于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个人客户之间建立极强的生活联系,为微支付服务向更大额的其他服务扩展提供了基础。
1703907412
1703907413 从B端企业“民生”应用来看,员工的门禁、考勤、饭费、内部通知和文件流转信息等微应用空间很大。这些应用实际上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和便利服务,属于企业“民生”。封闭的行业和企业应用环境克服了安全、受理地点等限制,也比较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这类项目一般类别多、支付金额不高,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结合紧密。
1703907414
1703907415 从移动支付服务应用于企业员工微支付为起点,移动支付价值回归了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实际上,企业内有很多的支付流,包括应付账款、员工工资、物业缴费、业务招待等。将移动支付服务嵌入企业通信和信息化解决方案之中,将支付流与企业的业务流、员工流、信息流深度结合,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办公自动化和供应链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这种B端企业“民生”应用可以渗透到物流、零售、银行等各行各业,将极大地增加中国行业信息化的附加价值,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703907416
1703907417 移动支付商业模式:从广种薄收向合作共赢转变
1703907418
1703907419 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尚难有定论。到目前为止,各方对移动支付有极大的热忱,但还没有切实形成一种清晰可见、可持续运作下去的成熟商业模式。
1703907420
1703907421 现有模式:广种薄收
1703907422
1703907423 从现有移动支付的投入产出情况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仍可能是广种薄收,急需在商业模式上进一步创新。
1703907424
1703907425 广种指无论是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传统第三方支付机构、电信运营商,都纷纷涉足移动支付,不断创新、持续投入。
1703907426
[ 上一页 ]  [ :1.7039073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