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54025e+09
1704054025
1704054026 我去参观了顺驰南京的项目“滨江奥城”,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对工地本身已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我记得,一路之隔,还有万达、万科、中海的项目,面积都不小。据说,当地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举办全运会,就大规模卖地,以至于南京河西区域麇集了一批大盘。后来的情况表明,该区域楼盘的竞争十分惨烈。
1704054027
1704054028 顺驰在苏州工业园区有两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分别为156万平方米和30万平方米,其中前者的土地出让金达27亿元。在无锡太湖新城的项目,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临近江南大学城,该项目控股权曾于2006年转给顺驰的合作伙伴,后被转让给融创中国。
1704054029
1704054030 2月27日傍晚,在太湖边上的一个小饭馆里,主人请我们吃当地有名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雾气慢慢洇染开来,远处的小岛和青山已然迷蒙一片,天空的星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亮。江南的春天虽然到得早,但身上仍有些凉意。他们在桌上继续争论并期许着顺驰的未来。
1704054031
1704054032 长三角是顺驰实施全国化战略的重点区域,约占顺驰全国销售计划额度的一半。根据当时制定的内部目标,2005年长三角地区回款额(比业内常提的销售额更硬气)要达到100亿元以上,2006年是200亿~300亿元,2007年是300亿元以上。据此可以推算顺驰的全国目标,想不做NO.1都不行。
1704054033
1704054034 如你所知,长三角这些目标没能完成。顺驰的全国计划同样没能完成。
1704054035
1704054036 两个月以后,也即2004年4月月底,国务院决定对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实施宏观调控。当年12月,顺驰总裁张伟宣布辞职,汪浩接任。2005年1月,顺驰董事局主席张桂宗辞职,汪浩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两个月后的3月26日,“国八条”出台。
1704054037
1704054038 2005年9~10月,孙宏斌与摩根士丹利谈判出让顺驰股权,后者出价比后来的路劲基建要高。但当年11月谈判停止。2006年2月,复出后任顺驰董事长的孙宏斌在昆仑饭店对我说:“他们(摩根士丹利)太过分了,居然要我以融创的股权作担保。”熟稔西方前沿商业管理规则的孙宏斌应该想到,这便是强者的王道逻辑。2006年9月,新的收购者亦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但此时的顺驰更加贬值了。
1704054039
1704054040 2006年9月月初,顺驰以12.8亿元出让55%控股权给香港路劲基建。2007年1月23日,路劲以3.184亿元增持顺驰股权至94.74%。老孙只保留象征性的5.26%股份。按照单伟豹后来对我的说法,路劲购并顺驰,一分钱也没有进孙宏斌的口袋。不过,据融创内部人士说,其实是付了1亿元现金的。
1704054041
1704054042 不瞒你说,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内心一阵阵撕裂般的疼痛。
1704054043
1704054044 王石2006年9月11日在博客中重提他与老孙在200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言语交锋,然后说:“如果把握好节奏,顺驰能够成为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两年过去了,它却要为盲目扩张造就的奇迹付出代价。”我想,老孙早就有“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只是不知道这个代价竟然高到要交出整个顺驰。
1704054045
1704054046 老孙2006年2月跟我回顾顺驰前两年的发展道路时说,顺驰扩张得急了一些,如果不是16个城市,而是6个城市,甚至10个城市,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困难。2008年和2009年我们私下会面聊天时,孙宏斌都一再表示自己从未后悔过。
1704054047
1704054048 当2007年1月老孙将顺驰拱手交给路劲基建之后的三年时间,孙宏斌在媒体面前消失了。2008年,孙宏斌与路劲相互把对方告上法庭。
1704054049
1704054050 路劲起诉老孙不肯交出顺驰天津的公章、财务资料,而老孙则跟我说:“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做呢,只挑好的项目,差的项目就扔下不管了!”
1704054051
1704054052 孙宏斌所说的“差的项目”,就是指历史遗留问题多、股权比较复杂的项目(顺驰B)。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将股权复杂的项目剔除,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路劲基建收购顺驰时,顺驰旗下55个项目共600多万平方米土地储备,除了退回部分项目给政府外,路劲用3年多时间,梳理重组出4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这些土地今天已全部大幅升值。加上后来的投资,路劲花了约20亿元,新增了400多万平方米的项目,应该是值得的,虽然当初路劲董事会对此有过争论。
1704054053
1704054054 双方最后还是达成了和解。2008年老孙正筹谋融创中国的上市。
1704054055
1704054056 融创中国是孙宏斌创建的与顺驰并行的另一家地产公司。2004年也曾经疯狂扩张过,好在及时收手。
1704054057
1704054058 孙宏斌个人命运的戏剧性基因,也传导给了他的企业。2009年12月,正在路演中的融创,听到了中国政府再次调控房地产的消息,首次公开募股戛然而止。2010年9月29日,重启上市的融创正在纽约确定挂牌价格,中国政府的第二波调控消息传来,我忍不住给孙宏斌发去一个短信,想安慰他一下。幸好一切准备就绪,10月7日,融创中国如期在香港挂牌。当晚,孙宏斌在香港大醉一场。
1704054059
1704054060 顺驰的故事,就是老孙性格的必然演绎。他曾对我说,商业的本质就是冒险,“商业时代,应该鼓励冒险,否则这个社会就没有发展”。孙宏斌全身流淌着狂放不羁的激情,集梦想家和赌徒的气质于一体,顺驰的疯狂扩张,便是老孙冒险激进的产物。
1704054061
1704054062 事后冷静反省,顺驰在战略层面并无太大问题,假如宏观调控推迟半年,也许老孙的意图就实现了,但是,顺驰恰恰是第一家倒在调控路上的房地产企业。因此,孙宏斌式的冒险,你也可以称之为赌博。
1704054063
1704054064 孙宏斌2006年曾在融创内部说过这么一段话:“人原本生活得很好,原本可以不冒险,但因为选择了梦想,而遭受到困苦和失败。虽然中国人讲求成王败寇,但为了梦想和理想而拼搏,即使没有成功,也值得所有人尊重,因为这个世界就是靠这些有梦想的人去推动的。”
1704054065
1704054066 后来他又说,“做人做企业都一样,该什么年纪干什么事,你不能在年轻的时候像老头一样,把风险控制得一点余地都没有,你也不能在年纪大的时候像年轻人那样激进。”我不知道老孙到多大年纪才会磨得浑圆一些,但现在他身上仍笼罩着一层浓郁的梦幻气质。
1704054067
1704054068 2010年10月,融创中国上市后,很多媒体朋友见面就对老孙说:孙总,你基本没啥变化。这主要是指外形,而老孙的内心其实更坚固。“有些东西是没法改变的,比如性格、基因”,孙宏斌如是对我说。即使是2005年顺驰身处险恶的困境时,老孙也总是说“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1704054069
1704054070 回想当年,顺驰曾经有过怎样的锐利和朝气。多年来,在话语喧嚣之下的内核,整个中国房地产界其实了无生气。2004年的顺驰,上下燃烧的激情,生气勃勃的团队,光芒四射的梦想,我们还能到哪里去找寻?
1704054071
1704054072 中国房地产是对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贡献最微薄的行业之一。虽然顺驰资金紧绷而狂放突进,轻易援信而管理混乱,过于战略前瞻而藐视现实风险(尤其是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但顺驰至少曾经勇敢地探索过地产界的另一种商业模式。顺驰的倒下,为后起的新锐签发了一张商业模式的通行证。
1704054073
1704054074 ❷ 中新地产倒在2008年的调控路上
[ 上一页 ]  [ :1.7040540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