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084700
[←827]
1704084701
1704084702
1932年初,阿什哈巴德来函写道,外宾商店的顾客更喜欢的不是食物,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被子、线衫、袜子、长袜、丝绸等”。几个月后,一切都变了——人们开始询问便宜的面粉。乌兹别克斯坦中央国家档案馆,289号库第1类第17卷第103页。
1704084703
1704084704
[←828]
1704084705
1704084706
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4433号库第1类第66卷第102页。
1704084707
1704084708
[←829]
1704084709
1704084710
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4433号库第1类第71卷第172页。
1704084711
1704084712
[←830]
1704084713
1704084714
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4433号库第1类第29卷第311页。
1704084715
1704084716
[←831]
1704084717
1704084718
在北高加索一些关于该地区将被取消国家定额粮食供应的令人惊恐的传言点燃了采购狂潮。外宾商店北高加索办事处的负责人抱怨,由于供应中断和发货不足“不得不直接守在相关单位”,紧抓装着面粉的车皮。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4433号库第1类第51卷第27页。
1704084719
1704084720
[←832]
1704084721
1704084722
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4433号库第1类第71卷第168—172页。
1704084723
1704084724
[←833]
1704084725
1704084726
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4433号库第1类第71卷第168—172页。
1704084727
1704084728
[←834]
1704084729
1704084730
和1932年初相比,年底时外宾商店列宁格勒办事处销售中的工业品比重从59% 降到了24%。1933年第一季度,外宾商店列宁格勒市办事处销售了价值200万卢布的食品,工业品销售只有50万卢布。该年第二和第三季度食品和工业品的销售比例也类似。1933年整年,列宁格勒市外宾商店销售了近800万卢布的食 品,而工业品不到200万卢布。报告指出,面包类的生意是最赚钱的。维堡市 列宁格勒州国家档案馆,1154号库第3类第64卷第26页;第10类第1卷第20页。农民为主的外宾商店西部(斯摩棱斯克)办事处的资料证实,计划主要依靠面粉销售得以完成。外宾商店的一些负责人直接对着管委会声称:把面粉寄来——我们就完成计划。
1704084731
1704084732
[←835]
1704084733
1704084734
瓦•伊•马罗奇科:《“外宾商店”》,第99页。
1704084735
1704084736
[←836]
1704084737
1704084738
维堡市列宁格勒州国家档案馆,1154号库第3类第13卷第21页。
1704084739
1704084740
[←837]
1704084741
1704084742
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5446号库第15а类第818卷第15页。1933年,外宾商店总共售出价值8600万金卢布的食品,包括3500万卢布的面粉。在售出的粮食类产品中,榜占14%,糖占12%,黄油(当时称为脂油)占9%,植物油占4% 。
1704084743
1704084744
[←838]
1704084745
1704084746
按照苏联1.6亿人口计算,这一年每人只分到1.5千克面粉。如果外宾商店的供应能力强,那么1933年面粉等基本食品的销量会更大。
1704084747
1704084748
[←839]
1704084749
[
上一页 ]
[ :1.7040847e+09 ]
[
下一页 ]