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54175e+09
1704054175
1704054176 拆迁。现在的土地大多是净地出让,即拆迁是政府的事,给地产商的地块应具备“三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条件。但是,政府部门可能借口遇到钉子户,久拖不拆,如北京南城一个项目的拆迁,拖了3年;北京通州某项目的拆迁,拖了2年多。地产商拖不起,只有恳请政府部门或村委会帮忙。而这些往往意味着利益的简单交换。强制拆迁,不是为了政绩,就是为了利益。“你以为他们会无偿帮你?”一位地产商说。
1704054177
1704054178 测绘。北京某小区业主组织维权,发现不同户型的住房,面积补差居然完全一致:连小数点后面的两位数都一样。原来,这是测绘机构的杰作。他们并没有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复测,而是傻傻地填了几个数字:既要让业主乖乖补交差价,又不会突破合同规定的3%的误差。一位地产商朋友告诉我,这几乎是房地产界公开的秘密。业主自己测量?地产商不认可。诉至法院?为了几千元钱,成本太高。测绘机构也是一个垄断部门(公司)。
1704054179
1704054180 验收。如水、电、气、质量监督。前期,水、电、气的管道铺到小区,当然要交费。“最后一米”,进入各栋各户,还得再交一笔,否则别想通水、通电、通气——这些费用并不在公开收费之列。曾经有媒体报道说,自来水公司的抄表员,月收入达8000元。你相不相信?我是相信的。还有,交房时,业主都能看到竣工验收表盖着当地质量监督站的大红印章。这个章可不是白盖的。他若是拖着不给盖章,地产商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过了交房日期就得给业主赔钱。
1704054181
1704054182 一位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的朋友,发现公司有少数几人基本不干活,甚至经年不露面。收入却不低,而公司每次优化调整(也就是裁员)都不会动到他们一根指头。后来才知道,很多公司都养着这样的闲人——主管部门或垄断部门官员的亲属。
1704054183
1704054184 曾经有段时间,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的,要求地产商公布开发成本。某地产企业老总说:我们的项目拆迁时,村长代表村委会要去1个亿,这个费用能公开吗?多年前,潘石屹洽购CBD核心区某地块,要准备签约了,公司审计人员突然发现,这幅转手多次的地块,一笔高达数亿元的费用无法对账。我想,老潘肯定被吓出一身汗。这种费用能公开吗?
1704054185
1704054186 我们常常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GDP增长需要房地产。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政府公务员也需要房地产。不过,我们不应该天真地以为政府官员会公开替地产商辩护。当讨论征收房产税的时候,我跟朋友们说:要利益阶层征自己的税,无异于自我革命。所以,房产税定义为只征收增量,乃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1704054187
1704054188 学者们总是在探讨,如何在政府官员的公权力与市场利益之间,建立一种严密的防火墙。譬如,权力公开,审批公开,信息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事实上,我们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正是这么规定的。但是,一个证、一个章,政府部门拖你半年一年,你还开不开工?那些连收据都没有的费用,人民群众又如何监督?
1704054189
1704054190 虽然已颁布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有些办事环节或信息要素,政府部门就是不肯公开,或者只公开一小部分,你又奈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北京市建委下属单位向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其他企业、研究机构,以打包的形式,出售房地产市场交易信息(数据),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有媒体甚至称其每年盈利数亿。这些市场数据绝非国家机密,没有任何理由不向社会免费公开。
1704054191
1704054192 毫不避讳地说,2011年的房地产行政调控强化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定价怎样才符合要求,销售证何时发放,房源是否如期公开,有没有执行一房一价,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是5%还是3%,以及该楼盘是不是属于暴利等等,几乎全凭主管部门一句话。对市场的行政干预,意味着行政部门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却没有配备客观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寻租,除非他们个个都是道德圣徒。
1704054193
1704054194 有专家说,即使最好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未来10年房地产的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由此,那些跟地产商打交道的机构、部门,也会有很长的好日子。至于什么利益链啊,权力啊,官商魅影啊,你莫非真的善良地以为仅仅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问题?只不过作为显学的房地产,最令人关注罢了。
1704054195
1704054196 ❷ 房地产毁了一大批官员
1704054197
1704054198 2010年10月,上海市原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陶校兴被查。据透露,其涉嫌寻租于上海规模庞大的配套商品房建设等领域。
1704054199
1704054200 因为房地产的产业链长,价值高,很多黑手都伸向了这个领域。自从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后,房地产从来都是腐败的高危、高发、频发的领域。有的城市有与房地产有关的案件占腐败案件总数的四成。近几年查处的一些省部级领导违法犯罪案件,房地产都是高发区。
1704054201
1704054202 2009年浙江检察机关查处的近千件贪污贿赂案件中,至少有1/4案件涉及房地产。2007年浙江省查处国土系统贪污贿赂案件33件34人,县级局正副局长7人;2009年,全省11个设区市的国土局中有3个局“一把手”落马。
1704054203
1704054204 房地产腐败高发的部门主要是土地、规划、房管等。2010年1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2009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33643件,其中纪检监察机关查处1001件。
1704054205
1704054206 中央对房地产领域的腐败程度是很清楚的。2009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中央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1704054207
1704054208 上述工程建设领域,就是我们常说的房地产领域。中央文件所指出的那些突出问题,均为房地产业内所熟悉,甚至是潜规则。一位做了10多年房地产开发的商人说,已经查处或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水面上的,水面以下的问题要多得多。
1704054209
1704054210 随着地价和房价的高涨,房地产案件的贪腐金额越来越高,现在一个房地产案件披露出来,涉案金额动辄千万元。2010年9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原市长助理樊中黔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终审被判死缓。法院查明,樊中黔在担任贵阳市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人的10余年间,先后收受70多个开发商“礼金”,受贿金额达上千万元。
1704054211
1704054212 但这些所谓的千万金额,与辽宁抚顺的罗亚平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原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罗亚平涉嫌贪污1.45亿元,她的案子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这位仅持有高中文凭的科级干部,2001~2007年,采取造假套取土地补偿金等手段贪污3400余万元,通过倒卖土地资源获利3700余万元,另有4400多万元的资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涉案总金额1亿余元。
1704054213
1704054214 令人瞠目的是,2007年年初,抚顺市决定对顺城区土地局实行直管,这一决定却促使罗亚平加紧了敛财速度,到当年7月9日被“双规”,半年时间贪污公款1991万元,平均日进10万元。真是时不我待。
1704054215
1704054216 房地产贪腐数额,没有最多,只有更多。2011年5月12日被判处死刑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受贿1.45亿元、侵吞国有资产5300余万元、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7100余万元,涉许迈永案的14个单位或个人,几乎都与房地产项目有关。
1704054217
1704054218 房地产的窝案特别多。2007年,重庆揪出的一系列房地产腐败“窝案”,涉及近10名厅局级干部。其中,原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梁晓琦收受28家开发商和个人贿赂,金额超过1589万元,于2008年11月12日被一审判处死缓。截至目前,已有7位厅局级官员先后受审。除梁晓琦外,时任重庆市渝中区副区长王政、渝中区原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郑维、沙坪坝区副区长陈明案均已于2007年开庭。重庆市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巡视员、原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文峰,重庆市地产集团董事长、原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王斌则于2008年先后走上被告席。2009年2月27日,原重庆市规划局局长蒋勇因受贿1796万余元被判死缓。2009年5月15日,重庆市规划局原党组成员、市规划展览馆原馆长(副厅级)查红因受贿109万元,被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1704054219
1704054220 麻城则是主管领导一锅端。2009年7月2日,国家贫困县湖北麻城市政府发布通告称,市委书记邓新生因涉嫌个人违纪,于5月15日被湖北省纪委双规,6月1日被免职;麻城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徐圣贤,被黄冈市纪委双规,6月8日被免职;市建设局局长夏桂松亦被双规;市房产局书记陶兴文、市建设局副局长熊文俭被麻城市检察院立案侦查。黄冈市纪委副书记刘千乔随后对记者表示,邓新生、徐圣贤等人的落马,源于涉嫌接受房地产商的贿赂。据介绍,虽然该县是贫困县,但房价却要比周边县贵几百元。
1704054221
1704054222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说,房地产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
1704054223
1704054224 以上列举的一些案件,与房地产有关,却很少直接提到房子。而事实上,给相关权力部门工作人员买房超低折扣,甚至半买半送,已是业内的另一个潜规则。如今,有些腐败案件已发展到直接给当事人送房子、送商铺的地步,而且手法隐秘。
[ 上一页 ]  [ :1.7040541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